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格聂C线,探寻秘境花海

八脚

<p class="ql-block">格聂之行,本不在今年的长线计划之中。眼看着同伴已确定乌孙古道穿越与博格达环线连走,自己却因亚运临近越来越忙乱的节奏。为了逃离城市的钢筋森林,趁着年假充裕,当三月来咨询我的意向时,一拍即合。三月、我、老流(流浪者),外加8264上约伴的两位女驴友英子与修白,五人组了一个小分队。老流与另两位提早出发了,我与三月两位上班族只能赶7月21日周五晚上的飞机,户外人的出行装备,衣食住行全在背上满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宁波飞成都的航班一再延误,从晚上八点一直延到凌晨一点,等到天府机场落地已经早上四点多,匆匆忙忙打车到新南门车站,在早餐店吞了两口馄饨,赶紧与老流英子汇合,赶着6:40成都至理塘的大巴。成都的天还未亮。</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拥堵的车子排了十几公里</p> <p class="ql-block">三年前贡嘎回程路过时雨雪交加,这一次能见度很好。希望格聂之行也有个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经过十三个小时的颠簸,终于看到理塘县城了。从500米海拔的成都,上到4298米的折多山口,再下行到2700米的雅江,又爬升到4718米的卡子拉山口,最后下到4100米的理塘县城,三月与我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反症状,头晕无力。</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三月预订的宾馆。昨晚一夜无眠,加之明天周日刚好是理塘的赛马大会,直接进山错过了也蛮可惜,今天就好好休息吧。</p> <p class="ql-block">小分队终于汇齐了,听三月介绍英子刚走过希夏邦马穿越,修白去过了梅里北坡,应该都是有高原徒步经验的驴友,对陌生人的一点担心终于石头落了地。由于高反未完全适应,折腾了一个通宵今天补一天觉也没恢复过来,考虑到时间充裕,23日在理塘县城多休整一天,逛逛理塘城里的人文古迹,勒通古镇与长青春科尔寺(又名理塘寺,为康区最大的黄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住宿旁边的那年那月酒店做的菜味道不错,推荐下,墙上贴满了自驾与徒步贴的信息小纸条。</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出发采购,同行的修白是摩托车从广西一路骑行到川西的,少年心性,撇下我们独自去追网红少年丁真。找不到出租车,我们三个只得徒步去各个快递点收气罐与腊肠,到菜场采购进山物资。睡了一夜,高反仍未完全适应,加之路有坡度,走来颇为吃力。</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城的蓝天蓝得透彻</p> <p class="ql-block">修白沿着游行路线寻找了一圈,与队伍错过了。我们反而在康南三一八综合菜场门口的大路上见到了游行队伍的盛景,白衣少年丁真骑着白马,犹如众星拱月般被一群黑衣黑马的骑士簇拥着。</p> <p class="ql-block">采购完毕,到住宿附近的理塘东城门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就绪,三月搭了修白的摩托车去了八一马场,我与英子也骑着共享小电驴赶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赛马主会场边,飘动的经幡旁,一群人跳起了欢乐的锅庄舞。</p> <p class="ql-block">八一马场附近的草场也是一片花海,这让我对格聂之行有了更多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晚上换了家餐厅,老流点了火锅加四个炒菜。虽然同为藏区,地处康巴藏区的理塘饮食已相当汉化,比较合胃口。尿酸偏高的老流不经意选了这家火锅店,加上啤酒的作用,为后面的痛风发作埋下了导火索。</p> <p class="ql-block">D1:理塘-铁匠山垭口-格聂之眼-新冷古寺-老冷古寺-新冷古寺。包车100公里,徒步8公里爬升250米。早上六点半,天尚未亮,包车江央师傅就到酒店门口来接上我们。另住青旅的修白却没有如约汇合,打电话也不接,只得到她住的地方去等她。出发时间也比预定的延了近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两小时后路过格聂镇,阴雨连绵,休息补给。</p> <p class="ql-block">进山乘坐的五菱神车</p> <p class="ql-block">铁匠山景区已经在建设,估计明年开始要收费了。</p> <p class="ql-block">铁匠三兄弟山下的草原到处是黄花,江央师傅说从这里出发有一条徒步线可以直接走到稻城亚丁。</p> <p class="ql-block">路过网红少年丁真的家乡下则通村,旁边有不少天然的野温泉。</p> <p class="ql-block">格聂之眼旁的草原,不逊色于走过的新疆伊犁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网红点格聂之眼,因为雨季,有水就有了灵魂。可惜没有无人机,航拍更美。