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p><p class="ql-block"> 品尝民间美食、了解城市故事,这是我和老伴此次旅游的主要目的。</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千年商都”的广州,不但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着大名鼎鼎的粤菜美食。</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八大菜系”中,我更青睐于粤菜,它不仅以清、鲜、嫩、滑、爽、香、脆而耐人入口,更以造型、色泽、器皿考究为上乘。对于能够吃上正宗的粤菜,我早有垂涎若渴之欲。为此,我们首先来到了富有粤菜之乡的“顺德”。</p><p class="ql-block"> 了解顺德美食,还是我从电视“寻味顺德”中略知一二的。它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中,鼎盛于民初,辉煌于当下。中国烹饪学院设在顺德,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顺德“世界美食之都”称号。</p><p class="ql-block"> 品顺德美食,当属“华盖美食街”。位于大良街华盖路的美食一条街,早已成为了顺德美食的代名词。走起来,寻味顺德,品人间美食。</p> <p class="ql-block"> 先来两碗“双皮奶”打开味蕾。</p><p class="ql-block"> 双皮奶属粤菜系列,而顺德却是当之无愧的双皮奶首创地。</p><p class="ql-block"> 双皮奶爽口好吃,完全在于精良的制作过程。先将鲜牛奶煮沸,待冷却后,留下奶皮,将奶倒入其它碗里,加入蛋清、白糖搅匀,再将混合奶倒入留有奶皮的碗中,让奶皮浮起,然后放进蒸锅炖蒸,蒸至恰到好处,再次进行冷却,待形成新的奶皮后,双皮奶也就制作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 寻味顺德中的“米香鲜虾肠”和“金牌墨鱼饼”不能不尝。吃一口,鲜、香、软、糯,口齿留香,真乃美味不可多得。</p> <p class="ql-block"> 在顺德,我见到了一个迄今为止,所游览过园林中最美的园子——“春晖园”。</p><p class="ql-block"> 春晖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原为明代万历35年,状元黄士俊所营建的官邸,清朝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其后,复经龙家一门数代精心营造,格局始臻定型。20世纪90年代末,顺德政府将其扩复旧制,重现古园风采。</p><p class="ql-block"> 春晖园具有鲜明的岭南特点,荟萃了亭、榭、堂、轩、馆、楼、阁、廊、坊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堪称园林中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 吃早茶是广东人的习惯,来了就要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 好味虾饺皇、顺德炸牛奶、沙爹金钱肚、珍珠咸水角、白灼靓生菜、百香果布丁,再加一壶上等的老树普洱,感觉就是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老广”卖鱼是有讲究的,不仅进行分割按部位卖,而且还加工成半成品来卖。鱼片、鱼块、鱼馅、鱼蓉,现场加工,新鲜程度没的说,且每道工序,清水跟着走,独具一色。</p> <p class="ql-block"> 老字号“粤味一绝”堪称烧鹅里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烧鹅属于粤菜系列中的代表者。它以其色泽金红、口感香碎、美味爽口而称绝。加上两道配菜“凉拌鱼皮”和“油淋菜心”,再来一壶老酒,才能感受真正的“顺德味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煲仔饭”,也是顺德美食中的佳品。</p><p class="ql-block"> 主料采用了上等的泰国香米,加精制的叉烧肉,完全靠砂锅在文火中闷熟。揭开锅盖,一股米香伴有肉香的气息,直朴鼻息。</p> <p class="ql-block"> 一碗猪杂汤,一份肠粉,一份陈村粉,算是“老广”普通人的早茶了。</p> <p class="ql-block"> “五羊石像”,作为广州的标志,因此广州又被称为“羊城”。</p><p class="ql-block"> “五羊衔谷”最早源于裴渊《广州记》中的神话故事。石像造型为,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穂,回眸微笑,其余四只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嬉耍,或吃草,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象征着人们向往和谐、安定、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了解广州史,先去“镇海楼”。</p><p class="ql-block"> 镇海楼坐落于越秀山上,初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市至今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现为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丰富历史人文沉淀,诠释了广州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位于荔湾区珠江北岸的“沙面”。</p><p class="ql-block"> 在广州,不少地方以“沙”作通名,意为江上堆积的小岛。沙面在中国古代,为国际通商要津和游览地,曾为广州重要商埠,后为英法租借地,自1859年起,长期被殖民者占据,直至解放后才回归中国。</p><p class="ql-block"> 沙面占地面积330亩,曾住有海关馆舍、外事博物馆、露得圣母堂、英俄领事馆、汇丰银行等机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使用中的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里面传教士正在为虔诚的教徒祷告,满一副神圣庄重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圣心大教堂是由法国人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于1863开始使用,总占地面2754平方米。 它是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哥特式双尖塔,也是世界上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由于教堂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为“石室圣心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珠江水在璀璨的灯光映照下,波光潋滟,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 “永庆坊”作为广州最老的街区之一,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李小龙祖居、八合会馆、銮舆堂、泰华楼、宝庆大押等著名的旧址都散落于此。</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永庆坊几经修缮改造,已成为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相融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到“北京路”,它已完全没有了40年前我心目中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北京路老旧且狭窄,而且中间又分支出若干条小巷。