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感动让我热泪盈眶

优秀作文点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4px;"> </span><b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 rgb(223, 54, 30);">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3, 54, 30);">【作文题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以“这感动让我热泪盈眶”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下限,文体特征鲜明;②下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3, 54, 30);">【写作提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审题讲究准确。此命题的题眼是“让我热泪盈眶”;主语“这感动”,是谓语“让我热泪盈眶”的“原因”。因为“这感动”,所以才“让我热泪盈眶”。“感动”,指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这种“感动”,达到了极致,才会为之“热泪盈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立意讲究深刻。“我”为什么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背后的原因,便是此文的立意所在。而让“我”如此感动之至的,一定是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事物、情感、品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选材讲究新颖。什么是新颖的材料?和当下生活联系紧密,最能反映当下的生活的材料就是新颖的材料。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发生的美好事物,美好情感,只要是能够让人为之感动的,促人上进的,引人向善的,都可以入题。</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18px;"> </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3, 54, 30);">  【佳作点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4px;">这感动让我热泪盈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 \ 遂平一中 七10班 宋一冉</p><p class="ql-block">        作文题目是“这感动让我热泪盈眶”,该怎样写呢?忽然,前天发生的那件小事,电影似地回放到了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这个开头自有特色。小作者直接引用作文题目,一是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二是由命题引出了“该怎样写”的问题,进而回忆起“那件小事”,确定了写作的对象,顺理成章的倒叙开篇。这种开头法,显得自然而新颖,简练而独到。</span></p><p class="ql-block">        放晚学后,我在公交站台等车。因为很疲倦,便把沉重的书包取下来,放在了站牌下的座椅上。这时,天公偏不作美,竟然下起小雨来。正在焦急中,不知谁喊了一声“车来了”,人们一下子蜂拥过去,我仗着个儿小灵活,“呲溜”一下从人缝中挤进了车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事情的起因与开端。时间(傍晚)、地点(公交站和公交上)、人物(我、乘客),起因(乘坐公交)。前一层看似不经意地交待了把“沉重的书包”放在了椅子上,其实,这是小作者特意为后面的故事发展而安排的伏笔。如果没有这个伏笔,后面的情节就会显得突兀而让人摸不著头脑。后一层先写“天公偏不作美,竟然下起小雨来”,这是有意渲染等车的焦急气氛,为下面的争着上车而忘记了书包做铺垫。写这短短的几行文字,小作者能一环扣住一环地交代,思路非常清晰,足见小作者行文的缜密。</span></p><p class="ql-block">         公交开动了。我长舒一口气,望着窗外后退的景物,庆幸自己没有淋雨。转脸看到旁边有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那鼓囊囊的书包似乎是一座小山,这景象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正感叹书包重如山,学生压力大,忽然感觉哪里不对劲儿,一摸肩膀,不由喊出了声:“哎呀,我的书包忘站牌椅子上了,怎么办呀?”身边有热心的乘客急忙出主意:“快让司机停车呀!”望着渐渐远去的公交站牌,我成了热锅上的一只小蚂蚁,不知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点评】故事的发展。先写“庆幸”乘上了车的舒畅心情,这既符合常理,也为后面的故事做了反衬,可谓一石二鸟。再写“我”触情生情,继续为后面的故事发展,暗暗做着铺垫。这里,小作者处理得非常巧妙——“我”无意间看到了旁边学生背上“鼓囊囊的书包”,并生发出联想和感叹。于是,由别人的书包,把“我”从遗忘中唤醒,进而凸显了“我”的惊诧——“哎呀,我的书包忘站牌椅子上了,怎么办呀”,将矛盾一下子推上了风口浪尖。小作者又故意添上一笔,写了“热心”乘客的支招——“快让司机停车呀”,谁都知道,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是他说说而已,并没有行动,也是为后面安全帽叔叔的出现做反衬。段落的最后,小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当时“我”“不知如何是好”的焦急心情。到此,书包能不能取回来和怎样取回来的悬念便产生了。小作者轻松地为读者制造了阅读的渴望感。</span></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位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叔叔明白了情况,只听他说了声“别着急”,便挤到司机那里去了,一会儿功夫,公交车减速,并停靠在了路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点评】故事的转折。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安全帽叔叔只说了三个字,目的是安抚“我”的情绪,接着马上行动起来。这就把一个心性善良、急“我”所急的人物形象,推到了大家面前。这里的文字采用略写是十分恰当的,使行文显得眉清目秀,要言不繁。</span></p><p class="ql-block">        车门一开,那位叔叔就往来路跑去,全不顾越下越大的小雨。时间似乎很长很长,又似乎很短很短,安全帽叔叔终于掂着我的书包回到了车里。我接过书包,连声说着“谢谢”。叔叔呢,只是微笑着,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看着叔叔淋湿的衣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点评】故事的结局。小作者简述了安全帽叔叔跑去帮“我”取书包,仅仅写了他淋着雨“往来路跑去”,接着回到了车上,而当“我”感谢时,他只是“微笑着,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虽然用笔极简,但是,这要比让人物说很多豪言壮语,更能突出安全帽叔叔的为人实在、质朴、厚诚。这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道理。最后一句是触景生情,抒发了“我”对安全帽叔叔的由衷赞美——“他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啊”,并突出了本文的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提笔写下了——“这感动,让我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结尾与开头有机关联。开头由“该怎样写呢”的疑问,引出了对这件小事的完整回忆。结尾收束到“我提笔写下了”作文题目,表明,接下来“我”决定写这个故事了。小作者正好借用作文题目“这感动,让我热泪盈眶”,完成了点题呼应,其创新点实在出手不凡,让人赞叹。</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3, 54, 30);">【简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本文第一个亮点是选材小,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有亲身感受,很容易做到“以小见大”。第二个亮点是注意了细节描写,增强了表现力,使得故事生动感人。原材料只是一句话的小事——我把书包往站牌椅子上了,一个叔叔下车,冒雨帮我去回了书包。这么一件小事,如果仅靠平朴直叙,便很难写出感人的情节。而小作者一是采用横向扩展情节的方法,让段落的内容丰富起来;二是采用纵向分解情节手法,展现出了具体的故事发展过程,不但丰满了故事的内容,而且使文章具有了画面感和感染力。第三个亮点是做到了详略得当。凡是需要详写的地方,小作者合理地进行了扩展;需要略写的地方,则运用概括法,进行了简述。这些亮点,平添了行文的文采,值得学习借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