</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到了徒步中国的大部队</p> <p class="ql-block">到达新冷古寺,此地名为虎皮坝,藏语名为“哒跋通”,海拔4200米,位于格聂神山脚下,因其平坦宽阔,弯弯的流水像虎背上的花纹。虎皮坝风光迷人,格聂神山在大坝的尽头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峰顶的白雪就像绿地上的一颗明珠,数条清澈的溪流蜿蜒在柔软的巨大草坪上,秋季时犹如给大坝画上了虎皮般斑斓的色彩。天气好时据说能看到格聂与其他三座雪山一字排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格聂三宝已经从交通不便的老冷古寺转移到山下的新冷古寺。</p> <p class="ql-block">分别前与两位驾驶员合个影,左边圆脸的就是江央大叔,笑眯眯的服务态度没得说,原来联系的摩托车手临时变卦也是他帮忙解决的,13684494474,格聂包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他。</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用高压锅自己做腊肉饭,相当成功。由于今天出发延后,在铁匠山与格聂镇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如果直接赶到笑基隆帐营地将不得不错过老冷古寺,我的状态也不佳,寺中也有住宿,商议之后临时决定放慢行程在寺中过一夜。 </p><p class="ql-block"> 老冷古寺建于1690年,是藏传佛教白教(噶举派)的发源地,建在格聂神山与肖扎神山之间,是格聂神山的心脏,冷谷意为圣地之门,传说中的格聂三宝(反转海螺、母鹿角、格聂之心)原藏在老冷谷寺,因老寺交通不便现转移至新冷古寺。出发了,寺前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从海拔3914米的新冷古寺出发,沿着河谷缓缓上升至4266米的老冷古寺</p> <p class="ql-block">七月正值雨季,加之一夜的倾盆大雨,山谷中的溪水如一道白练汹涌而下。</p> <p class="ql-block">与路上偶遇的康巴帅哥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进老冷古寺山门前的小路从残存的石屋中间穿过。</p> <p class="ql-block">相比康巴藏区的许多寺庙,老冷古寺的占地面积不大,寺南面有修行人居住的木屋,现已荒废只剩基部的石墙,目前寺里也只有一个留守的年青喇嘛。老冷古寺如同一位守护者,静静地屹立在山谷中,陪伴着两座神山。坐在门口,可以俯瞰来时的白塔与风景。</p> <p class="ql-block">老冷古寺的正山门没开,从偏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走上台阶,发现大殿的门关闭没法进入瞻仰。经过热心的留守喇嘛的引导,在大殿东面的偏门进入参观。寺中大殿内的灯光比较昏暗,正中挂有班禅的画像,前面还有一排历代高僧大德的蜡像,栩栩如生,经过的时候差点以为是活人,不禁被吓了一跳。因为不知道藏区的风俗,也不敢在殿内拍照,只在功德箱里塞了点纸币,赶紧出了大殿。 </p><p class="ql-block"> 下午刚回到老新冷古寺中,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不由得暗自庆幸,如果按计划强行出发,立马淋成落汤鸡了。本来有计划走一下新冷古寺至肖扎神山与肖扎湖,一看路线比较虐,半天根本来不及,只能放弃了。此次格聂之行一个湖也没去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2新冷古寺-笑基隆帐营地,12公里,爬升680米。正式开始格聂C线徒步之旅,五人小分队合个影,上包出发。从来没有重装过,为了试试新买的格里高利重装包,我把睡袋帐篷也背上了,不过也才25斤左右。老流说他的脚也隐隐作痛,劝他少背点还不肯。</p> <p class="ql-block">痛风发作的老流落在后面,咬牙跟上。</p> <p class="ql-block">从新冷古寺上山路是高大的松树林,上面挂满松萝,足见这里的原始丛林空气之好,反衬了冷古寺的幽静深远。正是“迢遥径路松萝满,一道诵经玉磬声”。</p> <p class="ql-block">沿路过河点架有树桥,挺考验人的平衡能力。</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在铺满黄色小花的草甸上,映衬着巍巍青山与白云,徐行高原上,人在画中游,川西格聂,不愧花海的天花板。五个人拼命地拍,不知不知已经偏离了轨迹。不得不直接穿过沼泽地与灌木丛回到路迹上来。</p> <p class="ql-block">草甸丛中密集有大叶青菜一般的绿植,仔细一看原来是尚未开花的塔黄,在之前的贡嘎环线上见过。塔黄生长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需要逐年积累养分,30多年才能开花,且一生只开一次,花形似塔层层向上,花色大黄,故此得名,具有泄热散瘀利湿功能。</p> <p class="ql-block">在这段上坡路前,有一个三岔路口。一路同行的徒步中国的大部队直行往公路附近的夯达营地,而我们右拐往山脊线爬升约100米,更靠近雪山,视野绝佳。