路两旁,一家紧挨着一家的地摊式商铺,显得非常混乱无序。</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北京路步行街”,在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全新打造出了一个现代版的商业模式,不仅市场繁华,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州站”,经过了50年的寒来暑往,仍不失壮观。</p><p class="ql-block"> 40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广州,当走出车站,映入眼帘的简直是到了异国他乡。让我有幸知道了什么是“的士”、什么是空调、什么是纸巾、什么又是“席梦思”等等,好一个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如此的“五口通商”之地。</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广州依然是时代的领跑者!</p> <p class="ql-block">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路过了,怎能不来。</p><p class="ql-block"> 武汉不仅有着很多历史故事,还有着数不清的地方小吃,如果用广州美食做比较的话,那么一个是阳春白雪,另一个就是下里巴人。从文化的角度来衡量,武汉的饮食文化,其实纯属于码头文化。武汉自古都离不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生存,就此也就诞生了大大小小的码头。码头工人为了干活赶时间,吃饭基本上都是靠着简单的快餐充饥,延续至今,也就构成了武汉人的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 “江汉路步行街”,南起沿江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一百多年前这里就以欧陆和罗马不同风格建成了街道。现已成为了以餐饮为主要特色的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步行街华灯四起,人声鼎沸,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各种特色小吃不胜枚举,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旺盛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楼之首,始建于“三国”时期,传说吴国孙权为实现“以武志国而昌”建此楼,现已成为武汉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 “热干面”,一道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小吃。它以碱面为主料,配有小葱、生抽、油辣子和芝麻酱等辅料,制作而成。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也成为了游客不品不行的旅游专属品。</p> <p class="ql-block"> 早有武汉大学是全国最美校园之说,来了一定要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的前身为“自立学堂”,创建于1893年,至今已走过了150年的历程,现成为了教学门类齐全,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高校。</p><p class="ql-block"> 校园坐拥珞珈山脉,总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中西合璧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蔚为壮观。学校可容纳学生和教职员工五万余人,每年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 来老字号,要上一碗地道的“鳝鱼汤面”。汤鲜面滑,真有一种吃一口忘不掉的感觉,果真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位于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的“古德寺”,是近代重要史记,也是代表性建筑的佛教圣地。它始建于1877年,1914至1919年经两次扩建后,将其命名为古德寺,意为“心性古好,普渡以德”,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亲笔题写古德寺名。</p><p class="ql-block"> 古德寺是仿照了缅甸阿难陀寺建造的,是藏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的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现场观看制作“三鲜豆皮”,真是有名堂。</p><p class="ql-block"> 薄如纸的豆皮,包有糯米、鲜肉、鸡蛋、干丁、香菇丁等食材,进行精心烙制而成。皮脆馅糯,口感极佳。这一小吃,曾一举夺得中国饮食行业最高荣誉“金鼎奖”。</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它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为汉阳太首范之箴修葺禹谡行宫时所建,得名为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与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映衬,蔚为壮观,富有“三楚圣地”之称。</p> <p class="ql-block"> 户部巷的“伤心鸭血”招牌大,内容也不错。老汤、文火慢炖中的鸭血,味浓丝滑,入口即化。</p> <p class="ql-block"> 1861年4月,汉口被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的第二个月,美国即在汉口设立了领事馆,开馆之初设在汉阳,1905年这栋红色的巴洛克风格大楼落成,美国领事馆迁至这里。</p><p class="ql-block"> 目前美领事馆已迁址,这里成为了武汉人才市场。</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宋庆龄1927年在武汉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1926年底,国民党中执委在庐山召开会议,决定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宋庆龄和国民党先遣人员到达武汉,随即住进这所小楼。</p> <p class="ql-block"> 武汉长江大桥从1921年詹天佑担任粤汉铁路会办时开始规划,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建造议案,共经过了五次规划,最终得以确定,55年开始建设,57年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 它是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它不仅串联起了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也连接起了武昌和汉阳两地,成为交通要道。毛主席称武汉长江大桥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来武汉,还是在40年前刚刚参加工作时,与单位同事冯延力一起去广州公出,路过武汉,在长江大桥留下一影。</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青涩已随无情的流年远去,垂垂已老,不堪回首。