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巷走街 再寻军统四大监狱

刘祥宁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2日(星期三)</p><p class="ql-block">串巷走街 再寻军统四大监狱</p><p class="ql-block"> 继发表《走街串巷 寻军统局旧迹》后,今又推出姊妹篇《串巷走街 寻军统四大监狱》。根据相关史料,通过实地寻访,逐一找到相应原址之所在,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终于还原其历史原貌。</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铲除异己,建立了军统和中统两个特务机关,大肆搜捕进步人士。被抓捕的这群人多涉及政治问题,当然不能关在一般的地方监狱。为此军统和中统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秘密监狱。</p><p class="ql-block"> 军统在南京就设立了四座秘密监狱,第一个是位于老虎桥的首都模范监狱,另一个是晓庄的首都反省院,还有在宁海路19号的保密局看守所以及在江东门外的中央军人监狱。</p><p class="ql-block">阅读量:1.2万</p><p class="ql-block">今日步行:13910步</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忆儿时(李叔同)</p><p class="ql-block"> 《忆儿时》说明</p><p class="ql-block">原曲是美国歌曲《My Dear Old Sunny Home》,被日本翻唱为《故郷の廃家》。李叔同将其改编为学堂乐歌《忆儿时》。这个版本由柯佩磊演唱,加上配图,特别诗情画意,也表达了对儿时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让城市留住记忆</p><p class="ql-block">让大家记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一)江东门中央军人监狱</p><p class="ql-block"> 这四座监狱中,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就是中央军人监狱,当时这座监狱更是被人称为“天牢”。</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就是因为这里关押的犯人最多,全监关押10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的都是政治犯,而且政治犯也都是中共党员。</p><p class="ql-block">另外一方面就是监狱极为森严,从牢房到大门竟然有13道锁,想要在此越狱几乎不太可能。</p><p class="ql-block">现为解放军某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1930年5月6日,时任上海沪东行动委员会书记的恽代英前往纱厂与工人联系工作,被搜捕工人运动分子的国民党特务逮捕。</p><p class="ql-block">恽代英(1895-1931年),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p> <p class="ql-block">顾顺章叛变后供认出恽代英身份,</p><p class="ql-block">恽代英被捕后,很快就被送到南京中央军人监狱。</p><p class="ql-block">在狱中,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酷刑拷打,坚贞不屈。他还写下了《狱中诗》等豪迈诗篇。</p><p class="ql-block">浪迹江湖忆旧游,</p><p class="ql-block">故人生死各千秋。</p><p class="ql-block">已摈忧患寻常事,</p><p class="ql-block">留得豪情作楚囚。</p> <p class="ql-block">1931年4月29日,清晨,国民党军政部派出特务来执行秘密处决恽代英的任务。他们带着恽代英到雨花台刑场,在枪口下逼迫他交代同志和组织。</p><p class="ql-block">恽代英拒绝屈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后,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1986年4月29日,恽代英被处决55周年之时,在碑坛之上竖立高1.25米的汉白玉半身像。</p> <p class="ql-block">这座监狱是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革命者的重要场所,曾关押过许多著名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家,除恽代英外,还有陶铸、曹瑛、惠浴宇、刘顺元、王鹤寿、刘宁一、陈沂等。</p> <p class="ql-block">监狱内景(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而如今这座监狱已经成为了南京现存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大监狱中仅存的一座。</p><p class="ql-block">五年前(2018年12月),我第一次专访,見一部队营地前立有一文保碑,上书“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原来这里曾是关押恽代英、陶铸等共产党人的“中央軍人监獄”,营地内有恽代英烈士汉白玉塑像,遣憾的是“軍事重地”,未能入内参拜,只在大门远处拍了一张外景。