到得顶上,25斤的背负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已经快走崩了。高海拔爬坡真是虐身虐心,切身体会到了“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p> <p class="ql-block">坡顶上有不少的游客,直接坐摩托车🏍️上来的。</p> <p class="ql-block">爬上这山脊,喘口气,三月帮我抓拍了一张,手中捏着一块巧克力🍫,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背后就是格聂神山,可惜雨季气候多变,不一会就被飘过来的云雾挡住了。</p> <p class="ql-block">祈祷神山保佑此行顺利,云开雾散。</p> <p class="ql-block">攀上山脊线后是一个长长的平坡。</p> <p class="ql-block">感觉始终绕着神山在顺时针横切,由于藏民普遍用摩托车代替了马,营地之间另有机耕路相通,徒步道少有人走,路迹不是很明显。</p> <p class="ql-block">远处浓云密布,感觉快要下大雨了,一路的风景无心欣赏了,需要尽快赶到营地。</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下午六点前赶到了笑基隆帐营地,摩托车手格乃从营地出发来接我们,还帮老流背包,将我们领到了山谷旁的牧场,服务太好了。这个营地是五星级的,距离重装营地五六百米,帐篷搭在花海之上,拉开帐篷就能看到雪山。</p> <p class="ql-block">热心的藏族小哥车手帮我们下到小溪去打水,我们趁此搭好帐篷,云开雾散,格聂神山也露出了真容,开始拍拍拍了。</p> <p class="ql-block">背后就是航拍呈莲花状的格聂神山,四川第三高峰。</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格聂草原到处都是各种盛开的花朵,花形丰富,颜色各异,比六月份的新疆喀拉峻还要漂亮,颜值顶级。</p> <p class="ql-block">D3笑基隆帐营地-岛岛河谷-热梯营地,19公里,爬升510米,中间需过一条大河。由于昨晚下过雨,一早开帐篷格聂神山已隐身在云层后边,昨天能看到雪山真容还是比较幸运的。此时各种颜色的帐篷在营地的花海上,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大厨老流为我们一展身手。</p> <p class="ql-block">收完帐篷,我们一男三女继续徒步,<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流痛风发作得更厉害了,又没有带药,走路一瘸一拐,不得不坐摩托车到下一个营地。</span></p> <p class="ql-block">一只蝴蝶翩翩入镜来</p> <p class="ql-block">爬上两处挂满经幡的小坡,开始连续横切各个峡谷,路迹也越来越不明显。</p> <p class="ql-block">一路横切,杜鹃林加乱石,路不太好走。</p> <p class="ql-block">中间为了抄近道,穿越了一段长满了青苔的杉树林。</p> <p class="ql-block">出了杉树林进入岛岛河谷。七月的河谷在雪山融水的滋润下是一片花海,但是也肆意流淌着冰水河。眼前就被河谷中的一条急流挡住了去路,中午雨也越下越大,上下探寻也没找到合适的过河点。幸好同行的一支队伍中有四位男的,一起冒雨尝试在急流上架一根树干作保护。架树桥时身旁一位男驴友不慎滑到冰河中,一下没捞住,下意识地跳入河中抓住了对方,顺着急流划到对岸,一把抓住岸边的小灌木死命往岸上爬,回身顺势把树桥架好。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事后回想颇有点后怕,如果不能及时上岸后果不堪设想。到营地后一检查整条左腿被河中的石块与岸边的树枝刮得全是淤青,幸好骨头没有大碍。</p> <p class="ql-block">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架好了桥,另外一支队伍的三位男驴友做起了护花使者,为女队友过河保驾护航。我来回过了三趟,体力不支袖手旁观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冰河,已经下午一点多了,比预定的晚了两个多小时。幸好天气也晴了,吃过路餐,溯溪鞋换成徒步鞋,花海再也无心欣赏,穿着湿衣服直接往前赶路了。</p> <p class="ql-block">赶了两个多小时,身上的湿衣服已干,又慢下来边走边拍。一起共患难过河的两支队伍也走在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云层渐厚,看来今天又要下雨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过河比较容易,只是一些浅水沟。格聂神山在右侧身畔一路相伴。</p> <p class="ql-block">沿途还有蓝色的花海,七月的格聂徒步,一路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由于过河耽误了不少时间,原计划下午五点多到营地,延迟了两个小时。幸好格乃与另一位摩托车手看我们这么久没到,提前到路上来接我们,少走了五公里,还避免了淋雨。