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十年的对话———写给黄土地里的路遥

虎贲书生

<p class="ql-block">  1992年11月17日8时20分,您因积劳成疾身患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6日18时许,从精神深处仰慕您,自灵魂渡口追随您三十年的我,带着朝圣者的虔诚之心携妻带女在您的墓前点燃一支烟一炷香。这一刻,让思绪飘过漫漫时空飘过袅袅烟丝,返回到1993年那个平平常常的初中生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请先生原谅我的消息闭塞和懵懂无知,闻悉先生之名是缘于一本盗版破损的《路遥文集》。那是本土黄色封面中间印着模糊不清的圆形小画像,当时初中生的日子都是那样的清汤寡水穷酸不堪。在那本书里第一次读到了《人生》,认识了高加林、刘巧珍、德顺爷和黄亚萍,也见识到了刘立本的狡黠精明和高明楼的威霸颟顸。自从精神上认可先生,既而自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开始阅读先生、仰慕先生、效仿先生,套用当下的一句话就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可谓是先生教我知我,我对先生更是信之从之尚之。</p><p class="ql-block"> 今天回想三十年前那个纯粹得可爱憨直得可怜的初中生,颇有几许童性未泯的况味余存。凭藉着延安大学后山坡上的一席之地,试着把这些或许不属于感想的感触回放给先生,与您共付旷野之间的心许灵犀。</p><p class="ql-block"> 思忖揣摩三十年后细细想来才明白,先生教会我第一句话就是:<b>“我用锄头在生活的大地上写下无数诗行”!</b>——那就是:生活虽在贫瘠之地,精神滋养之花却可以惊艳绝伦。无论是高加林赤膊上身下地犁地的坚韧绝决,还是让镢头拧烂的手再拧回来的倔犟负气,都是在贫瘠大地上高昂着头颅盛开的青春钢质。是高加林给初中时的我以力量,启迪着那颗少年放荡不羁的雄心。</p><p class="ql-block"> 当时偏科严重的我,顶着轻蔑而不屑一顾的眼神,迎着冷漠而孤寂不堪的风雪,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走在年少无知狷介狂放的青春小路上。当时的我,和《在困难的日子里》里面的主人公境遇相差无几,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找的是物质粮食,我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苦苦寻寻觅觅扒拉着精神粮食。</p><p class="ql-block"> 看着电影里高加林为换钱买烟,赶集卖馍羞臊逢人掩面的窘态,惟独看到公社干部马胜利,赌气地拿馍塞到马胜利脸上质问道“我卖馍来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感一下子扑面而来却又令人鼻子一酸,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呀!带血的镢头固然能够在黄土地上写出白花花的馍,却怎么也种不出权力偶尔的一个小任性酿造的苦酒,利益交换之余的一粒小尘埃,落在具体人身上就是此生再也翻不过去的珠穆朗玛峰。</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后的某天,位于云南省宣威市落水镇六五一四基地的已经军校毕业的初中生。只是不知道当他白天套上灰硐村聂超家的老水牛为连队犁地种菜时,晚上捧起财务账簿记录当日支出明细时,会不会想起他心里隐藏在最深处的“巧珍”?会不会感慨地骂上一句:自此巧珍相别后,所遇皆是黄亚萍!</p><p class="ql-block"> 先生教会我的第二句话是:<b>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更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奏出生命的绝响。</b>电影里的巧珍围着红头巾站在延河桥上对高加林说:“加林,尽管我爱你爱得要命,但我也不愿拖累你!”。长大成年后,每每想到这句直戳心窝子的话,在无数个客眠孤馆的夜里总是让人禁不住地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遇到自己心爱的人,谁的心里何尝不曾小鹿乱撞?可是人海茫茫世事无情,人世间到处都是爱而不得情非得已。戏曲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世俗间的痴男怨女闲情别恨,无一不曾是因你侬我侬过后的片语温馨而一生挂怀。婚姻里不光是郎情妾意左思右想,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鸡飞狗跳。清代张潮在《幽梦影》里有句话可谓是醍醐灌顶,“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p><p class="ql-block"> 当初高加林是民办教师时,巧珍只是默默地暗恋。但当高加林回村当农民时,巧珍心里那团爱火才又重新燃起。直到高加林到县城招工当上广播站通讯员,住上还是集体宿舍的单孔窑洞,当巧珍搭上三星驾驶着的手扶拖拉机到县城看望高加林,拿出狗皮褥子满眼期待地看着他说“村里三婶家的老母猪下了一窝猪娃”时,两个人已经有了心理距离。</p><p class="ql-block"> 尽管小说中多次使用了“我们亲爱的巧珍”这样的字眼,那一刻我们还是读懂了您的良苦用心,透露了世事无常和人情的淡薄。这样的爱情无法用世俗的眼光和浅白的语句来形容,两个相爱的心都没有错,错的是时代的落差和阶属的洪流。当初两人在麦秸垛上亲吻,那份灼热的情感是真实的,那句发自肺腑的“我让你过星期天”也是真实的,如同延河桥上那团鲜艳好似火焰般燃烧的红头巾。</p><p class="ql-block"> 此时这位年少轻狂的初中生,在文章的结尾写下了直到今天每每提起都引以为傲的这句话:“高加林不是陈世美”!