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飘香

butterflyzym

<p class="ql-block"> 腊肉飘香</p><p class="ql-block"> 朱耀明2022年11月6日</p><p class="ql-block"> 腊肉是一种很寻常、很有特色的一种肉食品,制作腊肉的传统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至今。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立春后就没有腊肉的味道了),就是杀过年猪、腌制腊肉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杀了猪,除吃“刨猪汤”和留少量鲜肉外,其余的均会制成腊肉。城里人也会忙碌着购买鲜肉来制作腊肉。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地方风俗,制作各种类型的腊肉,如烟熏、风干等。</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很喜欢吃腊肉。儿时,猪肉定量供应,每人每月半斤,国庆、春节等节日增加为1斤。每年腊月,父母会在“自由市场”或通过朋友买一些高价肉来制作腊肉。当然,制作腊肉的任务就会落在父亲肩上。</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猪肉都是喂粮食的农家猪,肉是定量供应,所以没有选择的余地。而现在选猪肉就要考究得多,需选皮薄、脚小、肉质细腻、肥瘦适宜的黑毛土猪或瘦肉型猪肉或藏香猪。</p><p class="ql-block"> 父亲制作腊肉很传统,首先把肉皮上残存的猪毛用夾子拔除、清洗干净。将一定比例的盐、花椒、生姜、橙皮、少量白糖和白酒(有的人家还要加入辣椒、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均匀地搓抹在肉及肉皮上,放入盆中腌制。放时要皮朝下,肉朝上,最上一层要皮朝上,肉朝下码放。腌制时间一般要10天左右,但我家要腌半月以上。其间,每2-3天要翻缸(把肉翻动调换放置顺序),才腌得均匀。腌制到时间后,用棕叶撕成条将肉串挂起来,风吹1-2天,滴干腌制中依附在肉上的水分,排出残余的肉腥味。最后在院坝里搭上铁架子,搭成一个小小的熏棚,把腌好风吹后的猪肉放在上面,盖上竹盖,用树枝叶慢慢进行烟熏。熏肉的是个很辛苦的事,熏肉时,父亲坐在小櫈子上,手上拿着火钳,时而用火钳拨火,不能让火燃起来。</p><p class="ql-block"> 儿时,我们住在一个风景十分优美的中学校,那里有非常多的香樟树、柏树、桉树。因此,父亲都是用柏树丫枝,加上橘子皮、花生壳来熏肉。熏出来的肉色泽红亮,十分诱人。</p><p class="ql-block"> 熏肉时千万不能心急,不能用明火。熏得好的腊肉金黄金黄的,看起来非常漂亮,还会有一种很特殊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说起烟熏腊肉,记得有一件趣事:</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在熏肉时,父亲为了防止烟雾四处弥漫,图方便想用家里的旧衣服将肉盖起来,但却被母亲吵了。母亲说:盖上布熏的肉,肉都有布臭味,怎么吃啊?况且还容易燃起来。父亲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把衣服拿开重新盖了竹盖子。</p><p class="ql-block"> 哈哈,父亲也是个“气管炎”哟。一场风波平息了。现在想起来,虽然母亲说得很严厉,但做任何事都很细心、讲规矩,这些品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一生。</p><p class="ql-block"> 腊肉是否烟熏,各地不太一样,比如,川南有的地方腌后的肉,风吹干就行了。烟熏腊肉一般选用柏树、香樟、桉树、青杠等的树枝,还有的用芝麻杆、豆草壳、苏麻杆、花生壳、苞谷芯、甘蔗皮、椿树皮或其它柴草。</p><p class="ql-block"> 当时农村家家户户都是烧柴草做饭,所以农村腌制好猪肉后,一般都是将肉吊在灶房的梁上,用做饭的柴草烟火慢慢熏制。腊肉逐渐熏干呈深黄色、金黄色,有的烟熏得太重太久,以至于黑不溜秋的。被熏过的腊肉看起来似乎很脏,但表面因烟熏形成的薄膜,可防止虫子叮咬和细菌侵入,表面干洁,肉质也就不会腐烂。虽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吃起来却很香,并可保存很长时间,甚至有的保存两三年也不油腻。</p><p class="ql-block"> 薰肉是腊肉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其中烟熏的火候更是重要,有经验的人烟熏后的腊肉呈金黄色,腊肉熏得好,肉质就好、外观就美,香味就浓。反之,肉质不好、味道较差、形象也差。如烟太重,则呈黑色,吃起来烟味也比较重。所以,虽说家家户户都可以做,但要做到外观、肉质、味好,香味足、咸淡合适,还是十分不易的。