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先,感谢我夫人的同事-钱女士,在她的精心安排下,参加了“2023年秋末初冬的江西上饶葛仙村和望仙谷、婺源篁岭和水墨山河之旅”,获益非浅,容我一一道来:</p> <p class="ql-block"> 一、“妄议”“葛仙村”</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9日,乘坐G1377次高铁,经过2小时12分钟后于12点12分抵达上饶站,再经过1小时30分的中巴车程后抵达“葛仙村”。 </p><p class="ql-block"> “葛仙村”-既非闻名遐迩,又非严格意义上的景点。你说它是一个“村”吧,它却没有村民居住;你说它里面有个小“镇”吧,却没有村民赶集;你说它是一个景点吧,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商业味很重的“度假村”更确切;你说它不是景点吧,它确有一条不错的索道;你说它没有优点吧,那里的空气着实不错。所以,我的看法它是一个地方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介于旅游景点与度假村之间的兼有商业和休假模式旅游项目,闲暇时,尤其在秋末初冬季节非双休日时还是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1.“天台”上看到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2、玻璃栈道</p> <p class="ql-block"> 3、“小镇”</p> <p class="ql-block"> 4、部分“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二、贴图“望仙谷”</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0日上午,按照行程,从“葛仙村”出发,约2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抵达“望仙谷”。到了“望仙谷”后究竟看什么,网上已有不少介绍,此处暂且不表,只是这个“仙谷”目前尚在“打造”之中,这里只贴图:</p> <p class="ql-block"> 三、感受“婺源”</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0日下午,在游览了“望仙谷”后,经过约2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久闻大名的婺源。有关婺源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在初来“婺源”之前只闻其“言”,不见其貌。在此,仅引用入住酒店内的一本由婺源民政局编写的《婺源地名诗词》-《序》中的一句话用来表达我对“婺源”的一种期待:“婺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美丽的传说,奇秀的风光,多姿的地貌,珍贵的物产,醇雅的民俗,不仅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乡人所钟爱,生死以之,也为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所怀想,终生难忘”。也许,我就是那个“匆匆过客”。😃😃</p> <p class="ql-block"> 1、初来“篁岭”</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1日上午,约1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篁岭”。“篁岭”这个名字最近一两年真是“热的发烫”,各旅游网站和旅游公司对“篁岭”的美誉数不胜数,网上的赞誉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所谓的“晒秋”。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贴图为证:</p> <p class="ql-block"> 2、乍到“水墨山河”</p><p class="ql-block"> 午饭过后,约40分钟车程后来到了“水墨山河”。与“篁岭”相比,“水墨山河”的人气明显不足,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小众,但不失为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它避开了“篁岭”的喧嚣和人头攒动所带来的烦恼,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也别有意味,贴图为证:</p> <p class="ql-block"> 3、闲逛“熹园”</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2日该是打道回府了,由于回程的高铁是下午的,所以,上午安排去了“熹园”。“熹园”也是一个小众的景点,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也不输“篁岭“,“据说”该园曾是朱熹二师祖、三师祖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4、打卡“月亮湾”</p><p class="ql-block"> 午餐前又去了一个小众景点-“月亮湾”。据说那里曾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曾经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引用入住酒店内的一本由婺源民政局编写的《婺源地名诗词》中的《婺源吟》的诗句来表达我这个“匆匆过客”初来“婺源”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山花四季描春色,</p><p class="ql-block"> 婺绿千秋享盛名。</p> <p class="ql-block"> 本次旅程十分圆满,期待下次再共同出游。</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家一路陪伴!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