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大环线日记

风吹麦浪

<p class="ql-block">巅峰户外11天的梅里雪山大环线,走马观花般的2500公里美景,我如花花公子般的一路沾花若草,处处留真情,转头也就无情的忘记了。旅程结束,或奔赴下一场约会,或回归到千篇一律的生活中。</p><p class="ql-block">回来后忙于处理积压的事情,抽空整理行程,还是那句话:不记录等于没有发生。每次闲暇,翻开过去的旅记,温暖而又陌生。为了日后能重温这次行程,抽空还是整理整理。</p><p class="ql-block">整理此次行程吃力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似乎没有浪费一天,每日都有那么多耳熟能详的世外桃源要奔赴,只顾用眼睛和大脑去贪婪的接收接收,而岁月不饶人,又都如狗熊掰棒子,最后搂在怀里的,最最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卡瓦格博日出,最后给家人的纪念品冰箱贴也就选了自制的神山护佑。</p><p class="ql-block">只这一项,此行足矣。</p><p class="ql-block">整理此次行程吃力的原因之二,是丁叮与我的慢热(我好像有点儿矫情哈)。整个行程我与他对话不会超过20句,以至于在甲应,我们欢天喜地的围着一棵树照相,他最后说我们找错树了等…也难怪,他自己也驾一辆车,休息好更重要。</p><p class="ql-block">昨天翻开出发前巅峰的出团通知,后半部分则是每天详细的内容,是做事顾头不顾尾的毛病害了我,里面说了沿途有温泉,而不是目的地,我却在紧张的行李箱里塞了我俩的泳衣。</p><p class="ql-block">为了有自驾朋友参考,也为了地名时间准确,我的流水账就按照巅峰丙察察大环线发团通知。</p><p class="ql-block">“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也即将成为过去,沿途的隧道即将打通,不知道会不会219就是下一个318的模式。期待丙察察之旅的朋友趁早,因为兔子国基建狂魔可不是吹的。</p> <p class="ql-block">11-03第一天:丽江集合日。</p><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丽江古城,入住古城南门的多弗假日酒店,相比较北门,南门更加安静祥和,酒店内有徐霞客广场和雕像,适合安静的坐下来,啥也不做啥也不想。</p><p class="ql-block">但老郭第一次来丽江,只好吃过米线去木府打卡,门票20元,记得1998年来时候不收费。有志愿者给讲解了好久,但只记住了两个知识点:有一棵被雷劈的树,倒着长,依旧枝繁叶茂。还有就是丽江有以纳西族为主,总共有30万的人口,丽江就占22万多。奥,她还告诉我们如果迷路了,或者顺着古城里的小河或者石板路中间有竖着排列的石条,便能走到大路上。</p><p class="ql-block">从木府回来,与初次见面的文质彬彬的首医王教授和夫人吴老师;朝气蓬勃的美华;还有后来成为记录我们欢乐的随队摄影师三宝哥在云雪丽聚餐,餐罢,打卡最后一个景点:城北的四方街和大水车,古城人潮汹涌,噪声喧天,令人厌倦至极,打卡后,我们匆匆打车回酒店。</p><p class="ql-block">古城不古,卖着从同一个批发点批发来的各式各样小商品。再没有了上次在此地泪流满面听老艺人东巴乐的感动,也没了静谧古城看东巴文字的穿越感和留恋。</p><p class="ql-block">丽江海拔2300米,有点儿头疼,匆匆洗澡,吃片止痛药睡觉,期待明天的六库和老姆登。</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相比较其他古城,没有城墙,也是为了在茶马古道驿站方便之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人一辆车,哦,不对,老郭妥妥的算两个人,有点儿不好意思,2号车司机江措此行任务最重。接下来要陪伴我们十天的司机江措,明明还拿着奶瓶,就要拉着我们五个人走天险啦。</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丽江—六库—老姆登</p><p class="ql-block">从丽江出发,总共3辆车,我们是2号车,前有顶主开道,后有丁导殿后。</p><p class="ql-block">首先经过大理,但只是停留片刻,遥望苍山洱海,双廊停车打卡拍照后走高速前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六库镇,过六库后沿怒江边行驶,赏沿岸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终点到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老姆登,老郭为了记忆,一路念叨老母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永平(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品尝当地特色菜黄焖鸡。