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素养导向—中国教育学会2023年度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活动纪实

五源河九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教育学会 2023 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于2023年11月12日至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活动以说播课方式进行。</span>为了提高我市中学化学教学水平,开拓老师们的眼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加强与全国优秀教育教学水平的交流,海口市组织教师们积极参与本次</span>全国名师课堂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100多位初中化学教师,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者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11月13日至15日,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精彩纷呈的说播课以及专家们专业的点评,感觉受益颇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壹号会场全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由海南省教培院吴益平副院长主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100多位来自海南的老师参加本次全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说播课选手顺序及内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化学教研员李燕老师指导的两节课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这两节课分别来自海口市五源河学校《一粒盐的阳光之旅——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跨学科实践教学》和海口市海景学校《跟随科学史实 探寻原子结构》。在与北京、广东、江苏、四川等教育发达地区共40名教师同台竞技中,海口市参赛选手五源河学校邱萍不负众望,荣获第一名,另一位参赛选手海景学校王安芝进入前十,也荣获优秀,充分展示了李燕老师带领的海口市化学教研的水平和实力,为海南教育事业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项目式教学历时一周,分为项目导引课、盐场实践课、项目展示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通过盐场实践,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核心,联系地理、历史学科相关知识,实现跨学科知识融合。学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体会“收盐、制作老盐柠檬水”劳动的辛苦以及劳动创造的社会价值。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和感受真实生活,从课本走向实际工业生产,深化化学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通过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晒盐、收盐、洗盐环节的讨论,引导学生构建分离可溶物与难溶物的方法,认识溶解度可以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极限。</span>利用家庭实验、实验室实验实现工业生产的模拟,促进学习成果的变式应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该项目式教学致力于</span>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生产实际的意识,发展获取并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莺歌海盐场实际生产流程的分析解释,明确每一步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学生通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南省的王安芝老师为大家献出了精彩的一课,通过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家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智慧, 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结构,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学习运用类比、推理、模型等思维方法认识原子的结构,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川省泸县二外梁才学校的税烨为我们带来了以情育人的一课:解析炼石成金-金属矿物及其冶炼一课,本节课注重分析知识承载的素养功能,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本节课亮点如下:1.采用创新教学模式,2.采用问题衍生教学法3.实现跨学科融合4. 实验改进微型化5 .设计实践性作业6.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7 .素养立意、五育异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莞市东城中学黄晶老师从定性的视角形成探究物质组成的思路与方法、从宏微符相结合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史的学习,知道科学家探究物质组成的思路,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基于氢气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收集证据并进行推理,建立认识物质组成科学思维模型。通过模拟并画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建立水的三重表征,形成从宏微符视角探究化学变化的化学观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高艳燕老师:小麦的奇妙之旅——从一粒种子到特色面食。本课从3个课时展开:1.小麦种植环境的选择与改良。2.小麦的选种与种植。3.小麦的收获与加工。教学目标如下:通过调查适宜小麦生长的环境、调查分析常用的选种方法研究小麦的“粗”加工,提升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研究小麦种植环境(土壤)的改良,应用酸碱相关知识解决改良酸性土壤等实际问题;通过研究小麦 加工,提升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提升应用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盐浸”对麦种萌发的影响,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依据探究目标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欣赏了100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众多学生的深度学习之后,来自全国的4位专家对她们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点评,以期引领全国化学教学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川省教科院化学学科教研员马红艳老师:热烈祝贺中国教育学会2023年全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圆满成功!感谢100多位老师及其团队,为我们展示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感谢评委专家给我们以高屋建瓴的指导。对于组织过一次说播赛的我们来说,这些成果尤其宝贵。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我的点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理念新。</p> <p class="ql-block">1.注重从解读新课标入手,结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依标施教。</p> <p class="ql-block">2.从大单元视角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内容结构,将内容结构化呈现。</p> <p class="ql-block">3.注重分析知识承载的素养功能,挖掘学科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4.开展核心素养目标的表现性评价,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和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二、方法新</p><p class="ql-block">1.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建构学习、探究式、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开展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符号与表征等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高阶思维活动。</p><p class="ql-block">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4.注重开展项目式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p> <p class="ql-block">三、技术新</p><p class="ql-block">1.优化改进教材实验,自制教具等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p><p class="ql-block">2.重视整合各种资源平台、技术,自制教具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p><p class="ql-block">3.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优化实验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深度。</p> <p class="ql-block">四、还原科(化)学史,追溯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家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见解、勇于修正和放弃错误观点,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p> <p class="ql-block">五、尊重体验感</p><p class="ql-block">“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播放的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笑脸,学生对学习的全情投入,呈现了具象化的生本课堂。</p> <p class="ql-block">六、作业重设计</p><p class="ql-block">利用“作业小切口撬动大课改”科学设计作业,从单元视角分层设计多类型的作业“双减”落实。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助力“双新”“双减”落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 “最后一公里”在课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核心在课堂,关健在教师,期待老师与学生一起高质量完成从课标到课堂的核心素养生根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朱成东老师从以下几方面为我们分析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一.单元学习,分析单元特征</p><p class="ql-block">二.介绍大概念统领</p><p class="ql-block">三.跨学科综合实践</p><p class="ql-block">四.创设真实情境</p><p class="ql-block">五.充分发挥了实验的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六.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黄丹青老师从以下几方面为我们分析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时代性</p><p class="ql-block">二.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慧</p><p class="ql-block">三.活动过程强化思维导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天气渐冷,虽然任务繁重,虽然杂事颇多,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面对这个全国的“饕餮盛宴”,需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主动反思。下面是部分老师的学习照片。</p> 部分成员学习照片 部分成员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  本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中展现了很多优秀的课例。她们的教学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教学内容问题化、学习情境真实化、教学过程任务化、学习活动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素养提升、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体现了示范性和导向性。感谢每位老师及团队的付出,感谢评委们精彩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片冰心育桃李芬芳、满腔热情为杏坛耕耘。一百多位老师呈现的精彩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落地新课标、探究如何更好的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老师们学习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希望老师们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入细致地研读教材、钻研课标,学会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乘着课标实践的“春风”迎来化学教坛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盛景。</p><p class="ql-block"><br></p>

课堂教学

学习

学生

老师

探究

教学

初中化学

活动

实验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