</p> <p class="ql-block"> “沧海风云江汉关,钟声悠扬百余年”。</p><p class="ql-block"> 在江汉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沧桑的雄伟建筑,这就是近代中国四大海关之一的江汉关大楼。大楼融入了希腊古典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现在仍显壮观。</p> <p class="ql-block"> 1956年,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武汉军民一次又一次奋力抗洪抢险,保住了荆江大堤、汉北大堤、武汉市和黄石市大堤安全,及京广铁路大动脉畅通,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奇迹。为表彰这一壮举,毛主席欣然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1956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洪水”。</p><p class="ql-block"> 后来,为了纪念毛主席题词而建立此塔。</p> <p class="ql-block"> “昙华林”清朝时期,曾是湖北各县秀才云集在此下榻,刻苦研读备考的地方,也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 昙华林汇集了各流派建筑,中西文化融合十分明显,是武汉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朝因毗邻潘台衙门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武汉人将吃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于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早的小吃一条巷。现在这里不仅成为当地人的美食天堂,也是旅游者的必来之地。</p> <p class="ql-block"> 因电视剧《生活秀》,曾让武汉鸭脖王名扬全国。</p><p class="ql-block"> 鸭脖王,以“精武鸭脖”最为正宗,它因源于汉口精武路而得名。鸭脖王是将川味卤制配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具有四川麻辣风格,香味扑鼻、口感刺激,鲜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 在武汉江岸区兰陵路与黎黄坡路交汇处有一栋特殊的建筑物,它叫“八公房子”。1901年巴氏兄弟在俄租界买下了一大片地,建起了一栋等腰三角形的5000平方米的房子,后来人们把它叫作巴公房子。</p><p class="ql-block"> 现已成为人们时来转运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次预约,我们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1954年这里为“人民科学馆”,后改为博物馆。该馆藏有文物24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国宝级文物16件。馆内以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先秦及明代潘王墓出土金玉器为特点,著名展品有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四爱花图梅瓶等。其中被称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的曾侯乙编钟,保存最为完好。</p><p class="ql-block"> 这样规模的馆藏展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 洪湖藕汤又是武汉的一道传统小吃。</p><p class="ql-block"> 作为千岛之省、水泽之国、莲藕之乡的湖北,素有“无汤不成席”说法,举凡筵宴,压轴戏必然是一罐鲜醇香美的汤,有汤就离不开藕。</p><p class="ql-block"> 老汤加入排骨与藕慢炖几个小时,骨烂藕黏入口即化,口感非常绵甜,被称为“水中之宝”。</p> <p class="ql-block"> “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总占地面积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平方公里,是国家五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景区有山林泽园岛梯田湾八大自然风貌,拥有碧潭观鱼、泽畔行吟等二十四景,建有各式各样的景观桥、烈士陵园及名人墓葬。由湖中绿道串联起磨山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有朱碑亭、屈原纪念馆、九女墩、楚文化游览区、东湖梅园、东湖樱园等特色景区。毛主席生前曾先后44次在这里居住,是除北京中南海,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东湖景区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空间示范项目”。</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位于武昌区武珞路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因房屋完全采用了红砖红瓦原料,又被称为“红楼”。</p><p class="ql-block"> 1911年,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了武昌。并组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选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成立中华民国。</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一举倾覆了清王朝260年的专治统治,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此,中国社会延绵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开始了又蹒跚却又坚定的走向共和。</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烟火气,其实就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自己感觉舒服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回归了自然,既要懂得放下,感受家庭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琐事;又能够坐下来,煮茗品茶远离世外尘嚣;既要学会独处,沉思静观四季花开花谢;又要适当走出去,体悟市井里的人情世故。</p><p class="ql-block"> 生活,就是在平淡与平凡中消磨,在繁杂与琐碎之间平静交集的。人这一生,衣食住行都是在烟火气中完成的,无论你站的多高,行的多远,最终都要回到烟火气中来。因为烟火气中藏着生命的温暖,存有人生里的幸福,当你明白了平常既是美好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烟火气触碰到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人生忽如寄,莫负茶、汤和好天气”。平凡生活中,也存有人生意义;平常日子里,仍具有未来可期。让我们趁着还“年轻”,就在这浓浓的烟火气里,尽享生活,慢度清欢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