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和太太在M城广州酒家喝了一次早茶,久违的人声鼎沸,如同南方老广和琼人的早茶场景重现眼前,勾起了我早年在粤琼两地每日早茶的味道,倍感亲切!老广和琼人多有喝到中午不吃午饭的习惯。太太有事儿早早吃完离开,在楼下微我已埋单,叮嘱我吃好去公园转转。 </p><p class="ql-block"> 可我吃着吃着忽然想到了最近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珠江人家》里的男主角之一陈青卫在广州酒家与食评人谭耀亨争斗的情节,让人觉得一支笔就如同一杆枪,子弹飞起,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劣后果!不过,食评人谭大师是白吃白喝胡乱写,俺是太太埋了单,打开现代时髦工具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代言”的华为Mate 60写影评,由于剧情内容丰富,所以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央视一套在黄金档又推出了一部值得让人追追观影的好剧,一部带有历史痕迹,跨年代变迁史,剧情以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广州市井生活为主线,围绕着烈士后代陈氏三兄妹陈山河、陈青卫、陈立夏的家庭遭遇变故,历经磨难,最终都在各自领域粤药、粤菜、粤剧有所成就,成为这些行当的新翘楚,还原了民国二十年代到解放后五十年代的岭南风貌。</p><p class="ql-block"> 三条主线镜头有序切换,故事情节细腻,各行当展示到位,内容丰富,细节挖掘真实,既通俗又好看,让观众观影后颇有体会,既重温了历史,又得到了心绪味觉感官的满足,不啻为一部带有历史痕迹的好剧,还把英雄的五羊城的前世今生展现在了银屏上,让观影者更好的了解了粤药、粤菜、粤剧和岭南大地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编剧导演并没有按照惯常的手法去编去导,没有把烈士的后代直接塑造成抗日的大英雄,而是让三兄妹各自走了一段艰苦求生,曲折磨难之路后,用粤药、粤菜、粤剧为武器,与日寇和汉奸周旋斗争,最终成为了广州城抗战的真正英雄和积极分子,这就是我们愿意追着看的理由,整剧制作精良,很好真实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p> <p class="ql-block"> 既然在广州酒家喝早茶想到了《珠江人家》自然会首先想到剧中老二陈卫即陈青卫拜师学厨艺的过程,以及他在广州酒家的种种遭遇,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 陈卫与兄妹失散后,不论是拜师跟着粤菜落魄大厨林北江在菜艇上学习粤菜,跟广州酒家总厨黄祁全学习做人做菜,还是黄师傅传授“平衡食材”的方法,都离不开他善于动脑用功用心的刻苦努力,由于磨难练就的机灵劲,而这股子劲,恰恰又是手艺人需要的特质,让他很快就能上手,把寻常菜品烹饪成餐桌上的美味,最终成为了一代粤菜名厨。</p> <p class="ql-block"> 不论是用菜品“太史田鸡”辱骂汪精卫,还是为报仇协助大哥给大汉奸邝庆奎下毒,以及硬扛日本鬼子,都为他后来在香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埋下了伏笔。不仅用智慧和粤菜厨艺打败了日寇,夺回了广州酒家,还暗中解救了被廖四六扣押的哥哥,协助除掉杀害父母的仇人廖四六。</p><p class="ql-block"> 在广州中共地下党网络遭到敌人严重破坏,不幸被铺入狱后,在与恋人中共谍报员谭淼淼狱中相见的那场戏中,并没有为了爱而妥协,也没有因为爱放弃了共产党人的誓言和原则,而是强忍着巨大悲痛,在哥哥陈山河的营救下走出了监狱,重新振作起来,为抗战继续战斗。</p> <p class="ql-block"> 在日本投降收回广州后,他没有接受国民党颁发的勋章,而是以无声的方式除掉了对共产党迫害最深最大的仇人汉奸邝庆奎,可以说,陈卫在庆祝抗战胜利游行队伍中那一无声的枪响,不但结束了大汉奸、大仇人邝庆奎的小命,而且,家仇国恨,在这一刻,为烈士后代三兄妹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镜头切换到大哥陈山河,与弟弟妹妹在船上落水失散后的大哥,流落街头的他,先被开药铺的何氏兄妹收留,不久何师傅去世,陈山河与阿芳姐相依为命,后跟南禄药坊掌柜徐师傅学习中医,潜心研究学中药,和徐南禄一起发明了中药发冷丸,还为卢沟桥事变英勇抗战的前线做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陈山河作为烈士后人三兄妹中的老大,对父母的遇害记忆最深刻,起初,一心只想着为父母报仇,对警察廖四六几次下手都失败后,反倒让对方知道了他就是共产党人陈氏夫妇的后人,侦缉队长邝庆奎为斩草除根,引出其他俩兄妹,始终没有对陈山河动手。