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上拜老君

复丁

11月3日的晚上,我们来到了洛阳栾川县,找了一个叫“老雒阳面馆”的酒楼吃晚饭。我们熟知的是洛阳,这“雒阳”二字怎么讲呢?我赶紧上网查询,百度说,“雒阳”是西汉末王莽称帝时期,改洛阳为“雒阳”的,只叫了那十几年,东汉的皇帝又把“雒阳”改回了洛阳。可别小看这个改名的事情,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谁实际控制了权力谁就说了算。此是人间铁律,千古不变。饭后,我们回到住处,收拾收拾就睡了,只为养足精气神,明天去老君山上拜老君。我是久闻老君山的大名,听过关于它的一些神秘传说,其实早就有访山拜仙的想法。我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入睡的。第二天早晨醒来,我拉开窗帘,眼前的景象令我有几分吃惊,原来这栾川县城竟如此的美丽,叠叠重重的山峦展现在远处,几分青黛,几分朦胧,满城的新楼鳞次栉比,像建设在山间的琼楼玉宇,山托着城,城依着山,山城相互辉映,魅力无限。昨晚进城时,我看到在通明路灯下,马路宽敞,街巷整洁,霓虹闪烁,空气清净,这已经给了我很好的印象。当然,在路上行车,目力所及,是看不见栾川县城全貌的。而此刻站在八层楼上凭窗而望,这种较大视角的鸟瞰,又给了我一个更好的深刻印象。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安排时间在城里逛一逛。 8点钟,我们出发前往老君山景区。这次来之前,我略微做了点儿功课,就是查找了一点儿有关老君山的介绍。老君山久有“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的美名,它的原名叫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3公里处。春秋时期,这座山被公认为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归隐修炼之地,遂被认为是“道源”和“祖庭”。北魏始在山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赐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还有,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217米。好像似连县城都没有出去,我们就到了景区的门前。景区门前有山门、旅游服务中心以及一些商业楼宇等,从山门向里看,一尊高大的身着金装的老君立像(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老子铜像),矗立在老君山下。老君立像背后的山可以清楚地分出层次来,近山葱茏苍郁,斑驳葳蕤,其后一片青色,云缠雾绕,在其后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般景致一如神笔所绘的仙境,自然天成,惟妙惟肖,令我过目难忘。 购票后,我们开车进入景区,来到中灵索道站。我在缆车里,隔着玻璃向外边的山看去,山十分的雄伟壮观;随着缆车的升高,山愈发的阔如海洋。就看吧:山势起伏,参差多变;山峦重叠,如波似浪;山雾蒙蒙,漫遮漫掩;山云袅袅,亦卷亦舒。面对此时的景致,我还真有几分情绪激荡。伏牛山势起伏,峰峦飘渺云雾。一心追逐不惧高,俯瞰苍茫深处。悬空揽车飞渡,天际遥可极目。我来诚意拜老君,欲燃香火几炷。我不知道这条索道有多长,大约有六七分钟的光景,我还没有看够山景呢,就到达了老君山的中天门。 老君山的中天门前,此时此刻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特别是在老君骑牛石像的四周,游客接踵擦肩,“抢位”拍照。我对骑在牛背上,下巴颏微微上翘,像似远望又闭目沉思的老君形象,挺有几分兴趣。这老君出关时的心里想什么啦,是对前途成竹在胸而无需再看了呢?还是对前途顺其自然而“放牛自流”了呢?老君坐下的那头牛,也如老君一样,侧头举目,根本不看前路。我暗自解释,出关寻归处,人牛不看路。天道顺自然,无为即前途。我望向中天门高大的牌坊,但见其整体的彩绘,颜色斑斓,在葱郁深绿的树木前,耀眼醒目。牌坊后,可见一条陡峭的登山石阶路,直向山上。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中天门柱子上的对联,即“老君山山君老山老君不老”,“玄门道道门玄道玄门亦玄”。我觉得这幅对联的寓意,说深则深,说浅亦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真正理解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毕竟道学也是玄学。 