</p> <p class="ql-block">溜索是怒江境内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原始交通工具,至今仍然普遍使用中。老郭在我的鼓励下玩了滑索,老乡也一直鼓励他,结实的很哩,我们经常运千把斤的稻谷(估计也运猪运牛)。我的从容和老郭的焦虑,李婕说,能承包她一年的笑点</p> <p class="ql-block">六库澡塘会遗址,真正的温泉,水烫的很,每年冬季,周边的傈僳族人都会聚到这里来泡温泉,属于傈僳族的狂欢节。</p> <p class="ql-block">途经老虎跳和飞来石</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台阶往老姆登出发</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我们匆匆跑到达比亚客栈的天台欣赏皇冠峰和怒江峡谷日落。我们住的客栈四层天台观景台位置绝佳,找到合适的位置,能把皇冠戴在头上,过把瘾。皇冠山因其形似而得名吧?</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坐落于碧罗雪山半山腰,与高黎贡对望,怒江从峡谷奔流而过。“老姆登”是怒族语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村里有怒江流域最大的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每周日周边乡村的信徒们都会集中在这里做礼拜。</p><p class="ql-block">晚餐后去村子里的教堂听福音,但一句也听不懂,首医的王教授说是日语,但我觉得更像怒族语。溜出来在池塘边闲逛,舍不得回房间,我们在如梦如幻的星空下找北斗七星。老姆登的夜空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台湾的司马库斯,一样的世外桃源,一样的充满着爱的味道 ,在朗朗的祷告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的女人集齐了,粉上衣的吴大夫和最右边的亭亭,我们坐在天台的围栏上,期盼着初升的太阳,每人都被这美景感染着。看姿势,她们四个想拥抱太阳,我和文子却仿佛在说,我的头上适合王冠</p> <p class="ql-block">此行让我唯一记住的晚餐,烤乳猪,也是我老娘最思念的家乡味道,视觉味觉盛宴。桌上的香橼是美华请大家吃,有爱的人儿。第一次吃,香橼味道像是柚子味儿的萝卜。</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 老姆登 — 丙中洛</p><p class="ql-block">观赏怒江大峡谷全景和皇冠山后,抵达记忆之城知子罗。走在灰色的街道上,能清楚的看到斑驳的墙壁上各个时期的标语,从中可以大致地了解这段尘封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沿途欣赏怒江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石月亮,怒江第一湾,秋那桶、雾里村,人神共居的家园丙中洛。</p><p class="ql-block">夜宿丙中洛,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象合拢的双手将丙中洛捧在手心,雪山环绕,怒江从北部的秋那桶深谷流入丙中洛。</p> <p class="ql-block">午餐旁的民族服饰让我陶醉。</p><p class="ql-block">山峰上天然的圆洞,夜晚如同皓月当空,据说战斗机能从石月亮间穿过,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傈僳语为一个好地方,它是沟通澜沧江和怒江的交通要道,曾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驻地。曾有地质学家预言,这里会山体滑坡,上世纪60年代,随着瓦碧公路建成通车,怒江州府搬迁到六库。原来的州府就空寂下来,但仍完整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边陲小镇的风貌。</p><p class="ql-block">如今成为了知子罗村委会驻地,我感觉更像失落之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废弃的统计局等建筑中寻觅往日的喧嚣,感慨曾经的人生舞台,多少青年在这里留下过梦想?又有多少红男绿女上演了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靠近缅甸边境,我们特别像要被运去某个地方一夜暴富。