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艾菲尔铁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法国巴黎旅游,先在塞纳河码头上乘游艇,在塞纳河远眺巴黎埃非尔铁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英语: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靠塞纳河,为举行1889年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立埃菲尔铁塔。其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埃菲尔铁塔初始高度312米,现高330米 ,一楼高57米,占地4415平方米,二楼高115米,占地1430平方米,三楼高276米,占地250平方米。从广场到二楼有五部电梯,从二楼到顶层有两部双人电梯。铁塔设有广场、一楼、二楼、顶层、花园五个区域,每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埃菲尔铁塔的历史:1884年,法国做出决定,计划在1889年举行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86年5月,法国政府面向全球进行世博建筑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条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同年11月,法国贸易部长批准了埃菲尔 团队的最后建塔方案。埃菲尔分别和法国政府、巴黎市政府签订合约,提供总预算资金的五分之四,并获得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二十年因铁塔而获得的各项收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87年1月26日,工程启动;同年2月14日,巴黎的文学、艺术、建筑界的人士发起抗议,反对修建巴黎铁塔,包括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小仲马、左拉等在内的300人在《反对修建巴黎铁塔》的抗议书上签了字;同年7月1日,开始安装支柱;同年12月7日,主梁与一层的安装完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88年4月1日,一楼竣工;同年8月14日,二楼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89年3月31日,三楼顶层和组装完成,至此埃菲尔铁塔竣工,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同年6月,五台电梯投入使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法国巴黎旅游,先在码头乘游艇在塞纳河上远眺巴黎埃非尔铁塔。后上岸来到了埃非尔铁塔下和它和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法国巴黎旅游,先在码头乘游艇在塞纳河上远眺巴黎埃非尔铁塔。后上岸来到了埃非尔铁塔下和它和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法国巴黎旅游,先在码头乘游艇在塞纳河上远眺巴黎埃非尔铁塔。后上岸来到了埃非尔铁塔下和它和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法国巴黎旅游,先在码头乘游艇在塞纳河上远眺巴黎埃非尔铁塔。后上岸来到了埃非尔铁塔下和它和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98年11月5日,在埃菲尔铁塔和万神殿(4公里外)之间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报测试,发射器安装在塔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00年,埃菲尔改造电梯技术;同年酒吧拆除。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09年,建立了地下军事无线电报站,铁塔的战略意义得到展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10年1月1日,巴黎市政府续签了埃菲尔的特别权; [6] 同年“奥蒂斯”电梯被拆除,除法式餐厅外其余两家餐厅撤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13年,该塔通过电波向美国和在6000公里范围内穿越的船只发送了电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14年,在马恩河战役期间,塔的无线电台探知到指挥德国军队右翼的冯马尔维茨将军遇到了管理问题,因此停止了前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18年,兼作无线电通讯或广播转播塔。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29年,在费里埃的倡议下,提交了打造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半身像的申请;同年5月2日,在众多科学界人士和埃菲尔家族的见证下为这座半身像揭幕。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40年,德军攻占法国,为阻止希特勒登上埃菲尔铁塔,法国人将塔上电梯摧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法国巴黎旅游,先在码头乘游艇在塞纳河上远眺巴黎埃非尔铁塔。后上岸来到了埃非尔铁塔下和它和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44年,德军撤离巴黎,希特勒下令炸毁埃菲尔铁塔,肖尔蒂茨未执行命令。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57年,安装了直播卫星天线,兼作电视转播塔。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83年,连接二楼与顶层的楼梯被卸除。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85年12月31日,包括336台投影仪,配备橙黄色高压钠灯的灯饰落成。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00年,安装新UHF(超高频)天线, 增高了六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04年,灯饰由600W的聚光灯取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08年10月,西电梯工程开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14年,西电梯工程竣工;同年10月6日,安装玻璃地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15年,埃菲尔铁塔上安装两套风力发电设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19年12月,自1985年以来一直在点亮天线的四台2000W投影仪已让位于功率和能耗低10倍的LED投影仪。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3月13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埃菲尔铁塔关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是法国北部的大河,全长776.6公里。