</p> <p class="ql-block">大华大戏院</p><p class="ql-block">大华大戏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地处新街口南部,始建于1935年,是南京著名的电影院和民国建筑杰作之一,民国时期中上流社会的重要娱乐场所之一,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主持设计,规模、设施均居当时南京之首。</p><p class="ql-block">大华大戏院与世界大戏院(后改称延安剧场)、首都大戏院(后改称解放电影院)、新都大戏院(后改称胜利电影院)并称为民国首都四大影院。</p><p class="ql-block">陈毅曾经在大华大戏院做过形势报告;捷克斯洛伐克军事代表团来访南京在大华大戏院召开欢迎会,彭德怀主持;刘伯承也曾到此观影。</p> <p class="ql-block">(二)羊皮巷16号一军统羊皮巷监狱</p><p class="ql-block">早在南京的时候,戴笠就秘密设置了特别监狱,到了1937年,南京已有3个秘密监狱,按级别和等级划分“甲地”、“乙地”、“丙地”。</p><p class="ql-block">甲地是最高级别的监狱,设在江东门陆军监狱内,是个独立的院落;</p><p class="ql-block">乙地设在羊皮巷一所旧式平房里,关在这里的人没有什么自由,彼此之间只能以代号相称;</p><p class="ql-block">丙地设在老虎桥模范监狱内,阴森恐怖,专门羁押重刑犯。</p> <p class="ql-block">那么这座乙地的军统监狱旧址在哪里呢?旧式平房!16号!由西向东一路找去:</p> <p class="ql-block">江苏文化大厦</p><p class="ql-block">(中山南路与羊皮巷交汇口)</p> <p class="ql-block">羊皮巷24号〈如家商旅酒店)</p> <p class="ql-block">金銮巷</p><p class="ql-block">金銮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南起程阁老巷,北至淮海路。因此地曾是南唐宫城金銮殿(清晖殿)所在地,故名。</p> <p class="ql-block">第五高级中学新街口校区</p><p class="ql-block">原六十七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该校阶梯教室开过市级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羊皮巷15一16号临〈烟酒杂货店)</p> <p class="ql-block">15一16临号街对面应是16号,军统监狱旧式平房原址就在这片空地上,现暂作苏宁生活广场西侧的露天停车场。</p><p class="ql-block">苏宁生活广场</p> <p class="ql-block">观音庵一羊皮巷34号</p><p class="ql-block">这座观音庵是明末清初时期建筑的,当时被称为“古观音堂”。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汪伪政府解体 ,重庆方面还不及派部队来南京接管的真空期间,陈璧君趁机将珍宝藏于这清静的佛门之地。</p> <p class="ql-block">再东行就见抄纸巷</p><p class="ql-block">抄纸巷有两个可能的来源:它起源于明朝时期,作为生产印刷大明宝钞用纸的地方得名。</p><p class="ql-block">另外,抄纸巷的名字与南京抄纸文化有关,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当时它是南京城内最大的纸张集散地。据传,一个名为范善的书法家在此开设纸张店,他的书法技艺逐渐精进后开始抄写古代名家书法作品,从而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南京的文化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淮海路</p><p class="ql-block">淮海路于1930年由龚家桥、沟板桥、松涛巷等路段拓建而成。1986年洪武路以西段拓建为新街口环道。著名的金陵刻经处即在此路东端之路北,其创始人为中国近代佛学界代表人物杨仁山居士。附近商家有金鹰国际、中央商场、南京新百、东方商城、大洋百货、万达广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p> <p class="ql-block">淮海路35号一金陵刻经处</p><p class="ql-block">金陵刻经处,坐落于南京市淮海路,是海内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1837—1911)于清同治五年(1866)创办,历经风雨,慧灯不熄。</p><p class="ql-block">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后继者欧阳竟无(1871—1943)及吕澂(1896—1989)等踵事增华,发扬光大。杨仁山、欧阳竟无、吕澂三代佛学大师在此薪火相传,形成了底蕴深厚、影响广泛的佛学文化。</p> <p class="ql-block">全国文保碑</p> <p class="ql-block">多次路过走过,均不得入内,今女保安仁慈,放我进入在杨仁山塑像前拍张照,即出。</p> <p class="ql-block">杨仁山(1837-1911)金陵刻经处创办人,名文会,号深柳堂主人,安徽石埭(今石台)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中,十岁受读,十四岁能文。