</p> <p class="ql-block">独龙江,有个人口只有五千余人的独龙族,独龙族除了本族没有文字,常用刻木记事法进行通讯联络外,独有的纹面女也仅存20几位,纹面原因众说纷纭,但哇嘻说的我觉得靠谱:一种消极的自救方式。</p><p class="ql-block">经过领队协商,将在地里干活的90岁纹面女老人家请回来,换上服装,我们逐一拍照留念,鱼贯而过到一位年轻母子手里微信扫码支付20元,不知道最后能否到老人家手里。</p><p class="ql-block">老人家今天心情好,拍照后索性嘿嘿呀呀的跳起舞来……我们跟不上,也没她跳的好。这段视频,常常被老郭拿出来回味,将自己从无病呻吟中唤醒。</p><p class="ql-block">可惜忘记问老人家名字。</p> <p class="ql-block">酒店提供的民族服饰,我们晚上无聊,拿来乐呵乐呵</p> <p class="ql-block">终点抵达丙中洛,怒江贡山伊拉米拉云居酒店,至今仍然记得酒店环形走廊,透明的屋顶,热烈的阳光透过屋顶照射在我们身上,令我心情大好,我们四个从酒店后门往上走,在一大片被遗弃的木房子里转悠,找寻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 丙中洛 — 雾里村 — 秋那桶 — 察瓦龙</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去贡当神山看日出,但期待好久雾仍旧没散,但云山雾罩中的美景却刻在我的脑海。美哉!丙中洛。</p><p class="ql-block">沿219国道继续向北出发,一派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行驶到转弯处,路两旁的石门关突至眼前,山像被一把巨斧劈开,伶俐陡峭。怒江对岸一个绝美的小村落陡然出现,在江这边眺望对岸的雾里村全景,令我们兴奋不已,开始徒步一小段。</p><p class="ql-block">秋那桶用午餐后,便开始了丙察察之旅。</p><p class="ql-block">途径老虎嘴,进藏第一村松塔村,以及花瓣湾、怒江V字形大拐弯后抵达昌西村,顺利抵达察瓦龙。</p> <p class="ql-block">我戴着莉莉手工做的帽子,也算我们仨同行了哈</p> <p class="ql-block">美华和老郭同年,嚷嚷着小兔子要和大兔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即将消失的丙察察,大概是因219国道在加速修路吧?但雾里村保持着原生态环境,未经开发,但村子里已经鲜见年轻人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除了沈教授,五个女生都为三宝哥做过助理,背着他三个相机中的一个,并在他大声需要换切换相机时候毕恭毕敬的递上来。</p><p class="ql-block">三宝哥的家伙事都摆在跟前,让我装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村是怒江大峡谷北端最后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也是整个怒江大峡谷精华中的精华,原始的村落背靠高山,下临怒江,人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秋那桶的“桶”大意是平坦的意思,但整个村子并不平坦,餐后在村子里散步,老郭大惊小怪的拍着最原生态的大鸡带一窝小鸡,满村闲逛的小猪,俯瞰村落,仿佛回到童年。</p> <p class="ql-block">往前行便是丙察察线上令人期待的著名天险老虎嘴,因形如悬崖上张开的布满利齿的虎口而得名,路面周围满是长牙舞爪的崖壁,山崖下就是奔流的怒江,令人几多心惊,再往前便是滇藏界,险恶的丙察察线逐渐开始显露!我们在汽车的轰鸣中,在尘土飞扬中,打卡滇藏交界;在头车勇敢的顶主“冲冲冲”的指令下飞过大流沙,在天险老虎嘴下霸气侧漏,在鸡爪骨隧道中摸索,也在怒江V字大拐弯中打出胜利✌。</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是云南丙中洛乡的秋那桶村到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简称。也是滇藏公路中最烂的87公里,说它烂,是因为漫长的悬崖烂路和滚石坡地段(闻风而起的大流沙)。与前面车相隔三五米,就像跟着沙和尚的飞沙走石,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周围,夹在中间的2号车不能快,也不能慢,委屈的夹在中间感慨:顶主,你拉的烟不错哈。</p> <p class="ql-block">快到察瓦龙时的大流沙,下面是悬崖,上面是飞沙走石,但却成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最热爱最向往的滇藏新通道,微风吹过,便有不安分的石头滚落,像是个顽皮的孩子挑选着目标投石块,与想合影的我们嬉戏不停。