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原体感染肺炎

海南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

<p class="ql-block">  入冬后,不少孩子会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也称“肺炎支原体感染”。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支原体肺炎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支原体是病原体的一种,是介于病菌与细菌之间、最小的非典型致病性微生物。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秋冬季多见,潜伏期2-3周,症状出现1周内传播性最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原体肺炎。</p> <p class="ql-block">支原体肺炎的症状</p><p class="ql-block">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约1/3的病例也可无症状。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p> <p class="ql-block">支原体肺炎如何传播 </p><p class="ql-block"> 1、传染源:肺炎支原体感染传染性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p><p class="ql-block">2、传播途径:飞沫或直接接触进行传播。</p> <p class="ql-block">如何预防学生感染肺炎支原体?</p> <p class="ql-block">1、常洗手;</p><p class="ql-block">2、不要抽烟;</p><p class="ql-block">3、清理布满灰尘或长有霉菌的地方时务必戴口罩。</p><p class="ql-block">4、到医院时,尽可能地戴口罩,防止呼吸道的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6、缓慢降热: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水,注意保暖;</p><p class="ql-block">7、常喝温开水;</p><p class="ql-block">8、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9、多吃些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以及胡萝卜、南瓜、甜薯和番茄等,柑橘类水果则是维生素C最好的来源。</p><p class="ql-block">10、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注意咳嗽礼仪,有条件者水杯及餐具可以专人专用,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p><p class="ql-block">11、 疫苗接种: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p> <p class="ql-block">在家期间感染可采取下列措施</p><p class="ql-block">1、及时就医 当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反复发热,有明显的咳嗽,呼吸频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2、不带病上课 孩子如出现呼吸道类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为孩子测量体温,不要让孩子带病上课。孩子就诊后按医嘱服药,保持好充足睡眠,在家好好修养,待症状消失后按照学校复课要求进行复课。</p><p class="ql-block">3、及时消毒通风 配置含氯消毒液对房间进行消毒,及时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