等我们刚刚搭完帐篷,开始下雨了,躲在摩托车手的篷布下,老流忍痛继续为我们烹饪烧菜,三月与英子帮忙,我负责烧饭。</p> <p class="ql-block">饭后去体验下营地旁的天然温泉。</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两个泉眼外面搭了篷布,男女分开。</p> <p class="ql-block">刚到高处的泉眼边,暴雨倾盆而至,赶紧逃回帐篷。三月抓拍到了雨后双彩虹笼罩在营地上方。</p> <p class="ql-block">同一营地的徒步中国有人拍到了闪电⚡下的彩虹🌈,高原上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D4热梯营地-拉普垭口-格木村,18公里,爬升800米。热梯营地就在公路旁,不仅有徒步的队伍,也有自驾车友。今天从温泉旁的徒步道出发向上爬升,要翻越此次行程中的唯一一个垭口。由于这里属于理塘地界,格木村属于巴塘,摩托车不能越界做生意,老流只得另寻车子辗转绕一大圈跟我们到营地汇合。</p> <p class="ql-block">河谷中有花海,也有过河点。在这个过河点后有两条路,看轨迹左边的岔路过垭口难度较大,我们一行人跟着徒步中国的队伍拐入了右边的岔路。</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山谷风景是整个行程中最美的,玫红、粉红、黄色等形态各异的大片花丛在路边绽放,远望是苍茫的群山与峡谷,峡谷两旁不时可看到牧民的木棚与羊群,云雾忽而聚拢,忽而散开,露出一角蓝天白云。身处美景之中,都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一路拍。</p> <p class="ql-block">到达垭口下方,四人吃过路餐,休息下准备冲垭口。一口气500米的爬升还是挺考验人的体力。</p> <p class="ql-block">看见漂亮的塔黄,忍不住俯下身子闻闻花香。</p> <p class="ql-block">遥望前方的垭口</p> <p class="ql-block">回首已爬的坡</p> <p class="ql-block">三月在上方喝一口快乐水等我。我被一路的上坡拉得如老牛喘气一般,起初五十步一歇,到最后三十步一歇,最后还是吃了一块三月给我的能量胶,才得以咬牙屏住最后一口气冲上垭口。</p> <p class="ql-block">爬坡拉爆如我😂</p> <p class="ql-block">终于把垭口踩在了脚下,这里是理塘县与巴塘县的分界线,因此垭口用铁丝网分隔,大概是为了防止摩托车或马帮越界接生意。</p> <p class="ql-block">翻过垭口后,等了后续的两位女队友一个多小时 ,被风吹得头疼欲裂,穿上羽绒抓绒戴上四层帽子还是顶不住,只得下到避风处。</p> <p class="ql-block">垭口碎石坡的下方还是河谷,七月的河谷花海,在雪山融水的滋润下,美不胜收 。</p> <p class="ql-block">河谷的小溪流</p> <p class="ql-block">快到格木村了</p> <p class="ql-block">一边是汹涌的河流,一边是原始森林,沐浴着川西高原的阳光,呼吸着原始的空气。</p> <p class="ql-block">进村与摩托车手汇合</p> <p class="ql-block">D5格木村-安久村,包车30公里至最高的哈嘎垭口,从垭口一路下坡20公里,一天内回到理塘。运气不好,包的面包车冲不上斜坡,四个人在后面使劲推也无济于事,换了一辆垭口返程的车才得以上去。到最高的垭口后,雨势增大,加上垭口的大风,下车都后被冻得瑟瑟发抖。修白没带雨衣,我自恃鸟冲锋衣防水性能好,把理塘买的自用雨衣给她穿上。</p> <p class="ql-block">路上花海依旧很赞,沿路还有开花的塔黄,不过瓢泼大雨中已经无心欣赏。</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烂泥路,雨天不仅风景大打折扣,人也受虐,加快脚步,只想着快一点出山。</p> <p class="ql-block">一路不停地过河,护着修白过了倒数第二条河。</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条大河太宽了,望着湍急的冰水河浸没双腿的水位,实在没勇气带着三位女的过河,而且修白没有溯溪鞋,出发前宾馆临时找了一双拖鞋应急,如果老流一起走还能试一下。前几日一起走的那支队伍也失散了,出山方知他们看到雨势太大回撤到村里,找车子绕行出山了,看来以后还是要及时避险。</p> <p class="ql-block">在不断淋雨下半身湿透的状态下,修白被冻得浑身发抖,有点失温的前兆,幸好徒步中国的大部队冒雨生起了一堆篝火。在近两个小时的等待后,河对岸开来了一辆救援的越野车,三月与之沟通,每人50元过河费,四人得以提前挤上了车厢,终于脱困了。事后回想不禁捏一把汗。</p> <p class="ql-block">过了水坑就是安久村,感觉又回到了人间。七月的川西格聂,徜徉在花的海洋,美翻了徒步路线,翻山越岭只为这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繁星为灯,心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天下驴友是一家,相识即是有缘,两支队伍的患难之交在理塘县城举杯相庆,安全出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