</p><p class="ql-block">我们远远的打卡,都被风吹的睁不开眼</p> <p class="ql-block">告别云南地界,正式入藏</p> <p class="ql-block">好人团全家福:从西藏的藏字下开始:东东,三宝,亭亭,王教授,沈教授,我,文子,吴大夫,郭教授,美华。</p> <p class="ql-block">接近察瓦龙时,有片仙人掌林,路边有人在卖红红的果实,我们纠结于果子上硬硬的刺,要不要买?后来亭亭买了并请卖家剥开,给我们每个人尝尝,吃起来像是猕猴桃的口感。谢谢我亲爱的亲家老乡。</p> <p class="ql-block">到达察瓦龙,很累,打卡219国道6666公里标志后,入住察瓦龙藏悦大酒店。并在酒店旁边的火塘人家吃火锅,牦牛肉烧烤,贤惠的吴大夫和亭亭一直照顾大家,囫囵吞枣般,过后几天文子都在遗憾没细品稀罕的牦牛肉。</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 察瓦龙—甲应—察瓦龙</p><p class="ql-block">从察瓦龙出发,去往甲应村要翻越过两个垭口:3352米海拔的堂堆腊卡和4600米的崩功腊卡。此段路程被定义为“在云端上行驶,在绝壁上穿行”,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全程几乎都仅仅容纳一辆车通行,仅50公里的旅程,却开了2小时之久,每次错车,我都低下头不看,脑补国庆期间在这里遇难的奔驰车翻滚的画面…</p><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此行最最向往之地:梅里雪山西坡,也是梅里雪山后花园—甲应村。这里是距离卡瓦格博最近的地方,六户村民们还过着农耕、畜牧、采药、打猎、炊烟袅袅、与世无争的原始生活,说是现实版的香格里拉,一点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翻过高海拔垭口,可惜没有3月份王建推荐的“撒龙达”仪式,龙达也叫“风马”。是藏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祈福,表达自己对佛的崇拜和敬仰。它们通常被印有马和各种祥瑞兽类,寓意着将祝福送到风中,传播给所有的生灵。藏民们相信,当风吹过这些纸片时,它们会将祝福传递给大地和所有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绕到卡瓦格博的另一面看“日照金山”啦,祈祷它成全我们。</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吃了炒饭</p> <p class="ql-block">一路呼吸着香甜的空气,在触手可及的白云下,呼吸着纯净的空气,宛若进入上帝的花园:原生态的森林,潺潺的融化的冰川雪水,五彩斑斓的经幡…我们尽情的在柔软的草甸上撒欢儿奔跑,在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的注释下祈求家人安康…。感受除了风声之外,只有我们的呼吸声的静谧,也许这就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甲应,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恍如梦境的美景令我热血喷张,鼻血奔涌而出,在老郭担忧的表情还未缓过来,我就在三宝哥的镜头前,一跃而过,一次成像,跳出了此生最高的高度,未来,任何障碍都将被我一跃而过,哈哈。感谢三宝哥。</p> <p class="ql-block">再跳,鼻血又流,只好用冰水拍拍</p> <p class="ql-block">甲应很好,再也不来了。此留言者也许被“在云端上行驶,在绝壁上穿行”吓坏了,也许饱受高反之苦…</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 丙察察终点:察瓦龙—察隅</p><p class="ql-block">沿219国道丙察察线继续一路向西,翻越琼拉山时会经过一段原始道路,进入横断山脉的原始森林,穿梭在梦扎村的绿林小道上,两旁有笔直的古树,有的树上覆满了厚厚的青苔,空气变得湿润清新。翻越雄楚拉山后会驶过丙察察线上经典的蛇形山路,之后就抵达目若村。</p><p class="ql-block">午餐后继续启程,经过目若卓巴赛马场,连续翻越次旺拉垭口、嘎达垭口,途径秀美的高山海子心湖往前行驶,山也由石头山慢慢开始变得郁郁葱葱,之后翻越益秀拉雪山垭口抵达察隅县。</p><p class="ql-block">沿途各种施工,看进展,不久的将来,这美丽的219也会修成一马平川的318,而这条被户外发烧友们热爱的省道也将因无人维护而废弃。</p><p class="ql-block">宿冈仁幸福酒店。</p> <p class="ql-block">文子教唆我在桑曲河边跑步,不到100米,以是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行程250公里,全程8小时。出发刚刚1小时后,遇到施工,告示前方排险,大约4小时后通行…</p> <p class="ql-block">也可能怕次生灾害,11点提前放行。