后因阅读《大乘起信论》而对佛法发生兴趣。1866年,发起创办金陵刻经处,开始了印经以弘法、弘法以利生的事业。杨仁山门下多才,谭嗣同擅华严。</p> <p class="ql-block">游府西街</p><p class="ql-block">因清代游击府署(清代游击将军办公的地方)位于此而得名。游击将军属武官序列,主要负责南京城的治安警卫。</p><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1910年地图上所标注的游府署,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当时有房屋八十四间,规模虽然次于当时的两江总督署(今长江路总统府),但仍然堪称宏大。</p> <p class="ql-block">延龄巷</p><p class="ql-block">延龄巷有两个名字的来源:</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该巷因含有“延龄益寿”的美好寓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解释与明朝的名臣常延龄有关。他是常遇春的第十三世孙,曾是明朝忠心的臣子。但当他发现朱由崧不是个好的君主后,他选择辞官并隐居在该巷。</p> <p class="ql-block">六朝建康都城遗址是六朝时期建康城的遗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于2012年3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548年,侯景之乱时,侯景入台城,南梁的前朝宫阙,大都成为灰烬。南陈时,加以修葺。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下诏将建康城的宫殿、陵园及城垣庐舍皆数荡平。六朝旧迹,无一幸存。</p> <p class="ql-block">建康(南京的古称,中国古代都城)</p><p class="ql-block">建康城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约130平方千米),宫墙三重,南拥秦淮、北倚后湖、西临长江,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处,宫城北有华林园,覆舟山有乐游苑,华林园、天渊池等宫苑点缀其中。</p><p class="ql-block">游府西街小学内曾发掘大量建康宫城遗迹,我曾经校方同意进入参观过,仅一次而已!</p> <p class="ql-block">(三)党公巷31号</p><p class="ql-block">(现游府西街27号)</p><p class="ql-block">首都反省院临时院址</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沿线的繁华地段,有一片称作小松涛巷地块的老旧街区。该区域北端的游府西街27号院内(原党公巷31号,党公巷因明代内宫监太监党存仁宅在此得名)矗立着一幢两层的民国建筑颇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1936年1月1日,“首都反省院”正式成立,并租定南京党公巷31号作为临时院址,同时由财政部拨建筑设备费20万元,觅定南京和平门外晓庄附近之吉祥村筹建新院舍。9月间,新舍建成,该院即由党公巷31号,迁入新址吉祥村1号。该院行政上属司法行政部,政治上、组织上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接受双重领导。</p> <p class="ql-block">此幢建筑为“吴志廉旧居”,并于2017年11月纳入首批“南京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经查这座吴志廉公馆系1931年申请建造。1936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所辖“首都反省院”正式成立,曾租用此地作为临时院址。</p><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日伪占据此处,改为“华中电气通信株式会社”南京营业所。</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在这一建筑背后,藏有一宗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弹劾案”。租地建房被举报吴志廉(1898~1964),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1928年任国民政府司法院秘书,1948年任司法院会计长,后去台湾,曾任“司法院”顾问等。</p> <p class="ql-block">周边正在施工,山东籍民工没有阻拦我进入,还要我介绍这幢建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吴志廉旧居的正对面是民国南京电信局</p> <p class="ql-block">让城市留住记忆</p><p class="ql-block">让大家记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游府西街沿街人视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小松涛巷与游府西街交叉口人视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民国南京电信局旧址</p><p class="ql-block">大楼坐北朝南,建于1918年,1920年竣工。