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二4 《凸透镜成像规律》朱怡雯</p><p class="ql-block">复习提问: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切入,为接下来的原理作图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学生实验由近到远:近看书本上的字,正立放大—过程中的模糊(<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很好的细节捕捉,可惜最后时间没来得及解析一下原因</span>)—稍远看书本上的字,倒立放大—远看老师,倒立缩小。</p> <p class="ql-block">原理解析:三条特殊光线揭示成像原理—真实的光线会聚成“实像”—物距像距的判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思考:1、F和2F直接的给出。2、B点的像的解析。)</span></p><p class="ql-block">实验验证:F光源的好处、光屏的作用、三心同轴(纠正同一直线的错误)</p> <p class="ql-block">使用随堂小练及时小结——引出下一个问题U=2F时——学生仿照图一作图分析——“全等三角形”——实验验证</p> <p class="ql-block">应用:利用U=2f成像规律测量焦距(注意⚠️表述:观察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等大”要如何观察?)教师补充:等速移动,距离相等。</p> <p class="ql-block">实验小插曲“不在中心”的三种调节。<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若能进一步解析原理进行小结就更好了)</span></p> <p class="ql-block">插曲</p><p class="ql-block">提问——投影学生原理图——教师实验验证(此处换成学生演示实验效果更好)</p> <p class="ql-block">上课容量和时间关系,最后的一条规律略显仓促。建议剪掉一些拓展,本节课就讲清规律,课时上的题可以晚点做,不能被课时作业本给绑架了!</p> <p class="ql-block">初二5 《透镜习题课》张治中</p> <p class="ql-block">提问:两条随机光线,老师也不知道去哪里?但是有一点是100%确定的。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总结。</p> <p class="ql-block">知识点一——《课时》P80 第9、12题难点解析:“结果不重要(凹透镜也能聚成一点),过程需体会(刻度尺判断偏向或者偏离主光轴)</p> <p class="ql-block">知识点二——对应题1—拓展“随手乱扔的包装袋?”</p> <p class="ql-block">“寻找”作业中没有出现的昨天上课讲的内容?——焦点,引出新课。</p> <p class="ql-block">寻找平行光源?</p> <p class="ql-block">“正对”的解析。</p> <p class="ql-block">“最小、最亮”的解析:经过点而非终点👍</p> <p class="ql-block">图三:“不是最小光斑”就测距离,有一个答案是100%的——百分百错误的😈</p><p class="ql-block">与张老师一开始上课前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课上的张老师完全是另一种非常活力亲和的状态,给了物理课堂应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三条特殊光线的拓展,为特殊点2F做好铺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