打卡雄珠拉垭口4636米,经过昌拉垭口海拔4498米后,再次打卡益秀拉垭口海拔4706米。</p> <p class="ql-block">在巅峰户外旗帜上签字打卡。</p> <p class="ql-block">目若村吃热汤面</p> <p class="ql-block">在桑久稍事停留,告别丙察察219国道。抵达察隅县,也是丙察察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 察隅 — 德拉姆垭口 — 仁龙巴冰川 — 然乌湖</p><p class="ql-block">今天终点是仁龙巴冰川,途径219国道和559国道,也是丙察察线上最精华的一段。</p><p class="ql-block">计划中水磨岩景区正在施工无法近观。它是一条长达800米的峡谷,枯水期可以看到裸露河床在常年强大的水动力作用下,形成了各种怪石嶙峋的奇观。</p><p class="ql-block">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终于抵达仁龙巴冰川。仁龙巴冰川撒欢后,向然乌湖出发,宿西藏昌都八宿紫宸泊阅酒店。也是此行住宿海拔最高的酒店,酒店内很温暖,也有氧气机,但我们只开了一会,头疼,吃艾措仑睡觉。</p> <p class="ql-block">取消水磨岩,不知道这条是察隅河还是清水河嬉戏。此行我们三对夫妻。论感情热烈程度,我和老郭拿铜牌。</p><p class="ql-block">在此处,为莉莉捡了一块被融化的冰川冲刷的圆溜溜的石头。背离了背哥的队训:只能留下脚印,只能带走记忆。</p><p class="ql-block">丁还是很辛苦哒!看,拍照多认真!奥,一个90后,要开车,要管吃饭,要管睡觉,要管拍照,挺棒的,到背哥的年纪,他一定更出色!</p> <p class="ql-block">继续赶路,在翻过一个垭口后,扑面而来的一幅油画惊呆了我,也感动了文子,这个坐落在群山中的世外桃源—古玉乡古井村,似曾相识,瞬间让我感觉人真的有前世今生…可惜午餐后又赶路了,没机会找一些曾经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古井村,有特别漂亮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是双语。</p> <p class="ql-block">然乌学村。</p><p class="ql-block">没有拍到古井村的全貌,用然乌学村补充上我的缺憾。拥有的总是缺,就让古井村永远作为我的梦想也好,具体了,抽象了,也许就索然无味了。</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淡季,冰川没有游人,只有我们一个团队,否则要坐景区车拉进景区,70元。江措把车一直开到骑马处,我们的体力走过去应该没问题,但海拔4700,走2公里可能会影响后期行程,我们都骑马了,往返150,上帝保佑,老郭也有强悍的马驮他。</p> <p class="ql-block">老郭骑着马去冰川,一幅作威作福的样子。我总嘱咐他,你体重大,多给马夫钱,给马加料。我也感慨,幸亏西藏的马强壮,能驮他,如果老郭与沈体重匀匀,马就不受罪了。但沈拒绝这个假设,说:她不想变成大肥猪!</p> <p class="ql-block">到达仁龙巴冰川,看着那遥不可及的雪山冰川如今触手可及,冰舌、冰帽、冰湖、冰洞、冰碛…我就像疼爱燕子的铁锤一般,在蓝冰的怀抱中,抱,跳,亲…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的狂热之情。</p> <p class="ql-block">下午驱车翻过德姆拉山后抵达然乌湖,如果春天时候来,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庄稼地,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谢谢丁叮的背后一拍</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江措说是西藏最丑的湖。也许它不够蓝?老郭的表情很冷峻,他自己说,看我这揍性。</p> <p class="ql-block">海拔太高,咕嘟嘟冒着热气,其实才70度。我们吃的基本都半生不熟</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 然乌湖镇 — 如美镇。</p><p class="ql-block">离开然乌湖,进入然乌沟来到安久拉山,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越了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进入了生长着传奇与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p><p class="ql-block">抵达川藏公路拐弯最多的九十九道拐后,到达业拉山垭口海拔4658米打卡。