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记王永琴老师的一堂达标课

宋涛

<p class="ql-block">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连学生的注意力都不能吸引,又怎么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的视频引入,一方面复习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为今天的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从教学引入而言,可谓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复习了现在进行时,接下来我们一起用“was/we're doing”结构来造个句。巧妙引导学生通过助动词be的变化,引出今天的教学任务——过去进行时!</p> <p class="ql-block">哈哈,终于到“套公式”环节了!童鞋们,任何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抓住了这些条条框框,勤加练习,必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总结性的内容童鞋们理解的不错,但到底掌握了没有,还需要用事实说话!请接受挑战吧!</p><p class="ql-block">上讲台,游戏见!</p> <p class="ql-block">解决了助动词用was,还是用were的困惑,接下来进入难点——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就是要靠积累、沉淀,而善于观察是最简捷的积累方式!</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感觉?这就对了,一回生,两回熟嘛,很多规则是有相似之处。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可以参照动词过去式,但更简单!总结起来就是“直接+”“去e+”“双写+”!</p> <p class="ql-block">“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是死的,规则亦然,但我们切不可死读书,而是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p> <p class="ql-block">既是比赛,肯定有输有赢,可童鞋们不应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更何况,现在没掌握,不代表将来也不会。知识对于有些人而言,属于易消化食品,对另外一些人来讲,细嚼慢咽更利于吸收!</p> <p class="ql-block">哇哦,原来句型也痴迷“变形计”,只是没有想到过去进行时的变化so easy,太简单了!</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矛盾,多动嘴,勤交流,80%以上的问题会因误会的消除而解决!但学习上的问题,必须事必躬亲,小人到底,凡是能动手的,绝不用嘴支吾!</p> <p class="ql-block">又是语言运用考核环节,只不过这次考查的是童鞋们对汉语的运用水平。别看黑板上写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就是强调“那时那刻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别看我们长相各异,但我们都是表示“那时那刻”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道理童鞋们知道的不比老师少,但刷的题肯定没有王老师多!其实换个角度,刷题就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