</p><p class="ql-block"> 煮制腊肉也很有讲究,被烟熏过的腊肉很难用冷水洗干净。所以,洗腊肉前要用火烧肉皮,可使肉皮易煮软,还可烧死可能存在的细菌。然后用热水浸泡几小时再清洗。我家洗腊肉一般会先用淘米水洗,利用淘米水的微酸性来清洗腊肉,效果很好,事半功倍。清洗时,要用刀刮猪皮和瘦肉的表面。这样洗出来的腊肉看起来黄灿灿、亮晶晶的。</p><p class="ql-block"> 腊肉的吃法有很多,蒸腊肉、炒腊肉(加入竹笋或扁豆、豆豉等)、炖腊猪蹄(加入豌豆或干缸豆)、炖腊肉(加入粉条或萝卜或藕等)。</p><p class="ql-block"> 腊肉最好的搭档是蒜苗,大火爆炒腊肉,把腊肉里面的油脂煎熬一部分出来,再把蒜苗一同放入锅中爆炒,蒜苗的独特气味与腊肉相结合,提升了腊肉的香味,蒜苗又吸收了腊肉的部分油脂,整道菜肥美而不油腻。炒腊肉时可加上一点红辣椒,一盘炒腊肉上桌,翠绿中夹杂着几点鲜红色,几分微辣,香味扑鼻。那鲜亮的菜色,晶莹剔透的肥肉、紧密红亮的瘦肉,松柏烟味特有的清香,让人眼馋、让人口舌生津、馋涎欲滴。</p><p class="ql-block"> 腊肉(尤其是腊猪头和腊猪耳)或蒸或煮后连皮带肉切成薄片,端上桌来,油亮油亮的,香气四溢,十分诱人。此时,邀约几位朋友、斟满一杯美酒,将那腊肉夹起一片,或撕成一丝丝,放进口中,既有肥肉的绵糯柔软,又有瘦肉的韧实Q弹,两种口感交融,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说不出的爽快,让人回味无穷,焉不快哉!</p><p class="ql-block"> 腊肉焖饭也是一道美食,将腊肉放锅里煸炒出油,把浸泡好的大米和少许糯米一同放入锅中翻炒,让腊肉的油脂均匀的包裹在米上,这样焖煮出来的饭更加的香糯可口。</p><p class="ql-block"> 炒制好的米饭与腊肉放入锅一起焖煮,还可配上香菇粒,让焖饭更有不同的香味。如米饭焖好后再加上一点蒜苗,那更是香飘四溢---来自冬日里的幸福就是这一碗香喷喷、暖暖的腊肉焖饭。</p><p class="ql-block"> 我家传统的一道菜是腊肉炒红苕粉皮。先将红苕粉用水调匀、煎成粉皮并切成小块儿,再和腊肉一起炒,腊肉最好炒成肥肉出现“灯盏窝”,起锅时放少许白糖,放些蒜苗,这一“玉盘珍馐”,怎不让人食指大动。</p><p class="ql-block"> 我家还有一个保留菜是腊味萝卜汤。这是一道十分普通的菜,做法是在蒸腊肉时,将胡萝卜和白萝卜放在锅里,腊肉放在锅上的蒸格内蒸,腊肉的油和香味就流进并熏入了萝卜汤中。吃起来腊香味十足,但必须是小火慢蒸味道才好。</p><p class="ql-block"> 腌制腊肉风俗的起源已无法考证。相传有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肉撒上食盐,第二天又将腌制了一夜的猪肉用绳子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遂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吃法便这样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传说是4600年前的涿鹿之战后,蚩尤败逃至湖南一带,其军队便携带着用盐腌制熏干的腊肉在大山里游走。从此,腊肉的做法便在西南一带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周朝的《周礼》《周易》中就有了关于“肉脯”和“腊味”的文字记载,还有专管臣民纳贡肉脯的机构和官吏。</p><p class="ql-block"> 成书于近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易经·噬嗑篇》云:“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意思是将肉放在阳光下晒去水分后放入火中烘烤,就叫作腊肉。</p><p class="ql-block"> 长沙战国墓中出土有肉脯,即今日之腊肉,说明腊肉在春秋战国前就是人们的一种食品,至今烟熏腊肉仍是湖南饮食习俗中的一大特色而享负盛名。</p><p class="ql-block"> 宋代,腊肉早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宫庭贡品和百姓春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宋朝陈元靓编《事林广记》中就记录了当时做腊肉的方法:“每岁腊日,取猪肉随意裁片。每一斤用盐一两,擦淹三五宿许。再酒浸入醋同淹,又约三两宿许,悬干。”在《岁时广记·煮腊肉》中也写到:去岁腊月糟豚肉挂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p><p class="ql-block">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写过《吴春卿郎中饷腊猪肉,戏作古句》描写了腊肉形态:霜刀削下黄水精,月斧斫出红松明。君家猪红腊前作,是时雪没吴山脚。