接着经过邦达草原,怒江支流上游蜿蜒流淌其中,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上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类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除成群牛羊在那里游荡觅食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藏原羚出没于其间。</p><p class="ql-block">反走318国道,翻越川藏线上最高的垭口东达山垭口5130米已是伸手不见五指。10个人,鱼贯而下打卡,不到5分钟就离开了这么重要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这时候真想背哥,他作为领队的每个行程都反复确认,有时候给大家带来麻烦,总是充满歉意的道歉,所以才有今天的一堆铁粉,获得我们的尊重。</p><p class="ql-block">之后冒险穿越尚未通车的觉巴山隧道,到达如美镇。</p> <p class="ql-block">9点出发就遇到318修路堵车1个小时后,刚翻过海拔4475米安久拉山垭口,快到八宿县前又有一段修路,网上通知只有12-14点通行,11:30我们决定不吃中饭排队等着通过,13点左右通过,但刚到怒江大桥准备翻越七十二拐,又堵车了。我们小司机刷抖音发现11月72拐修路,早9-晚17点不通车,当时距离业拉山垭口4658米还有2.8公里。问题是后面我还要经过邦达草原,翻越川藏线上最高的垭口东达山垭口5130米,之后还要走好远才能到达如美镇。幸亏我们备有零食,先保证小司机不饿着。因为下一步赶山路夜路。</p><p class="ql-block">下午5点,堵车长龙终于蠕动了,但悲催的是领队车没电了,我们最年轻的小司机又开车到山上找施工队借搭电线,特意拍照感谢提供方便的施工员。</p><p class="ql-block">好在没跑太远,好在有惊无险,一切顺利。</p> <p class="ql-block">从早餐七点后,已经11个小时没吃饭了。文子扒拉了两口面,扔下碗去旁边的超市了,我也想去旁边的门面更大的兰州拉面馆,但好像这样不利于团结,硬塞下去所谓的“重庆小面”。海拔这么高,面也是高压锅压熟的,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力的活着。</p> <p class="ql-block">为了减少觉巴山盘山道,我们冒险走还未通车的觉巴山隧道…详细内容只能口述,这段隧道是我此行最难忘的过山车经历。</p><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的抄近路,好人江措在没出隧道口就开心的在车友群分享了隧道秘籍,但抵达出口,心情犹如过山车降到冰点。大门紧闭…交涉了大约半个小时,最后得以通过,吵吵嚷嚷许久,都报警来了警车,但可爱的沈教授一直在酣睡,竟然没有醒。我们几个都阴暗的想把她贡献给守隧道大门的值班员…</p><p class="ql-block">看图片,老郭是抬开大门的帮凶</p> <p class="ql-block">宿昌都市 · 芒康如美镇云山江印象酒店(竹卡大桥店)</p><p class="ql-block">澜沧江大桥上,早起补课,把周围逛个够,顺便翻墙进去拍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如美,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如美—盐井—飞来寺</p><p class="ql-block">经红拉山滇金丝猴保护区到达盐井,进入滇藏线入藏的第一个驿站—西藏盐井,感受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古盐田历史,继续朝着梅里雪山方向前行,驶离西藏,进入云南德钦,下午抵达飞来寺。</p><p class="ql-block">在海拔3500米飞来寺为团友亭亭庆生,江措和顶主开车来回20公里买来生日蛋糕,还品尝江措家自酿红葡萄酒。</p><p class="ql-block">宿雪龙.梅里逸居。</p><p class="ql-block">红拉山滇金猴自然保护区,海拔4196米。</p><p class="ql-block">资料:在100多万年前,一种古老的疣猴开始漫长的演化之旅,它们中的一支逐渐向西南横断山区迁移,食性也逐渐变化为以营养成分极低的绿萝为食,由此导致族群萎缩,这一点与国宝大熊猫颇有相似之处。金丝猴分为川金丝猴、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黔金丝猴、缅甸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狭小地域 ,现存约3000余只。</p> <p class="ql-block">滇藏茶马古道几乎必经盐井,这里出产的雪花盐和桃花盐被源源不断地输往藏区各地。如今土法制盐已近乎绝迹,而在西藏盐井的澜沧江两岸依然采用原始制盐方法。