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公园

doki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水西公园位于黔西市内,以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2)修建观音阁为基础,民国初年改建为公园的水西公园,位于市区东面的狮子山麓,占地6万平方米。园内于元代葬有彝族女英雄奢节的衣墓。悠久的历史沉淀,在园内留下了观音阁,正德残钟,观文塔,乾隆御赐尚书坊,观音阁碑,东山寺诗碑等的古迹文物。解放后,公园经不断修缮,新建三角亭,去思亭,半山亭,荷塘石桥,鱼池,杜鹃亭等建筑。山环水绕,古树苍劲,幽静而雅致,是一处既可休闲娱乐又可观瞻历史的旅游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传说故事:相传毕节黔西市水西公园里面,原来有一块玲珑秀丽的红色小石山,人称哑妇怪石。传说是康乾盛世某年有一天,黔西州府衙门有人击鼓鸣冤,州官闻击鼓声而升堂,告状者是一个哑妇,州官见她又没有状纸,说也说不清楚,就怒吼一声说:“轰她出去”。忽然听见大堂上有妇人喊冤的声音目响,仔细一看乃是州府衙门里面一个怪石头在说话。州官惊恐,忙问其缘由,才晓得上堂的哑妇有苦说不出,在州府衙门沉睡多年的这个怪石头细察历年州官作为最恶毒的就是现任州官,因此这个怪石头不得不替哑妇说话。控告州官纵子行凶,又百般庇护,不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州官顿时吓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连滚带爬的宣布退堂。当天晚上,他就带着全家老小偷偷的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观音阁:观音阁始建于明朝,是黔西水西公园的前身,曾遭数次兵灾,毁于大火,数毁数修,最后一次修复于民国初年。经本县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姜磻溪先生经手修复,开放游览,观者甚多。后于民国27年(1938)增加设备,扩大景点,改为“水西公园”。观音阁究竟建于明朝何年?碑文失记。有人根据现今尚悬吊在观音洞侧面的“残钟亭”内的“正德残钟”推测,至今已有500余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世杰:李世杰一向以清廉俭约著称。无论是在任职中还是在丁忧父,母回乡期间,都曾为其任职地和家乡黔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家族从曾祖父,祖父,父母,三弟李世任,长子李华国,到姻亲韩钦,韩荣父子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贵州省级文化保护单位李世杰墓,清末拔贡张芝佩为墓地址泥坝的赋诗,乾隆皇帝与李世杰深厚友谊的见证-----去思亭及《去思亭的来历》,李世杰作《去思亭楹联》,作《去思亭记》等等。由于李世杰的一世英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少年生活之地改为“礼贤”,其家乡黔西县在对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中,专门把新规划建成的一条街区命名为“恭勤路”,以示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奢节:在水西公园深处有一座古墓,这里埋葬的是一位女英雄的衣冠冢,水西彝族三女杰之一-----奢节。元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力量,维护其统治者地位和贵族特权,制定了一系列戒备森严的民族等级制度,施虐政,重税赋,轻民命,横政暴敛,暴政之下,处处哀鸿遍野,啼饥号寒。元朝在征战云南时路过水西,要在此地征收黄金300两,马300匹。因为数量实在太大,奢节站在维护人名利益的立场,在几经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愤而拒之,揭竿起义,水西水东军并肩作战,一路围攻到了顺元城,就是今天的贵阳。了结了助纣为虐的知州张怀德,夺回了被强征的粮食和马匹。后来元朝廷调集官兵围剿,历经大小40余场战斗,水西水东军伤亡惨重,在发兵起义的两年后失败被俘就义。奢节就义之后,当地百姓草草将遗骨掩埋,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彝族女英雄,他们收集奢节的衣冠饰品,将其埋葬于果珠郊,也就是现在的水西公园。上面有一副对联“欲铸红颜成黑铁,独留青冢向黄昏”,中间有“烈姬冢”三个大字。因为奢节生前喜欢梅花,冰清玉洁,傲雪独立的品格。见冢立碑之后,在她旁边种满了梅树,还建了一个亭子,起名为梅亭。奢节作为一代女杰,一女领万夫,主政期间,无时不在保境安民,呕心沥血,深得民众爱戴,在中华妇女史上将永载其光辉的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观文塔:也叫文峰塔,俗称七层塔。该塔坐东向西,为楼阁式七层八角攒尖顶中空砖石塔,各层塔的高度及窗的大小随塔身升高而递减,募修之初拟名“观音塔”,陈认为:“塔建州治巽方文明之地,供奉观音不若兼文昌之为善。”更名“观文塔”。塔成后实为州城之巨观,人们经常登临其上游览,即兴抒怀,见证了黔西城的沧桑巨变,已成为黔西城的灵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家乡文化数不胜数,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打下的一片天,如今中国已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华子女,我们应该携手一起保护好我们家乡的文化,让它们流传于世界,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鑫,黄桂柳,徐智强,郑骑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