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按语:</p><p class="ql-block"> 自张骞凿空西域二千多年来,历代中央政权始终把屯垦戍边作为治理西域的基本国策,屯垦戍边的本质是移民实边,各民族共同开发,共同守卫边疆地区。</p><p class="ql-block"> 在新疆,支边青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也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内地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国家“支援边疆,扎根边疆”号召,持续不断地来到天山南北,荒漠边陲扎根落户,与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建家园。</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支边青年进疆运动,对新疆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生产力发展水平,改进了新疆的经济、社会、民族,文化,人口发展结构,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过去了,第一代支边青年已经老去,伴随他们的“支边青年”这个特殊的名词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支边二代、三代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建疆稳疆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 为此,本人以史话的形式,对支边青年进疆这段历史进行粗略疏理,以纪念当代伟大的支边青年进疆运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1964—1966年湖北省组织动员第三批支边青壮年进疆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3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经中央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武汉招收2000名知识青年,其中高中毕业生800名,初中毕业生1200名。</p><p class="ql-block"> 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委员会成立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熊飞任组长,领导小组由市人口管理办公室、体育局、公安局、劳动局、民政局、卫生局、团市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发动,共有2043名城市知识青年报名。迁送期间,又有400多名热心青年跟队前往,实际进疆的知识青年达到2459人。</p><p class="ql-block"> 1965年,经中央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武汉计划招收4000名知识青年。由于准备充分,发动到位,到8月底,武汉市共动员4048名知识青年进疆。</p><p class="ql-block"> 1966年,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给武汉市下达7000名知识青年支援新疆任务。6月30日,武汉市动员组织第一批800多名知识青年进疆。8月2日,动员组织第二批600多名知识青年进疆。此后因文化大革命冲击,湖北省支边迁移工作被迫中止。</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10月到1966年8月,武汉市连续三年向新疆建设兵团输送了7900多名知识青年,形成了湖北省第三次支边高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