太沉了,行李箱有限,买了一小包给大魏,他喜欢养生泡脚</p> <p class="ql-block">真的如镜面,像极了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盐井正宗一口面,吃一碗面放一块石头。如果不吃了,记得把筷子摆成十字</p> <p class="ql-block">我们2号车小司机江措,情商极高,一路不多说不多问。遇到副驾的老郭吹牛,总是认真的侧过脸来盯着老郭看,想看出真伪。所以,遇到路况复杂,不时的提醒老郭闭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行收获最大的是亭亭,她不仅学会了照相的“延时”不同于“岩石”,还幸运的赶上了生日。我也幸运的遇到了与我同频的人:她在甲应等待午餐时,坐在院子外面的围墙上,像个小姑娘一样的荡着双腿说,我多想一个人就这么静静的坐着,手里端杯茶或咖啡。谁说不是呢?但我们每个行程也许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们也想用身体的每个感官,每个细胞记住这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草一木,然后,将我们的身体嵌入这能给灵魂供氧的甲应,不知不觉中,便被众人裹挟着,跑啊,跳啊,打卡啊,照相啊…</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 飞来寺—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位列藏地四大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主峰 卡瓦格博 海拔6740米,作为横断山脉地区的第二高峰,其与澜沧江高达4700米的巨大落差使其如铜墙铁壁般傲立滇藏交界,其雄伟气势远超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p><p class="ql-block">早起观日照金山奇景,并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有机会。而幸运的我直被震撼的泪流满面,一切劳顿辛苦委屈都那么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然后经德钦县城到达白马雪山垭口4294米,观白马雪山主峰扎拉雀尼峰和皇冠峰。</p><p class="ql-block">穿越白马雪山原始森林后,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出了一个倒“Ω”字形的大拐弯,形成了一处天下奇观。</p><p class="ql-block">车子经过依位草原纳帕海,我们下车嬉戏了一会儿,便抵达香格里拉独克宗月光古城。</p><p class="ql-block">逛独克宗月光古城,游龟山公园,转动世界上最大转经筒祈福。</p><p class="ql-block">三宝哥分享了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看到佛教大礼,很遗憾我没做功课同行。</p><p class="ql-block">宿,花筑.心中日月别苑</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的午后及我最爱的早餐。</p><p class="ql-block">话说梅里逸居的天台看日照金山真棒啊!他家的早点有面包啊!</p> <p class="ql-block">酒店天台的位置恰好正对卡瓦格博峰。当太阳在卡瓦格博峰的尖尖上俏皮的伸头张望后,似乎确信了万众瞩目,骄傲的一跃而起,大笔一挥,为卡瓦格博添上一层金色,宛若天堂,令我充盈满眼泪的眼睛不敢眨一下,怕漏掉每个细节。卡瓦格博啊,当之无愧的神山,你不以高而取胜,却以其神秘而不可征服摄取了我等凡人之心。</p><p class="ql-block">天台很冷,日出东方后,游人纷纷离开去吃早餐,只剩下我和文子恋恋不舍的凝望着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缅茨姆与吉娃仁安峰</p> <p class="ql-block">摘自资料:</p><p class="ql-block">纳帕海藏语意为“森林下的湖泊”,属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位于香格里拉城北,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湖泊积水区域面积约660平方公里。纳帕海保护区由高原季节性湖泊、沼泽与草甸构成,是黑颈鹤、斑头雁等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在长达5个月的漫长冬季里,湖区珍稀禽类聚集,展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升腾画卷。