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谈脊骨疼痛第949讲 肩部疼痛就是肩周炎吗?还可能与这6种疾病有关!千万别掉以轻心!

脊柱关节科 宋佳

<p class="ql-block"><b>“大夫,我最近肩痛的厉害,是得了肩周炎吧?”门诊坐诊时经常会被患者追着问。</b></p><p class="ql-block">“肩周炎”这一名称深入医生和患者心中,大家几乎把所有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都被称之为“肩周炎”。其实“肩周炎”的发病率很低,绝大多数肩关节疼痛可能都不是“肩周炎”!而可能是“肩袖损伤”,肩周炎占比很小。那么什么是肩周炎,什么又是肩袖损伤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什么是肩周炎?</b></p><p class="ql-block"><b>肩周炎又名“冻结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滑膜、关节囊及韧带)炎性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b></p><p class="ql-block">欧美骨科协会定义的肩周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放射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的疾患。而磁共振检查往往会表现为在肩关节的内部以及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间隙内有斑杂的长T1、长T2的信号,代表着此处有炎症水肿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些人容易患肩周炎呢?</b></p><p class="ql-block">肩周炎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在这个年龄段有2%~5%的患病率,女性较男性多见,左右手无明显差异。合并有糖尿病、颈椎病、缺血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胸腔的病变、创伤等疾病的患者患肩周炎的几率稍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患了肩周炎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基本判断</b></p><p class="ql-block">首先,年龄上多见中老年。其次,起病缓慢,肩痛逐渐加重,肩外旋困难,很快肩关节僵硬,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再者,肢体没有麻木等感觉障碍。持续3月到半年左右可自行缓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简单判断</b></p><p class="ql-block">青少年无肩部外伤史的肩痛者不是,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者不是,早期肩外旋不受限(手能摸到后枕部)者不是,后期肩关节不僵者不是,肩臂麻木者不是,中老年有明确肩部外伤史者不是,如肱骨近端骨折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肩周炎如何治疗?</b></p><p class="ql-block">肩周炎的首要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并恢复关节活动度。</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药物治疗</b></p><p class="ql-block">非甾体类药物(西乐葆、芬必得、扶他林、布洛芬等)和痛点封闭可有效快速缓解疼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红外线及微波治疗</b></p><p class="ql-block">能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炎症消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肩关节推拿治疗</b></p><p class="ql-block">也有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法宜轻,适可而止,切忌使用暴力!否则容易合并骨折,造成副损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如果肩痛不是肩周炎,那又是什么疾病?</b></p><p class="ql-block">其实肩痛最常见的是由于肩峰撞击或老年退行性变导致的肩袖损伤。</p><p class="ql-block">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抬肩,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其中,发生损伤机会最多的就是处在肩关节上方的冈上肌肌腱。因此本病常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的体育爱好者中发病率较高。而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仅仅是从事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可能会导致肩袖的改变,比如肌腱变薄或供血不足,导致肩袖老化退变,从而发生破损或断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肩袖损伤疼痛特点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不少患者的疼痛是肩部受伤后当时很疼,但第二天减轻,隔日疼痛又加重,很多人晚上也可能出现疼痛,影响睡眠,甚至晚上有被疼醒的情况。有些肩袖损伤的患者在做胳膊伸直向内旋转(亦即空杯实验,拿一杯水把水杯倒空时的动作)和向外伸展动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疼痛最明显,过后消失(疼痛弧)。其中“夜间痛”是肩袖损伤特有的特征,如果夜间肩部疼痛痛醒了,或者说疼痛影响睡眠,那大概率是肩袖损伤了,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肩袖损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X线检查</b></p><p class="ql-block">可以判断肩峰的形态及肩关节骨性结构。部分肩袖损伤患者肩峰前外侧缘及大结节处有明显骨质增生以及钙化性肌腱炎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核磁共振(MRI)检查</b></p><p class="ql-block">MRI能够清晰的显示关节的软骨、关节囊、韧带、肌腱、肌肉等结构,是诊断关节损伤与疾病的最好检查手段。可帮助确诊是否存在肩袖结构的损伤、损伤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尤其是核磁共振造影检查(MRA)可以清晰地显示肩袖的部分撕裂,对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超</b></p><p class="ql-block">肌骨超声可以诊断包括肌肉损伤、肌肉炎症和肌腱韧带、筋膜等部位的损伤。对肩袖损伤,可以清楚显示,但这与操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认识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肩袖损伤不治疗会怎样?</b></p><p class="ql-block">一是反复不尽的疼痛影响工作生活以及日常活动。肩袖是四块肌肉的肌腱共同组成的一个维持肩关节稳定的结构,只有健康的肩袖,才能协助其他运动结构完成上臂的各种姿势和运动功能。二是当肩袖发生损伤时,会导致整个肩关节变得非常不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加重肩关节退变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肩袖损伤如何治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保守治疗</b></p><p class="ql-block">损伤较轻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是肩部制动休息,不同肩周炎患者,此类患者不建议患者行肩部功能锻炼,因为这样可能加重肩袖损伤于的程度。在休息过程中如果疼痛明显,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有冰敷、中频电、短波以及超声波等,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理疗方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手术治疗</b></p><p class="ql-block">如果损伤严重,肩袖完全撕裂或者经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多采取关节镜下肩袖缝合的方法,对于情况不允许或者损伤较大的患者则可以选择小切口手术,具体手术类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手术之后一般需要佩戴护具6~12周。佩戴护具期间,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一般6周后进行主动的训练,待其部分愈合后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手法牵拉及肌力训练,进而进行恢复性训练以回归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南石医院脊柱关节科(颈肩腰腿痛专科)</b>是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设有保守微创介入手术一体化的“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以强大的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治疗。科室分为:脊柱内镜,骨质疏松,膝关节镜及PRP,肌骨超声,介入微创等多个亚展业学组。诊治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失稳、脊柱骨折、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脊髓损伤等脊柱相关性疾病及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复杂疑难性骨伤性疾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