<p class="ql-block">10月24号,今天就正式开始我们的太行山穿越了。今天的行程是:石板岩镇—韩家洼—大垴村—张家凹—虹霓村,全程大约有120公里。天气真好,阳光明媚,瞧这个离石板岩镇也就2、3公里处的地方,山清水秀。</p> <p class="ql-block">路过冰冰背,这是一个小景区,没有计划玩这个景区,只是去韩家洼路过,老公说看看介绍:冰冰背在石板岩镇西北10公里处,此处严冬水温气暖,盛夏水寒结冰。结冰面积约6平方米左右。每年冬去春来,此处开始结冰,结冰时间长达5个月之久,到八月中秋以后,似有凉意之时,这里的冰冻开始融化。冰期最盛之时刚好是盛夏季节,挥汗如雨的伏天,一踏进这块宝地,立即寒气袭人,冷气刺骨。然而到了隆冬时节,此处却出现了涓涓细流,热气腾腾,泉水温和。被古人称为“冬时夏令颠倒颠”的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不知哪句话引起了老公好奇,一定要进去看看,门票不贵,淡季20元/人,买票时一再问:进去能看到冰吗?看门人很肯定的说:有冰,只是不多。好吧,那就进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小众景点,景区幽静,由于这个景区是在山的阴面,所以,一路上感觉凉飕飕。去年10月中旬去老界岭给我冻坏了,今年出来带了羽绒服😀,一早一晚用的上。</p> <p class="ql-block">全程都是台阶,还挺陡,昨天刚爬了王相岩,今天上台阶还有点吃力。上到半山腰有一个冰洞,还有出租军大衣的,据说洞里还能看到冰。走,进去看看,我穿着羽绒服,也不用租军大衣了。</p> <p class="ql-block">瞧,这就是冰块,出洞后和一个休息的驴哥聊天,驴哥上来的早,说洞里的冰是工作人员背上来放进去的,😀😀😀😀</p> <p class="ql-block">冰是假的,但美景是真的。下次如果赶着盛夏来了再进去看看真的冰吧。山西芦芽山有一个万年冰洞,我们去过,那个非常漂亮,洞里冰天雪地,特别美,也是说夏天冰冻的结实 冬天反而有点融化。这两处之所以会有冬夏颠倒的景色,皆是地质构造的原因。详细的咱也不探究了,咱也不懂,咱就看景。</p> <p class="ql-block">出了冰冰背,直奔韩家洼。看网上介绍的韩家洼的红叶很多很漂亮,所以嘛就想来看看,车一直开进村,停到停车场。但是~没有看到大面积的红叶呀,却看到了很美的一个峡谷,就在村边,也就是说,这个韩家洼也算是建在悬崖上的了。</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很安静,后来跟村民聊天才知道:如今村里只住有三户人家,其它的人家都搬离了,或者去镇上居住,或者搬到下面的村子里了。瞧这户人家晒秋呢。</p> <p class="ql-block">这户人家也只有老两口,老汉挺能干,经营民宿,还卖饭👍。院子里收拾的干净利落。</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转了一圈,就来到村外看这个漂亮的大峡谷,在这里还碰到两个摩驴一胖一瘦,是从广东过来的。老公给我拍照的时候想让我再往一块突出去的岩石尽头再走走,但我心里开始恐惧不敢往前去,那个胖老广还笑话我说:没事儿的,很安全的了。后来我拍完下来,他们俩个也轮番上去让我老公给他们拍,那个胖老广比我还怂,吓的他是倒爬回来的🤭。</p> <p class="ql-block">拍完照,我们聊了一会儿,胖老广骑摩驴有3年了,刚开始也是跟着老驴,骑过东南亚,现在已经可以带小毛驴了。</p> <p class="ql-block">帅锅也秀一把过过瘾。每个男生心里都是狂野的,都喜欢那种速度与激情。如今岁月不饶人,也只能摆摆poss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韩家洼,往大垴村,需要原路返回到车佛沟村 走另一路~大垴天路。大垴村是石板岩镇海拔最高的村子,海拔大约1765米。去大垴村的路,堪称“天路”,路很窄,只够一个车宽,两车相会,只能其中一个车倒到有凹窝的地方勉强错车,网上说要把导航调到“骑行”模式,实际上也不行,我给调换到“步行”模式才出现这个曲里拐弯的路线,全程拐了九九八十一个弯,而且拐弯带上坡,那难度,一般人来不了。刚走到这路上没多远,前面一辆小型卡车,估计司机师傅感到难度太大了,及时的掉头撤回了。</p> <p class="ql-block">路上有很多骑行的,能骑行这路,也基本都是老驴了。想当年我也曾想玩骑行,试了几次,发现不行:上坡骑不动,下坡不敢骑。只能放弃,改徒步了。所以很佩服这些玩骑行的。</p> <p class="ql-block">这山洼里,还碰见两个画画的。</p> <p class="ql-block">越上越高了,路边的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到了大垴村,村里静悄悄,也只有三、五户有住人,其它房屋也都空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古称九连山,四面均为悬崖峭壁。“叠嶂峰峦峥嵘势,崖如刀切,九连山,直插天际,鸟罕至,千寻深谷人迹灭。欲登攀,恰似上青天,难逾越”。</p> <p class="ql-block">看,我们就是从这条盘山路开上来的,这路比当年去西藏走的“72拐”难走多了。这山路共15公里,从1980年开始,大垴村干部群众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报着“宁肯苦干一场死,绝不苦熬一天生”的信念和决心,打响了修路之站。投工近百万个,大垴人终于在1990年修好了通往山下的主线公路15公里、支线道路25公里。2912年~2013年,又将15公里的主线公路全部硬化,彻底改变了村民行路难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观景大平台,走到这儿的各类车都要在这里休息一下,看看景,吹吹风。又一队摩驴。</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张家凹村,这里已经属于山西平顺县了。据说号称“画家村”,风景优美,网上建议住一晚,第二天看日出,不过我们对这个村没啥感觉,老公问我:为啥要来这里?看实景也没看出啥来,要不撤吧,直接去虹霓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偏三轮摩驴。</p> <p class="ql-block">天色将晚,赶到了虹霓村,找家民宿住下,先到村里溜达溜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