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 州 行《下》

南山(LFP)

<p class="ql-block">  泸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总编纂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的尹吉甫,据《诗序》所言,《诗经·大雅》中的《韩奕》、《江汉》、《崧高》和《烝民》均为他所著;还有明朝开驿道、平边乱、传播彝文,为加强彝汉人民团结作出贡献的奢香夫人;有被誉为“中国大曲酒始祖"、“中国制曲之父”,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一代传承人,元朝的郭怀玉等等。</p> <p class="ql-block">  “龙泉辛亥首义人,合江名士夏之时”。而把成都和泸州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泸州辛亥革命义士夏之时。夏之时字亮工,泸州市合江县人。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并获得国军上将军衔。1905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归国回川参加新军,任步兵排长,1911年11月,在龙泉驿上街武庙击毙司令魏楚藩,挟持教官林绍泉宣布起义。翌晨起义部队齐集龙泉东场口黄葛树空坝,誓师东进,先后取得了龙泉、乐至、安岳、重庆四地起义的成功,占领重庆建立了蜀军政府,任军政府副都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他任北伐军四川总司令,先后参加过反袁、护国、护法运动,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1919年他还曾帅部驻防过龙泉的大面铺。1950年,夏之时在镇反运动中被误杀于合江县城关镇,时年63岁。1987年平反昭雪,2010年夏之时之墓,从合江县迁至成都磨盘山革命公墓功勋园。他创建的“锦江公学”,就是现在成都14中的前身。夏之时是四川近现代史上很有影响的进步人士,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二0二二成都市人民政府,在龙泉驿区人民医院旧址黄角树旁,立“辛亥革命四川首义旧址”碑,以纪念这一辛亥革命的重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几声鸟鸣,把我从梦中唤醒。昨夜的酒还没有散尽,群里的信息催促不断。城市还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睡眼惺忪的路灯无精打采,街上只有几个行人在闲荡。我们八点钟急着吃早餐,赶着去今天的第一站纳溪县的麒麟广场。</p> <p class="ql-block">  薄雾晨曦里的长江,朦朦胧胧,见首不见尾。远处横卧江面的纳溪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在白茫茫的雾气中尤显宏伟。走过广场俯瞰头脊梁,它就像龙的脊柱一样从岸边直插入江心,灰白的颜色在浅蓝色的江面上十分耀眼。这是一个枯水期江水退去后露出的一大片江滩。下到江底走上头脊梁,整块的礁石瘦骨嶙峋,形状千奇百怪。水坑浅的象望穿秋水的一汪泪眼;深的象四周布满花纹镶嵌着蓝宝石的万花筒;也有似王母娘娘碧玉般形态各异的梳妆镜;还有的孤零零的突兀着散卧在浅水中,任由江水的拍打。常年的冲刷使河床坑坑洼洼,千疮百孔。泳友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在协会领导的一再催促下,才整队下水开始了今天的畅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跟着大部队,向着远处江边白雾茫茫的一座小岛游去。浅蓝色的江水包裹着肌肤,丝滑凉爽,缓缓游进,沁人心脾。 游了大约百米,几个“水蜂子”就相约折返了回来,选择了一处宽大的滩坑,鱼跃跳入潭中,顺着狭窄的水道,时而深潜钻过暗穴,时而蛙游穿过拱洞,乐此不疲。好似一群青蛙遨游在水上的羚羊峡谷中,欣赏江水雕梁画栋般的杰作,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恢宏气势。神奇的水上迷宫如七仙女戏水的瑶池,恍若仙境。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就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刻。<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聚时难,别亦难。</span>我们不得不与泸州和纳溪泳友握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在内江瀑布寨用过午餐后,顺道来到了内江活力冬泳队游泳基地。午后的天空,和风丽日,阳光普照,美丽的沱江横卧在城边。蓝色的江水静静地流淌,铺着红地毯的跳台伸向江中,几面红色的队旗迎风招展,热情的内江泳友站在路旁欢迎成都的客人。主客双方握手相识,合影留念后,近六十人的队伍向着江心游去,横渡沱江。跳水队的几个“水蜂子”上岸后,又纷纷走上跳台踩着红地毯,与东道主的跳友们交流技艺。顿时跳台咚咚作响,江上水花四溅,引得围观的泳友们阵阵喝彩。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不得不再次挥手惜别。</p> <p class="ql-block">  畅游的车队,满载着三地东道主的深情厚谊和两天的欢声笑语,重新踏上了返家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 山</p><p class="ql-block"> 2023.1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