从中天门去往老君庙即老君山的山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步行而上,另一条是乘缆车而上。阿强、阿宇都是运动健将的体质,选择了步行。阿青考虑到我年纪稍大,体力有限,选择陪我再乘一段缆车。分组后,我和阿青步行不远,来到峰林索道站,乘上缆车向山的更高处去了。在索道站出口处,我发现在这里看山,山竟有黄山一样峻秀峰丽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穿过仙境隧道,却发现隧道出口外是一个建在山腰上的观景平台。从观景平台探头下望,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令人眩目,不免有临渊悬空之感。从观景平台上前望,眼前青峰一片,山景如画,栩栩如生。左右两侧的近景,奇峰凸兀,翠松挺拔,峰借松色,松依峰岩,巍峨之中透着几分俊秀,俊秀之中裹着几分巍峨。我对这幅山的画卷似曾相识,应该是在黄山得见、在三清山得见。有几分遗憾的是,这山上的天气较差,云阴雾重,迷迷蒙蒙。我暗自想,如果是一个大晴天,这景致的美肯定会多添好几成。我回头看仙境隧道的上方,竟然是如刀劈般的两块巨石,陡然而立,嶙峋险峻,那气势直刺青天。这时我才明白仙境隧道的含义,原来它通往老君山最美的景观十里画屏和老君山的主峰。 据说,老君山的十里画屏,是老君山景区的核心观赏区之一,主要景点包含云景天路、千年枫王、千丈崖、太白坡、分水岭、马鬃岭等等。十里画屏还被称为石林,属于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在近千余亩的范围之内,沿途景观星罗棋布、相映成趣,形成了步移景异的神奇景象,独特的地质构造也形成了这一片花岗岩峰林“远眺成林,近观成峰”的罕见奇观,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景的说法。我们在十里画屏对面山的山腰栈道上,一边往前行走,一边观赏风景。这里真的像有人形容的那样,是“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我想说,来老君山不看十里画屏,那简直就等于白来。云雾飘渺难遮蔽,十里画屏景色异。不是天工巧打造,谁人能够创神奇? 有一处山景,是两座山峰,其距离很近,相互不依不靠,可让人感觉到十分的亲近,多少像似一对相向而坐的夫妻,相敬如宾,亲切交谈。我看见栈道边上一块景观标示牌写着“鸾凤和鸣”四个字,随之让我想起了这四个字的典故。鸾凤和鸣出自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卦,那卦辞一开头就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大意就是凤与凰捉对儿飞行,一唱一答和睦相亲。后来简化为”鸾凤和鸣“,常常被用于形容夫妻和睦,幸福美满。我反复好几次看这景又看这字,感觉这四个字用在这里的确十分贴切,既想象力十足,也形容无不妥。否则,这一处的景观,估计是很难在游客的记忆里长久留住的。实际上,很多景观被取了一个美名,因为不够贴切,让人不知所云,特别是让人没法与所指的景观对得上号。比较自负地说,我感觉在这里我还是对上了号,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 我们在观山赏峰中,沿着山壁上的观景栈道经过了老子悟道、将军峰、千丈崖等著名景观处,每一处都令我悦目陶醉,而且感叹良多。说出来挺尴尬的,老君山的美,我已经难以描述,真让我语寡词穷了。说着,我们到了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我站在分水岭处向远山张望,见那绵延的群山,像大海波涛似的,汹涌起伏,雄伟壮丽。而那云雾缭绕着的远山朦朦胧胧,影影绰绰,时隐时现,若即若离。但是在云雾飘渺中,我既没有看到长江的身影,也没有看见黄河的身影,是能见度太低或者距离太远吗?我不得而知。这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好像似有很多的地方被称作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那么哪一处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呢?我以为,将一水分二的地方才是理所当然的分水岭,其他地方也就是叫一叫而已。如果没有“招揽游客”的目的,真的大可不必。再往前行不很远,我们又到了一座山峰的顶上,一枚长剑形状的巨石,傲然屹立,“伏牛山主峰”五个鲜红的大字,镌刻其上,吸睛醒眼。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一直以为老君庙坐落在伏牛山的主峰之上,今天到实地一看,原来不是这样。