是民国政府时期四层西式风格的砖墙老建筑(原来为三层,第四层是之后加盖),也为民国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为研究民国时期电信发展的基本情况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游府西街8号(民国南京电信局旧址大楼)</p><p class="ql-block">  民国南京电信局旧址——在游府西街东段(原称党公巷)8号,前身是民国南京电话局。</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1900年,清朝光绪年间,由江南官电局于8月在城南润德里设立“官办德律风总汇处”,也就是电话交换所。“德律风”是“Telephone”(电话)的音译。</p> <p class="ql-block">民国南京电信局旧址曾经是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革命斗争地,在这里,中共南京电信局地下党组织积极在进步分子中发展壮大力量,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群众开展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文化斗争和护局斗争。</p> <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民国南京电信局党员已发展至32人。报经市工委同意,成立民国南京电信局总支委员会,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党公巷(局本部、话房、机线)支部委员会和杨将军巷(报房)支部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护局运动</p><p class="ql-block">  1948年秋至1949年春,在南京解放前夕,电信局党总支按市工委的要求,秘密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争取大多数技术人员和员工留下来,保护通信设备,迎接南京解放。</p> <p class="ql-block">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党组织根据上级关于护厂(局)斗争的紧急指示,积极开展工作。要求员工坚守岗位,业务不断,保护机器设备完好。</p> <p class="ql-block">4月23日下午柯仲光召开支委会,传达市工委的指示,成立护局委员会,下设警卫、消防、救护、物资四个组,开展护局斗争。护局委员会提出“机器就是饭碗,没有机器就吃不上饭”的口号,得到群众的一致响应,在全局1800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维护了通信电路畅通,把全局的通信机器、设备、器材、物资,完整地移交到了人民手中。</p> <p class="ql-block">先父时年47岁,秘密加入电信局地下党组织,后任局本部支部委员,参与护局护厂斗争,为迎接南京解放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电信局内景</p> <p class="ql-block">太平南路</p> <p class="ql-block">远洋国际中心商务区</p> <p class="ql-block">杨公井</p><p class="ql-block">相传清光绪年间,南京城遭遇大旱。驻守南京的将领杨镜岩带领士兵连掘三口大井,解决了士兵与老百姓的吃水问题。这三口井,井水清澈甘甜。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杨镜岩,便在井旁为他立碑,并将此井命名为“杨公井”,这条街道也因井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路牌还在,那么这三口井在哪里呢?问了好几位原住民,都说城市建设毁掉了。</p> <p class="ql-block">原址就该在商务区这两个半孤圈附近,想必该是吧</p> <p class="ql-block">杨公井,网上有图,实物无存</p> <p class="ql-block">名尚在,物已非,城市化改造好是好,但保存历史遗存有那么难吗?何况东南大学的六朝松、碑亭巷的六朝井、游府西街小学的建康宫城不也保存下来了吗?那可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旳根啊,魂啊!</p> <p class="ql-block">商务区对面是国民大戏院</p><p class="ql-block">后来这里成为江苏人民大剧院,2008年改为大苹果演艺广场,2013年又改成阿波罗演艺广场,往日踪影难寻。</p> <p class="ql-block">国民大戏院</p><p class="ql-block">存在时间:1929年——2000年,71岁</p><p class="ql-block">地址:秦淮区杨公井25号</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中央日报》还刊登了《国民大戏院将开幕》的消息。“座位舒适配置得宜,其他如电扇、水汀、排间、衣帽室,及会客厅等,亦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很多老电影院都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逐渐被新式电影院取代。但是,它们却承载了我们美好的童年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杨公井 东端</p> <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p> <p class="ql-block">南京古籍书店,民国首都文化窗口的最后遗存</p><p class="ql-block">南京新华书店古籍书店,前身是中华书局南京分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220号,杨公井交叉口。