</p><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第一回中写元代才子王冕时有: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第二十八回当中又写乡里人诸葛天申不认识香肠,吃着香肠却说:这就是腊肉。</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腊肉更为普及,据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湖南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腊肉确实是一种常见而亲民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至于到底哪里的腊肉最好,比较公认的是云、贵、川、湘、粤的腊肉最为著名,只是做法有差异而已。</p><p class="ql-block"> 在我吃过的腊肉中,觉得四川合江笔架山的烟薰腊肉和云南腊肉最是好吃,既有可口的美味,又有诱人的色彩,嚼起来满嘴生香。</p><p class="ql-block"> 合江笔架山腊肉肉质鲜美,色彩深红,皮质脆糯,味道香醇。特别腊猪脚杆,咸淡恰当,香薰时间长,皮厚肉糯,吃起来十分可口。前些年,我每年都会邀约几个朋友去合川笔架山去吃一次并买一点。</p><p class="ql-block"> 记得2011年春节,合川县医院的院办主任还专门给我送来很大一个腊猪腿,做得的确好,闻起来香味十足。主任说这种腊肉,不用蒸煮,生的就可吃。我也真尝了一下,吃起的确很香很好吃,无奈过不了心理关,有点害怕,不敢多吃。</p><p class="ql-block"> 云南的腊肉也非常不错。有一次朋友搬新家,十来个人受邀去玩,午饭时端上至少5斤以上的一大盘蒜苗炒云南腊肉。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细而不柴,香味扑鼻、让人食指大动。哎呀,真是了得!一大盘云南腊肉,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又接着炒了第二盘、第三盘,全部吃完还呼“再来一盘”,体会到了李白“将进酒”:主人何为言钱少,径须沽取对君酌的那种感觉了。可惜主人已没有煮好的腊肉了,只好意犹未尽、留下遗憾待下次。</p><p class="ql-block"> 腊肉是春节重要的年货,是母亲们必备的年味,是做成炒、烧、蒸、煮、炖、煨等各式各样的过年必备菜肴,是待客必须和最吸引眼球的乡土美味。每当客人来了,都会盛上一盘黄亮亮、香喷喷、辣酥酥、油光闪闪、色泽诱人的腊肉。很多主人常会对客人说:这是我亲手做的,以示主人的贤惠和热情,更不乏自豪之感。</p><p class="ql-block"> 节假日时,煮一点半肥半瘦的腊肉,切成薄薄的一片片,慢慢咀嚼,慢慢品味。此时,品的不仅仅是腊肉的味道,品的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亲情友情的味道;品的也有世事、岁月的苍桑、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及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还有那漂泊在外的游子记忆中魂牵梦绕的家的味道。于是,那腊肉独特的味道在舌尖慢慢、慢慢地绽放。</p><p class="ql-block"> 腊肉在漫长的岁月中展示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亲情,一种友情,一种文化,一种乡愁记忆的传递,一种民风民俗技艺的传承。这种乡情、传统、文化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p><p class="ql-block"> 盐渍晒后挂高樑,冷火烟熏色泽黄。 炒炖煎蒸皆美味,乡里腊肉味尤香。嚼在口里感亲情,品味人生与苍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传统的猪肉储藏方法:</p><p class="ql-block">常用的有烟熏法、谷储法、油藏法等。</p><p class="ql-block">1.烟熏法就是将肉腌制后,挂在通风透气的地方,用柏香、香樟等树叶和柴草进行香薰,通过柴草的浓烟熏陶,肉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其腊肉长期保存原质的味道,肉质不腐也不变味;</p><p class="ql-block">2.谷储法是将腌制的腊肉晾干或熏干后,放在谷子堆里,让谷子来温存,谷子具有通风透气利水的特点,长期保持谷子的温度和保持肉的干度,使其不腐不变味。</p><p class="ql-block">3.油藏法是将新鲜的肉切一斤左右的墩子,放在油锅里煮熟后,让油包裹在上面,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存放,因为有油包裹,与空气完全隔绝,相当于真空存放,可以长期保存肉质不变味,是农村储藏肉常用的方式。</p><p class="ql-block">4.冷冻式储藏法已成为了普通家庭对腊肉的储藏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