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

东方君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距今巳有将近2600年的历史。雅典卫城是古希腊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称:“雅典卫城及其纪念物是古代希腊为世界留下的最大的建筑和艺术综合体,是古典精神和文明形式的普遍象征。”</p> <p>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海拔156米的平顶岩丘上,三面被高七、八十米的悬崖包围,人们只可以从西面步行上去。建筑物主要分布在一个约280x130米的平台上。早在公元前13世纪,这里就建造了城墙,作为城市要塞防御多利亚人的入侵。公元前8世纪,雅典娜信仰风靡一时,作为军事要塞的雅典卫城又修建了雅典娜神庙和其它宗教建筑,成为宗教崇拜的圣地,雅典城市因此而出名。公元前6世纪,现在帕特农神庙的前身古帕特农开始建造。但是,在希腊波斯战争中,雅典曾被波斯军队攻占,公元前480年,卫城被敌人彻底破坏。希腊波斯战争后,雅典人花费了40年的时间重新修建卫城,用白色的大理石重建卫城的全部建筑。后来,由于外族入侵、战火和掠夺的破坏,卫城的许多建筑遭到了严重的毁坏,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山门、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阿尔忒斯神庙等建筑的梁柱和残恒。</p> <p><b>雅典卫城鸟瞰(借用网上的卫星照片)</b></p> <p><b>雅典卫城平面图(借用网络图片)</b></p> <p><b>山门</b></p><p>气势雄伟的山门是卫城的入口,建于公元前437年至公元前432年,其建筑上的成就可以媲美帕特农神庙。山门由中央大厅和两侧各两间的侧厅组成,五个厅各有一个门,其中最大的中门通向雅典娜节日大道。左(北)侧厅用作美术馆(皮纳克泰库),右(南)侧厅则用作雅典娜女神庙的前厅接待室。中央门楼正面高18米,有6根粗大的多利亚式列柱,入门后两侧各有3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外侧的多利亚式列柱给人以威严之感,而内侧的爱奥尼亚式则优雅迷人。</p><p>山门左(北)侧厅前方有一个高台,称作“阿格里帕底座”,建于公元前2世纪,原本是佩鲁格蒙国王马车像的底座,后来又作为阿乌古斯特斯皇帝的女婿阿格里帕雕像的底座。</p><p>17世纪时,闪电击中了附近土耳其人的火药库,引发了爆炸,严重毁坏了山门。</p><p><b>山门西立面(最左面是阿格里帕底座)</b></p> <p><b>山门东立面</b></p> <p><b>山门立柱与横梁</b></p> <p>在山门外的山丘西侧还有一个入口,这座门(称为“布莱之门”)和登上山丘的阶梯都是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p> <p><b>帕特农神庙</b></p><p>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负盛名的建筑,坐落在卫城中心。帕特农神庙属于原始宗教庙宇,是为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而建的的祭殿。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6年时间各项雕刻方告完成。可以说是西方以至世界上最早的古代大庙宇,出现在基督教产生的430年前。</p> <p><b>帕特农神庙复原图(借用网络图片)</b></p> <p>帕特农神庙背西朝东,耸立于3层台阶上,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神庙呈长方形,东西长70米,南北宽31米,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137平方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被46根多利亚式列柱所环绕。</p><p>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精益朮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伟大的典范之作。它采取八柱的多立亚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柱子。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柱高10.5米,柱底直径近2米,其高宽比超过了5,比古风时期多利亚柱式(三种希腊古典建筑柱式中最简单的一种)通常采用的4比1的高宽比大了不少,柱身也相应颀长秀挺了一些。</p> <p><b>帕特农神庙东立面</b></p> <p><b>帕特农神庙北立面</b></p> <p><b>帕特农神庙南立面</b></p> <p>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白色大理石柱环绕。柱间用光滑无瑕的帕罗斯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墙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神庙有两个主殿:祭殿和女神殿,从神庙前门可进祭殿,踏后门可入女神殿。在东边的人字墙上的一组浮雕,镌刻着智慧女神雅典娜从万神之王宙斯头里诞生的生动图案;在西边的人字墙上雕绘着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争当雅典守护神的场面。祭殿的外面的腰线上镂着雅典娜节日的游行盛况:有欢快的青年、美丽的少女、拨琴的乐师、献祭的动物和主事的祭司。</p><p>在帕特农神庙里,原来还供奉着一尊高达12米的雅典娜女神的雕像,这座由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精心创作的艺术珍品,在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掳走,人们只能根据古罗马时代的小型仿制品来约略想象她的英姿。</p> <p><b>帕特农神庙东门三角墙残存的浮雕</b></p> <p><b>帕特农神庙横梁</b></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几经天灾人祸,历经人间沧桑。公元393年,它被改作基督教教堂。在土耳其统治时期,它又成了伊斯兰教的寺院。公元1687年威尼斯军队炮轰城堡,引爆了士耳其人堆放在神庙里的火药,把庙顶和殿墙全部炸塌。19世纪初,英国驻奥斯曼帝国的大使詹姆斯·额尔金雇佣工匠,把表现雅典娜勋业的巨型大理石浮雕群像切割下来,把帕特农神庙洗劫一空,带走了所有能搬动和切走的宝藏,包括神庙三角墙上割下的19个浮雕、15块墙面、56块中楣、1个女像柱、13个大理石雕刻的头部雕像以及其它碎件。额尔金用了4艘船才将所有的“战利品”运回英国。这批稀世之珍,有些在锯凿过程中破碎损毁,有些因航海遇难而沉入海底,幸存的至今仍陈列在英法等国的博物馆里。