</p> <p class="ql-block">三十四标</p><p class="ql-block">南京地名带有“标”这个字的有好几个,比如杨公井附近的“三十四标”,黄埔路附近的“炮标”和“马标”,此外还有城东的“标营”、“后标营”。老一辈的南京人还记得,当年三牌楼附近还有一个“三十三标”。</p><p class="ql-block">“标”是一个军事编制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团”!</p><p class="ql-block">镇、协、标、营、队、排、棚的首领分别称作统制(即师长)、协统(即旅长)、标统(即团长)、管带(即营长)、队官(即连长)、排长、正目(即班长)。</p> <p class="ql-block">户部街</p><p class="ql-block">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一条东接常府街、西至洪武路的道路,南京古地名之一,传因明朝户部衙门单位驻此得名,距今有六百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四)吉祥村1号一首都反省院</p><p class="ql-block">1936年1月1日,“首都反省院”正式成立,并租定南京党公巷31号吴志廉公馆作为临时院址。</p><p class="ql-block">同时由财政部拨建筑设备费20万元,觅定南京和平门外晓庄附近之吉祥村筹建新院舍。9月间,新舍建成,该院即由党公巷31号,迁入新址吉祥村1号。该院行政上属司法行政部,政治上、组织上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接受双重领导。</p> <p class="ql-block">那么这吉祥村1号首都反省院旧址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我乘地铁1号线吉祥庵站下,进联珠村路。</p> <p class="ql-block">联珠村路</p> <p class="ql-block">前行不远抬头看到一幢楼房山墙有一块被电缆遮挡的唯一的“吉祥村”铭牌,方知这里就是吉祥村了。</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前就是燕子矶派出所</p> <p class="ql-block">化工新村小区</p> <p class="ql-block">既然是“吉祥村1号”,那就得回到村路口去找</p> <p class="ql-block">村口北侧见到的是一大块空地,作停车场用,按方位推断,这里想必就是吉祥村1号首都反省院的旧址了。可惜早已没人知道这段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公交站台却是胜利村。</p><p class="ql-block">没搞懂吉祥村、联珠村、胜利村这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吉祥庵还有没有?谁能给我答案。</p> <p class="ql-block">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学校</p> <p class="ql-block">(五)宁海路19号(现改为23号)</p><p class="ql-block"> 一保密局看守所</p><p class="ql-block">国民党19号看守所在宁海路东侧一个深巷的顶端。过去,外面是高高的围墙,里面是三层灰色小楼。据知情者回忆,每层楼里都有二十多个房间,外加一个地下室,水牢就在地下室里。</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大汉奸陈公博、繆斌、周佛海、陈璧君、梅思平等也都在这里关过。戴笠曾两次来这里看望陈公博,让在押汉奸有了希望。没想到戴笠飞机失事死在了江宁戴山,让汉奸很沮丧。</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宁海路19号是南京市公安局“宁海路看守所”</p><p class="ql-block">1998年这里改建为开元公寓,因“19号”门牌臭名昭著,便改为了23号</p> <p class="ql-block">【宁海路19号“保密局看守所”】南京宁海路19号曾是国民党保密局看守所,关押过共产党“高级战犯”和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被秘密处决。</p><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刘亚生、任天石、高波、秦明、杨斌、董保明、李道对、李海平、李养田,从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被押来南京。</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潜伏在敌人阵营的徐楚光、周镐、谢庆云、王清瀚、祝元福等,也被关押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宁海路23号</p> <p class="ql-block">后门是开元公寓</p> <p class="ql-block">刘亚生是北京大学学生,1936年加入共产党,历任359旅旅长王震的秘书、359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46年8月,在转移延安的途中,刘亚生不幸被捕,胡宗南亲自劝降,许以少将参议职位,被刘亚生断然拒绝。