</p><p class="ql-block">依拉草原依拉草原与纳帕海是一体的,雨季来临,周边的奶子河等多条河流汇入此处,水面上涨,草原被淹没,此时就称“纳帕海”;当雨季过去,水位下降,露出大片湿地,即称“依拉草原”。依拉草原水分充足气候湿润,每年6月开始,草原上各种野花竞相开放,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三江并流,金沙江大转弯,本来祈望如金沙江与日锥峰一样互相缠绕圆满的地方,老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妄议”,结果被佛祖教训一下。</p><p class="ql-block">因为沿途看见有藏族村里办喜事,1号车核计让老郭扮演活佛,我们随礼金100元去吃蹭,这个比喻冒犯了佛祖,狠狠踹假活佛一脚,摔了一个大跟头,右膝盖掉了一块肉,至此,老郭左右膝盖圆满了。今年</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 龟山公园内的转经筒是世界最大的转经筒,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的八宝图,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等共124万条和多种佛宝达16吨。据说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但似乎心诚的不多,90%如我等一般俗人摆拍。</p> <p class="ql-block">背后的独克宗古城北门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这张主题是来梅里找自己,我的确像个盲人在摸墙。</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古城边上敏珠拉姆藏餐厅吃团餐。东东亭亭夫妇买的白酒红酒请大家吃了完美好人团散伙饭。</p><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后,大家闲来无事,问江措墙上七扭八扭的字念什么,小朋友思忖片刻,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刚巧顶主从门外进来,大家怀疑江措的解释,找顶主确认,他不假思索的说,祈祷啊,嗡嘛呢叭咪吽。大家哄堂大笑,看来,美华总结的:56个民族,其中55个民族酒后载歌载舞,只有汉族是吹牛逼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的小江措这张藏族白纸被我们汉族染黑了。</p> <p class="ql-block">第11天 香格里拉 — 白水台 — 虎跳峡 — 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行程最后一天,“仙人梯田”的白水台(纳西语称白水台为"释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在阳光照耀下,又仿若摄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骑马上山。匆匆打卡后,下山午餐。</p><p class="ql-block">游完白水台,乘车穿越、远眺整个虎跳峡,之后返回丽江。</p><p class="ql-block">似乎收尾的有些仓促,有些不对劲,但这才是十全九美吧?</p> <p class="ql-block">白水台是纳西东巴教的圣地,相传,东巴教始祖“东巴什罗”在白水台修炼成道,此地因而被纳西人奉为东巴道场。</p><p class="ql-block">它也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钙化台地之一,层层叠叠的彩池,变幻莫测的水色,塑造出这片令人迷恋的“仙人遗田”。</p> <p class="ql-block">远观虎跳峡,此行最重的搭档,有他压着车,我们即使在最糟糕的路面上,都没有颠簸感。只是苦了江措的车,缺氧厉害。</p> <p class="ql-block">她俩是我人生仅存的个位数闺蜜之二。</p><p class="ql-block">文子是投入的搭档,无论吃,穿,玩儿,拍照…她都不苟且,对待旅行,她是认真哒!沈教授是我最黑幽默的搭档,她靠在我的肩上,大多沉睡状态,清醒时候说的话总让我爆笑到没有高反。</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要感谢其他六位同行者,你们每个人在我们团队中都是那么不可或缺。有亭亭东东,我才知道互相欣赏的夫妻应该是这个样子;有王教授吴大夫,我才知道默契配合的夫妻应该是那个样子;有三宝哥和美华姐,让我们的旅途多了那么多难忘的瞬间,爱你们,期待再次相遇。</p><p class="ql-block">最后,感谢能看到流水账的朋友,分享避免高反的法宝:速效救心丸和安眠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