</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心,总希望爱如一把野火漫天席卷,然而燃烧过后,终究只是灰烬,而真正滋养我们生命的,总是那涓涓细流。长流不止,让原上的青草,绿了一春又一春。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实实在在才是真永远。“不愿意拖累你!”,这句话包含了巧珍所有的爱与无奈。您说过“悲伤是人生的一种权利,它来之不易也值得我们永远珍惜”!</p><p class="ql-block"> 当然高加林也没有错,因为人无法选择生存也不能否定生存,生活需要的是面对,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了赤裸着身体去面对,而有的人选择了赤裸着心灵去面对。爱的危险往往在于当事者过份相信爱情本身,没有什么能够比爱使两个人靠得更近,也没有什么比爱能使两个人离得更远。没有什么比爱带给人的希望更大,也没有什么比爱带给人的失望更多。</p><p class="ql-block"> 电影里当黄亚萍因为巧珍和高加林吵架,她说“我不希望你找个大字不识,就知道赶集时提着篮子只想看能不能买上两个猪娃的农村妇女作妻子”。高加林怒不可遏地咆哮道“当我在农村的苞谷地里汗滴八瓣,当我在坡地里扛着锄头,当我在挑着糞桶为城里人淘涮茅厕时,也没见你们城里的哪个大小姐来爱我”!这时候的爱情难道不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自我折磨吗?</p> <p class="ql-block">  先生教会我的第三句话是:<b>“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b>一把老锄,吼一声秦腔,把记忆一层层深耕。父亲用一根牛鞭催促季节轮回,太阳生动赤诚地注视着我,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收刈着一捆捆成熟的感叹。</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来,自己已是屠狗功名雕龙文卷换来的是涸辙之鲋,总不及那头耕牛的诚恳让人安心妥帖。自从读过《人生》之后,就给自己安放几本盗版书的房子起名叫“苦牛斋”。一路走来,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却已是“黄金无种夫有志,白头男儿再挽弓!”。</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书籍成为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阅读量最高的书籍,是激励无数青年积极面对苦难,实现人类命运价值史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进而使奋斗精神更充盈,让不囿于苦难不溺于过往不黯于墨染的思想火焰更加明艳如炬,照亮无数青年的前行道路。</p><p class="ql-block"> 永远不会忘记在武警工程大学那些年的毕业晚会,面对无数双渴望的眼睛,面对着那一双双星光闪耀的中尉警衔,给毕业学员讲起先生的《人生》,为成百上千颗共和国警徽增添职业信心和生命营养。引导学员走向岗位伊始就学会三句话:第一句话<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怎样面对你的岗位”?</b>用《平凡的世界》去启迪他们的爱国强军之路,生于平凡长于平凡,但可以创造精彩人生。第二句话<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怎样面对你的婚姻”?</b>用《人生》的教材去护佑自己以后的情感成长成熟历程,找到属于自己的“巧珍”,过好军旅生涯属于自己的健康和谐幸福生活,让人生更圆满,让生活更幸福。第三句话<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怎样面对你的士兵”?</b>用《人生》中的高明楼和《平凡的世界》中的田福堂。教育引导学员在一线带兵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去沉淀信仰之纯洁,去校准理想之航标,去防范权利之滥伤,去砥砺前行之坚韧。每次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毕业学员结婚照上那幸福甜蜜的笑容,每次收到毕业学员成长进步的消息,我深深地知道那些幸福和成长,有先生给予的教化有先生蕴藏的福报有先生树立的榜样有先生感悟的启示。我以先生的学生自许,我向学员们传授了先生的思想火种,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武警警官都是先生的学生,先生泉下有知,实遂称誉“孟子三乐桃李不言”!</p><p class="ql-block"> 正如无数读者所言,追随成为先生那样的黄土高原上孤独又隐忍的硬汉,成为文学史上最后一位虔诚的殉道者。先生用近乎自杀式的勤奋,带着浑身伤病,承受着婚姻破裂的伤楚,在写作中燃烧着自己,在文字中涅槃重生浴火成诗!</p><p class="ql-block"> 睽别先生三十年,延河浊浪空朝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你笔下平凡的世界中汲取养料,藉以增加自己骨骼的硬度和灵魂的光泽,陪你一起忍受创作历程中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和孤寂,也像你那样敢于迎风而立朔雪前行。虽然出身贫寒卑微,成长于弱势群体,都渴望着走向大世界展现大舞台,都渴望着体现最伟岸的生命张力,用青春和生命去书写时代篇章,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尽情燃烧,用生命照亮使命,用汗水浸透汗青。</p><p class="ql-block"> 您的未曾相识却是故交的学生,谨以此文祭奠路遥先生逝世31周年,富平县刘立朝记于2023年11月17日苦牛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