</p> <p class="ql-block"><b>伦敦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的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浮雕</b></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拍摄的。</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18号展厅专门用来展出帕特农神庙的雕塑,该展厅是大英博物馆里面积最大的一个展厅。</p> <p><b>雅典娜女神庙</b></p><p>雅典娜女神庙也称无翼胜利女神殿,位于山门南(右)翼右前方,坐落在一个向西突出的高台上,是一座具有爱奥尼亚式列柱的优美的小型神殿,建于公元前449年至公元前424年。</p><p>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技艺与战争女神,她与海神波塞冬争夺雅典获胜,成了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庙全由雅典附近的蓬泰利克大理石建造。神庙台基长8.15米,宽5.38米,前后柱廊雕饰精美。神庙由一个爱奥尼亚式门厅和一个约呈方形的内庙组成,一条饰以高凸浮雕、宽18英寸的中楣饰带围绕在建筑物外部,在神庙东面有一个执盾的雅典娜女神像浮雕。这座神庙历经兴废盛衰,17世纪英国人又拆走了许多浮雕,到后来就只剩下几座圆柱。2011年2月,雅典娜女神庙正式修复完工。</p> <p><b>阿尔忒弥斯神庙遗迹</b></p><p>阿尔忒弥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月神与狩猎女神,这里原本是奉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四方形的土台遗址。</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b></p><p>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帕特农神庙北面一块凹凸不平的高地上,建于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亚样式的典型代表。它是伯里克利制订的重建卫城计划中最后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设计非常精巧。</p><p>伊瑞克提翁神庙东区是传统的6柱门面,6根爱奥尼亚式列柱撑起门厅。向南则釆用虚厅形式。南侧用6根大理石雕刻成的少女像柱属于爱奥尼亚式的变形,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6位少女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要想让6位少女顶起沉重的石顶,她们的颈部必须设计的足够粗,但这又会影响其美观。于是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上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举世驰名。不过游客现在在神庙看到的女像柱都是复制品,为了避免空气污染和保护古迹,其中的5座女像柱收藏在卫城博物馆,另外1根女像柱真品则被英国人额尔金盗走,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东立面</b></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南立面</b></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西立面</b></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南侧的少女柱</b></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北侧的波塞冬神殿</b></p><p>伊瑞克提翁神庙所在的位置是传说中雅典娜女神与海神波塞冬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雅典人选择雅典娜女神作为自己城市的保护神,但也没有忘记海神给予的舟楫之便,伊瑞克提翁神庙及其北侧的波塞冬神殿就是献给波塞冬的。</p><p>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英雄名叫伊瑞克透斯,是雅典娜女神把他抚养大的,曾经当过雅典的国王,并为雅典娜修建了神庙。后来他和海神波塞冬融为一体,被称为波塞冬—伊瑞克透斯,伊瑞克提翁神庙就是用海神的这个名字命名的。</p> <p><b>伊瑞克提翁神庙的梁柱</b></p> <p><b>雅典卫城的城墙</b></p><p>雅典卫城的城墙建于海拔156米的平顶岩丘上,三面被高七、八十米的悬崖所包围。卫城的城墙由秦米斯托克利将军(公元前524年至公元前459年)组织建造,因而被称为“泰米斯托克利城墙”。</p> <p>雅典卫城的南坡有两个剧场:希罗德·阿迪库斯剧场和狄奥尼索斯剧场。</p><p><b>希罗德·阿迪库斯剧场</b></p><p>该剧场位于卫城入口南侧,建于罗马时代的公元161年至174年,是可容纳6000人的户外剧场。该剧场于1857年至1881年被挖掘出来,并于1950年至1961年完全修复。雅典节日期间,这里会有戏剧、音乐和舞蹈演出。剧场为三层式的建筑结构,半圆形的剧场直径38米,在任何一点都能听清楚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及音乐席的表演。</p> <p><b>狄奥尼索斯剧场</b></p><p>该剧场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最古老的露天剧场。公元前342年至326年,莱克格斯用石头和大理石对此剧场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剧场依山坡而建,大得惊人,拥有64排座位,可容纳17000名观众。罗马统治时期,该剧场用于举办国家重大活动和大型演出。如今该剧场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p> <p><b>雅典卫城的卫兵</b></p><p>雅典卫城是希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因此,希腊政府专门派了一队军人来守护卫城。雅典卫城的卫兵每天上午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这是举行升国旗仪式后返回驻地的一队卫兵。</p> <p><b>参观雅典卫城的游客</b></p><p>雅典卫城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天来这里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p> <p>参观过雅典卫城后,我对于古希腊人在两千多年前建造出如此壮观和精美的建筑赞叹不已,同时也对它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深感惋惜。我希望和平与发展永远成为世界的主旋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