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丝绸之路,坚定文化自信”——洛阳市西高明德小学研学实践活动纪实二

行走的课堂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之所见,拓宽视野;行之所闻,丰富知识;行之所感,塑造精神。研学是行走的课堂,是一次品味人文开阔眼界的成长之行。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研学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文化,11月17日,我校组织五年级师生开展以“重走丝绸之路,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50分,同学们满怀期待之心,早早的来到学校集合,郭校长在研学启动会上向同学们讲述了本次研学的意义,并强调了安全,要求同学们一切行动听指挥,注意安全,文明出行。</p> <p class="ql-block">  军事教官向同学们宣讲本次研学的活动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本次研学活动安全有序。</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同学们在带队导师和军事教官的带领下有序的走出校门,开启了一天的快乐研学行。</p> <p class="ql-block">  在车上,研学导师给同学们讲解一天的研学课程,并提出了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和体验。军事教官强调研学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一天的活动安全有序进行。</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欢声笑语,随着道路的延伸,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知识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拓宽,快乐和幸福写满了孩子们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  在研学第一站班超纪念馆的第一堂课是国学礼仪的学习,通过国学礼仪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中华五千年的礼仪之邦,增强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质朴箴言是他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西域归汉,万里封侯,是对班超多年功劳的褒奖,亦是对他经略西域政绩的概括。一幅从洛阳出发,途经长安、陇西等地的西行地图向远处延伸,再现班超经略西域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  班超及其部下重开丝绸之路,促进民族融合和中西方各国交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再现了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天下之中,万方辐辏”的繁荣与开放,增强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耐人寻味的历史之窗。此情此景,认真记录、静静聆听、用心思索,便是最好的学习姿态。</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体验射箭,仿佛一种穿越,感受古人武功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中午用餐时间,不过餐前文化不能少,从小养成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学会感恩,践行光盘行动!</p> <p class="ql-block">  餐后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  补充完能量,同学们来到研学第二站新安县汉函谷关。这里被誉为“古丝绸之路”,古诗人有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为还。“汉时关”即指的是此关。</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踏着历史的脚步,领略古道风采,穿越千年时光;带着未知的渴望,畅享函谷雄关,探究古老文明。用眼睛和心灵观察理解历史,重走丝绸之路的历史文明足迹。</p> <p class="ql-block">  体验夯土制作,夯土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将夯土技术用在了墙体、堡垒、城墙。同学们通过亲手体验最原始的工艺,泥土在手指尖穿梭,凝结成厚实的保护墙,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读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真正含义。</p> <p class="ql-block">  学习体验课程环节结束了,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并进行总结,填写研学任务单!👏👏👏</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研学活动接近尾声,导师和教官带领同学们对一天的研学活动进行总结,为表现优异的班级颁发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研学之行虽已结束,但同学们学习的脚步依然前行,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行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指引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向历史,走进社会,感悟生活。研学让同学们走得更远、看得更高、想得更深,真正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境和魅力,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p>

研学

同学

丝绸之路

班超

教官

体验

学习

活动

历史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