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它是欧洲有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自中世纪初期以来,巴黎就是在该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来的,河流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离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名字来源:说法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的河源,距巴黎东南275公里。在一片海拔470多米的石灰岩丘陵地带,一个狭窄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沿溪而上有一个山洞。洞口不高,是人工建筑的,门前没有栅栏。洞里有一尊女神雕像,她白衣素裹,半躺半卧,手里捧着水瓶,嘴角挂着微笑。小溪就从这位女神的背后悄悄流出来。显而易见,塞纳河是以泉水为源的。当地的高卢人传说,这位女神名塞纳,是一位降水女神,塞纳河就以她的名字为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说法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另一种说法,距河源不远的地方有个村镇,镇内有个小教堂,里面墙壁上记载说:这里曾有个神父,天大旱向上帝求雨。上帝为神父虔诚所感动,终于降雨人间,创造一条河流,以保永无旱灾。这个神父是布尔高尼人,其名在布尔高尼语中为“塞涅”,翻成法文即“塞纳”。于是这村镇和教堂教名均为“圣·塞涅”,故有人认为,塞纳河名来源于这个神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巴黎坐游艇畅游塞纳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巴黎坐游艇畅游塞纳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发源于勃艮第科多尔大区朗格勒高原,塔塞洛山的海拔471米处,全长776公里;当流经沙蒂永那边多孔石灰岩村时,仍是一条小溪。从发源地到巴黎,塞纳河流经一连串逐个年轻的沉积岩的,填实构造盆地的同心地带,地带的中心就是紧紧环绕巴黎周围的石灰岩台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盆地的地势没有惊人的起伏不平,从其源头出发48公里已下降244米,而巴黎距河口365公里,却仅高出海平面24米。因此,塞纳河流势平缓,显然适航,又因其水情一般有规律性而更加适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地区。塞纳河从盆地东南流向西北,到盆地中部平坦地区,流速减缓,形成曲河,穿过巴黎市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其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巴黎市沿塞纳河十多公里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的堤岸,有30多座精美的桥梁横跨河上,高楼大厦排列于两岸,倒影入水,景色十分美丽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塞纳河盆地的地势没有惊人的起伏不平,从其源头出发48公里已下降244米,而巴黎距河口365公里,却仅高出海平面24米。因此,塞纳河流势平缓,显然适航,又因其水情一般有规律性而更加适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地区。塞纳河从盆地东南流向西北,到盆地中部平坦地区,流速减缓,形成曲河,穿过巴黎市中心。</b></p> 巴黎的凯旋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凯旋门(法语:L'Arc de Triomphe),位于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香榭丽舍大街,地处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是为颂扬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由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主持修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是法国国家象征之一、法国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巴黎市地标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广场也是配合雄狮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u></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师让·夏格伦的设计开始动土兴建,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之一。这座雄伟的建筑是为纪念拿破仑1805年1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所以,被称为“星形广场”。1970年戴高乐将军逝世后,遂改称为戴高乐将军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筑特色:巴黎凯旋门是帝国风格的代表建筑。此种风格的崛起和拿破仑的倡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的兴盛与衰败始终都与拿破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些建筑都是以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静和威严。巴黎凯旋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例,但其规模更为宏大,结构风格更为简洁。整座建筑除了檐部、墙身和墙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分划,不用柱子,连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没有线脚。凯旋门摒弃了罗马凯旋门的多个拱券造型,只设一个拱券,简洁庄严。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物遗存:凯旋门开建1806年8月15日,1836年7月29日竣工。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巴黎市区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的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在上面设有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关于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另外,还有两间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用英、法两种语言解说。游人还可以上到博物馆顶部的大平台,从这里可以一览巴黎的壮美景色,欣赏到香榭丽舍大道的繁华景象、埃菲尔铁塔的英姿以及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圣心教堂等胜迹风情。 在凯旋门两个门柱的前后四面上有四个著名的花饰浮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香榭丽舍大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