看来,纠正头脑中固有的一些错误认识,行万里路是十分有益处的。我原以为这里已经是伏牛山的最高点,应该有“一览众山小”的视野。没想到,此时此处雾霭更加浓厚,能见度更加不好,山峦更加朦胧,就是在我们四周也是白雾飘飘的,我都有寒气袭人之感了。从伏牛山主峰下来,再向上爬了一段石阶,在前边迷蒙一片的雾霭中,我们隐约看见很多庙宇似建筑,十分有空中楼阁的意味,我立马想起“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诗句,暗想这不就是琼楼玉宇在虚无飘渺间吗?身旁的一块指示牌告诉我们,不远处虚无缥缈间的是金顶道观群。金顶道观群是由南天门、鼓楼、钟楼、玉皇顶、亮宝台、老君庙、道德府、金殿等一组建筑构成的。到了这里,我才清楚我们沿着观景栈道徐徐而来,却错过了登南天门,竟直接从侧面来到老君庙后边的道德府,阿强和阿宇已在这里等候我们多时。 道德府是一个重檐歇山顶式的传统庙宇建筑,整体上看像似正方形构架。道德府的门口有两尊赑屃驮仙鹤,寓意长寿。道德府内外挤满了游客,门前香炉烟雾腾腾,烧香的游客不少,估计都是为自己或者家人祈愿长寿或者万寿无疆的。我进府看见这里面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我挺奇怪,道德府里竟没有道德天尊!叩首鞠躬而拜后,我撤了出来,看见对面围着一群游客,走近前发现游客们个个伸手摸一块一米见方的金色寿字。总听说信则灵,我也伸手摸了摸,不灵也没有什么害处嘛。我突然想,我实际上也没能免俗啊,即做不到耐清苦出家修炼,也做不到远优渥乐享烟火,却总祈愿神灵能助自己健康长寿。我又随着半拥半挤的游客们绕道道德府的背后,探头向下一看,竟是无底深渊。而对面是一座独立的山峰,山峰之上是老君山的金殿。 老君山的金殿位于老君庙正北独峰之巅,此峰也被称为晒人场,传说女娲在这里用黄土捏人并创造了人类,所以这里也是女娲娘娘创造人类的圣地。据说,金殿又称五母金殿,里面莲花宝台上端坐着俯视众生的五位女神,她们分别是人母(即女娲)、地母、天皇母、西王母和无极母,这五位女神在道教中可是神通广大,地位极高的。这金殿采用的是重檐十字脊建筑,整个建筑看上去极为富丽堂皇,华贵端庄,就是在这样浓雾弥漫的情况下,仍然不失其神姿仙态,看起来更像是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我没有去金殿,而是站在道德府背面平台上,深躬拜之,并祈愿女神们慈悲为怀,佑护尘界生灵。之后,我跟着部分游客到了老君庙正门右前方的玉皇顶下,准备登上玉皇顶。上玉皇顶需要排队,大约过去了十几分钟,我才登上第一阶台阶。这台阶陡且窄,走走停停,又花了十几分钟才登了上去。我知道玉皇顶肯定供奉着玉皇大帝,因为这个峰顶面积有限,玉皇大帝的居所很不宽敞。拜过玉帝,我下来直接到老君庙的门前。 老君庙和金殿道观群的其它建筑风格一致,只是看上去规模更宏伟更壮观,其势超凡脱俗,尊贵威严。据说,北魏建庙之时,人们考虑太上老君是老君山的主神,所以没有把他供奉在道德府里和另外两位天尊“挤”在一起,特意请他居大屋,为他建了独立的规模更大的庙宇。老君庙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就是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据传老子李耳是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很多信众认为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大殿左侧供奉的是三霄娘娘即云霄,琼宵,碧霄,她们怀抱婴孩,和蔼可亲,是掌管民间生育的神灵,也被称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大殿右侧供奉的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道教养生和医学方面多有建树,他擅长阴阳之术,更加擅长医学且贡献极大,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我依次拜了老君庙里的各位神仙,就和阿强、阿宇和阿青一起下山了。下山途中,我回味了老君山之旅的些许感受:老君山上拜老君,沿途找寻神仙痕。不见丹炉不见洞,遮峰蔽峦迷茫云。水有源,木有根,缥缈高处远红尘。天下几多耐寂寞,人间烟火乐小民。<br> 这次我来老君山,也有遗憾之事,就是没有到南天门,没有爬一爬从南天门直通老君庙的66级台阶,据认为这66级台阶可是进入天界的主要通道。当然,我们所看见的风景极其有限,可我有十分的满足:山景无穷尽,谁能看得全。管中窥一斑,颐乐养天年。<br><br>2023年11月19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