1949年,他被敌人押到燕子矶,绑上大石头,推入了长江。</p> <p class="ql-block">(六)老虎桥32号一首都监狱</p><p class="ql-block">喧嚣市井中的“老虎桥”</p><p class="ql-block">南京珠江路,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在其北面,和进香河路对接处,有一条不过百米长的东西向小巷,取名“老虎桥”。</p><p class="ql-block">小巷两旁,小吃店密布,空中的电线将蓝天割成了方格子,头顶飘扬着刚洗的衣服。</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江苏第一监狱就隐身于此,在民间,它有个更流行的名字——“老虎桥监狱”。</p><p class="ql-block">老虎桥监狱旧貌</p> <p class="ql-block">老虎桥名字尚在,但随着进香河改造成路桥早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一座著名监狱,位于南京老虎桥32号。老虎桥监狱创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名为“江宁罪犯习艺所”。辛亥革命爆发后,监狱更名为“江苏江宁监狱”,到了北洋时期又改为“江苏第一监狱”,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沿袭此名。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将名称改为“首都监狱”。当时监房共172间,可容纳犯人3000名,规模达到历史鼎盛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老虎桥监狱又被先后更名为“南京市人民法院监狱”和“江苏省第一监狱”,1999年被拆除。民国期间,老虎桥监狱以关押政治犯出名。</p> <p class="ql-block">1933年,陈独秀被南京法庭以“叛国”的罪名,判处13年有期徒刑,还被剥夺公民权7年。</p><p class="ql-block">陈独秀当庭强烈抗议,才改判了8年。但由于陈独秀身份特殊,在社会上素有名望,因此在监狱服刑期间,并没有和外界断了联系,有不少人专门跑到监狱去探望他。</p><p class="ql-block">陈独秀8年的有期徒刑并没有服满,1937年8月23日,日本的军队大肆向上海、南京一带侵犯,国内的军队准备不足,溃败严重。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向西迁移,老虎桥“模范监狱”中关押的犯人大部分都被提前释放。陈独秀已经在监狱中生活了4年10个月。</p> <p class="ql-block">1932年下半年后,上海、北平等地下党组织陆续遭到破坏,关进监狱的“女政治犯”越来越多,其中有帅孟奇、钱瑛、何宝珍(刘少奇夫人)、郭纲琳、张琴秋等84 人。</p><p class="ql-block">在狱中,这些巾帼们以特有的坚韧和勇气,坚持对敌斗争,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p><p class="ql-block">何宝珍被捕后,一直坚持声称自己是一名教师,后来因为叛徒的出卖,真实身份才暴露。1934年深秋的一个清晨,何宝珍迎着晨曦走向雨花台,何宝珍就义了,。</p><p class="ql-block">何宝珍烈t</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大小汉奸大多关押在老虎桥监狱,如汪伪行政院副院长周佛海、伪特工总部主任丁默邨等人。</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老虎桥监狱又被先后更名为“南京市人民法院监狱”和“江苏省第一监狱”。</p><p class="ql-block">1999年,南京监狱从原址搬迁至城南的铁心桥。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百年风云的老虎桥监狱,湮没于喧嚣市井。</p> <p class="ql-block">老虎桥监狱整体搬迁到铁心桥后,其旧址老虎桥32号成为“军事管理区”。</p> <p class="ql-block">军事管理区</p> <p class="ql-block">老虎桥监狱遗址一筒介铭牌</p> <p class="ql-block">1949一1950年,南京刚解放,我就读老虎桥小学一、二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监狱门前路过。</p><p class="ql-block">老虎桥小学早就被併入南师师小不复存在,其旧址已成为南师附小实验幼儿园。</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七十五年前我的蒙馆一老虎桥小学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那时上学放学都要往返于文德里(现玄武区政府大楼)和进香河路老虎桥之间,有时搭一段邻居家的大骡车,沿珠江路到进香河路口下车再步行。</p><p class="ql-block">少年不识累滋味,走走玩玩挺有意思。直到升入三年级家迁到下关大马路转学到兴安路小学,才结束这段发蒙求学之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上学坐过邻居家山东籍许姓大叔的大骡车,沿珠江路到进香河路路口下</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a18t0p" target="_blank">走街串巷 寻军统局旧迹</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