</p><p class="ql-block"> 陈山河利用这一机会,机智地与警察周旋,还利用黑社会老大在码头的关系做起了西药生意,大赚了一笔钱,为回报何氏兄妹收留扶养之情,一直想着为阿芳姐开一间大大的中药铺。</p> <p class="ql-block"> 他对何玉芳不离不弃,而阿芳姐也是对这个收留的弟弟悉心照顾,排忧解难,在乱世中,两个人心心相映,产生了深厚的情感,阿芳姐终于同意了山河想娶她为妻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正当陈山河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为阿芳开一间中药坊时,日本鬼子的飞机突然轰炸了广州,把他们的新家夷为平地,炸出了一个大大的弹坑,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失去妻子阿芳的痛苦,让陈山河一蹶不振,后在弟弟陈卫的鼓励下,才慢慢走出阴霾,逐渐振作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陈山河为了方便给游击队输送药材,被迫答应阮飞舟加入了日本人的商业促进会,被广州市民痛骂大汉奸,但他忍辱负重,用粤药为武器,暗地里帮助地下党游击队,与此同时,不停的积攒财富,一直想让弟弟妹妹过平静安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陈山河的经商头脑足够聪明,也足够强大,在与日本商人三国有喜合作入股何记大药坊,足以证明了这一点。他利用三国有喜的特殊身份,一次又一次为共产党游击队输送药材和急需的药品,可以说三国有喜这个日本商人被陈山河玩的团团转,一切都在山河的掌控之中。</p><p class="ql-block"> 不论是夺回南禄药坊,不论是收藏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千年药典医书,还是与日本商人、日本鬼子以及汉奸的周旋,都把这一人物的聪明才智刻画演绎的入木三分,他虽然不是共产党,身上还背负着汉奸的骂名,但在陈山河骨子里充满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品格,他能伸能屈的身段,养护着他每每化险为夷,总能在险中取胜,可以说粤药在他的手里堪比长枪大炮。</p> <p class="ql-block"> 为了保卫广州城不被即将投降的日本鬼子妄想用细菌武器毁掉的阴谋得逞,拉着他那没头没脑只有钱还有通行证的搭档日本商人三国有喜,利用三国有喜的特殊身份,炸毁了存放在难民营地里的细菌武器库。</p><p class="ql-block"> 他大义凛然,身缠炸药,如同董存瑞炸碉堡一样,那视死如归的画面,让观影者觉得他虽然不是共产党人,却像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一样,赴汤蹈火,消失在火海中,救下了一座古老魅力的英雄城市。</p><p class="ql-block"> 山河以高贵的品格,为弟弟妹妹做了榜样,也告慰了地下共产党员的父母,和心爱的妻子阿芳,他算得上挽救广州的大英雄,更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五羊城的功臣,他的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可谓气壮山河!</p> <p class="ql-block"> 最后把镜头转向小妹陈立夏,这一镜头里,陈立夏和两个哥哥失散后,流落街头,被红船戏班旦角金慧荣带回到太平戏班,因当时男女不能和班唱戏,后入摘星女班拜陈冶冰为师,她刻苦练功,潜心学习,没有辜负干爹张太平、师傅陈冶冰培养和期望,更是在成为中共地下党的师哥金慧荣的鼓励下,最终唱到了戏班的主角。</p><p class="ql-block"> 在与师哥金慧荣相处的那段时光里,彰显了那个时代的青春活力,她对师哥的爱就如同粤剧角色一样的忠贞!她明知道师哥就是共产党,时刻都会有危险,还是用自己机智勇敢和聪明才智,常常为师哥化险为夷,这对师兄妹的情感堪称那个时代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她利用粤剧演唱和粤剧舞台宣传抗日,为抗拒与日寇的艺术交流,不惜把红缨枪换上真枪头,时刻准备着血洒舞台,戏如人生,看来她在舞台上扮演的穆桂英、梁红玉的风采,已经让日本鬼子胆战心惊了,通过奋力抗争,带着行头和装束走下舞台,最终,也没让日本鬼子的阴谋得逞。</p><p class="ql-block"> 在太平班主和师傅相继遇害后,陈立夏勇敢地接过干爹张太平传下的班主皮包,带领戏班在粤港两地游走,艰难的唱戏生存,也得到不少好心人的帮忙和支助,在大哥二哥的帮助下,从香港重返广州继续开班唱戏。 </p><p class="ql-block"> 解放广州后,陈立夏带领粤剧团全国巡演,最终在共产党的关怀下,成为了一代粤剧名角!</p> <p class="ql-block"> 这三组镜头有序结合切换,导演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有历史背景,有血有肉,有生活,有题材,更有粤式品牌的完整故事,开头结尾脉络清晰,人物塑造到位,不啻为一部带有历史痕迹的好剧,还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魁宝和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不仅让观众看到了《珠江人家》陈氏三兄妹把粤药、粤菜、粤剧当做武器把日本鬼子和汉奸玩的团团转,打的一败涂地,也让观影者很好的了解了广州的地方特色,粤药的祛风、祛湿、解毒的功效;粤菜的弹牙、和味、大补的特点;以及粤剧的平喉真腔,南北融合,神形兼备的唱功,从感官到味觉到听觉再到心里,观影者都得到了满足。</p><p class="ql-block"> 电影艺术,对于观众而言,不是技术手段运用的怎样达标,不是邀请了多少名星大腕出演,而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吸引观众的不是明星的脸谱,而是剧情里人物的演技,能让观众得到心绪满足,才可称之为上乘的好剧。</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与其说《珠江人家》在讲述着抗战历史,毋宁说是在介绍传承珠江这条大河上的岭南文化,展现粤药、粤菜、粤剧的博大精髓,以及粤人百姓寻常的市井生活。</p><p class="ql-block"> 剧中呈现的中药新会陈皮、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蜡丸制作技艺,还有老字号陈李济……这些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岭南中医药材、老字号,以及独特的制药工艺,炒泡姜、腊壳包装……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跟着《珠江人家》搬上银幕,重新火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 不过,剧情也有不足之处,既然是粤式年代剧就要有年代感,除了岭南文化展示到位,老字号还原真实,粤药品质,粤菜口感,粤剧唱腔有直观感受到外,就是觉得剧中人物的语言对白,好像不是岭南粤港两地那个时代的特征,演员们基本都操着一口2023年版的普通话演戏。</p><p class="ql-block"> 有些演员那固定的声线,在银屏上演绎过多种角色后,有一种不知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错觉,如果剧情语言对白,能和当时的年代有一定联系和相似处,比如来几句粤语,讲讲粤式普通话,再找本土的广东仔扮演一些角色,或更能大大增强电视剧的观赏性。</p><p class="ql-block"> 还有化妆问题,演员们从头到尾都是一副面孔,没有年轮沧桑特征,是不是都吃了粤药不老呢?三十年左右的变迁,除了天不会老,粤药不会老,人还是会老的吧!比如解放广州后,陈卫做了区长,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还是广州酒家的那个小厨师脸谱,都到了五十年代,那张脸还是白白净净的,看不出一点沧桑感和失去亲人爱人的情感皱褶,不知是化妆师的失误,还是特意如此呢?</p> <p class="ql-block"> 当然,该剧仍然是一部可以品着茶水慢慢欣赏的大片,随时可以把观众带入沉浸式和粤式生活的体验中,以及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里。粤菜的清淡飘香,粤剧的妙音传递,粤药的精良制作,老字号的重现,都融入在一幅精彩纷呈,缤纷多彩的岭南文化传统品牌画卷里。</p><p class="ql-block"> 《珠江人家》带着这幅长长的画卷,一一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带出粤味九足的真实感,以及丰厚的文化滋养,通通展示在整个剧情里,献给了观众。好久没有这种追剧能让人上瘾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此刻,又闻到了一股粤菜香飘的味儿,看看腕表,一壶茶真的喝到了中午,还有一笼牛仔骨没吃,干脆,微信太太来此继续品尝粤菜,一起回味一下粤人习俗吧!《珠江人家》广州酒家里的粤菜,这里的广州酒家可都能品尝得到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