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拾)

老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续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 职工住房条件大幅改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抚顺作为一个早期的重工业城市,各大企业的职工住宅区,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前期,普遍为红砖平房,集中,连片。狭小是我们这个重工业城市居民住房的主体形式,辽电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可能稍微好于其他企业,但是我们厂的前辈们,在我们进厂以前,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住房的紧张甚至是无房的状态,很多老工人住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独身宿舍。由于我参加工作就在后勤部门,整天同职工家属打交道,生活住宅区里一些人和事,多少还是有些了解和知道的。1979年底,我厂基建队自建的河东9号楼建成,总面积2400平米。当时的厂总工程师史大祯,(后来电力部长)从河东的2栋一室搬到9栋东一单元4楼西屋一室半50平米左右的房间。1980年厂基建队又在河西商店后面建起10号楼,面积和河东9号楼差不多。后来厂领导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解决大龄青年结婚无房的实际情况,改建了河西山下学校教室,更名为“光荣楼”,改建窑沟“六十三中”教室,分给响应“一孩”号召的职工,改建河西“二宿舍”,改建河东“市建一”办公楼“养生楼”等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职工住房紧张局面。到了90年初,我厂住宅从最初拥挤,狭窄的平房发展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从最初的十几栋楼房,到福利分房结束,发展到100多栋楼房,最后女职工,没结婚的独身宿舍职工也都分到了房子。有的职工也是让我刮目相看,每次福利分房,订的条条框框,他都能挨上边,就好像特意为他制定的,从河东搬到河西,又从河西搬到河东,从旧楼搬到新楼,从小房搬到大房,最后又搬到我厂市内的福利房,真是让我惊叹不已啊!记得老厂长马东没调走之前,在厂职工俱乐部大会说过这样一句话:同志们,辽电的住房条件会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会有一套住房,放心吧!将来辽电的房子会多到住不过来,当时很多人在会场就起哄,说这个马大白话,真能吹!结果现在辽电的闲房,没人住的房比比皆是,你别说他的话还真是一语成谶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 风靡一时的红茶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少年前有一种极为流行的养生保健品叫做“红茶菌”,人人以为大保健佳品,街坊邻居几乎家家蓄之,不可一日无此菌。我当时对此也深信不疑,每次都是精心制作,现在回味起来,印象还是那么清晰,表面有点像质地较硬的凉粉,俗话说就是“艮啾啾”。每天沏好茶,晾凉茶水兑糖伴之,“菌体”生长十分迅速,很快就能长满整个容器。如果从养红茶菌的器皿中倒出一杯“菌液”,稍等片刻,表面即凝结成膜状,当时倍感神奇,仿佛看到了万物滋长、天人化生的要道。经红茶菌“加持”过的水,味道酸酸甜甜,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显得格外可口,我个人非常喜欢。不过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饮用“红茶菌”可不是仅为了“好喝”,而是追求某种或者很多种传说中的“保健作用”。三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红茶菌”的热潮在某个年头不知什么原因戛然而止,红茶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多数都是茫茫然昏昏然不知所以然,当年我也只是懵懂无知,直到近些年,我才大体了解到“红茶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毫无疑问,红茶菌并不是一团简单的化学物质,它是具有生命气息的活物,但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真菌界和细菌界的混合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 从火的一塌糊涂到销声匿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挂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一到年根底,各大商店,路摊摆放的挂历琳琅满目,尤其是明星美人挂历,那叫一个火!那些年,我们谁家没有挂历?而且还不止一本挂历。说说我的经历:流行挂历那几年,咱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买过挂历吧?不是单位发,就是亲朋好友送!我们家从来就没有买过挂历,我绝不是在这炫耀和吹牛逼,每年能有十本到二十本,然后我也是往外送。结果你送出去是陈冲大美人,他给你回个巩俐,你给他个斯琴高娃,他来个何晴,转来转去,又转回来了。“大美人”曾影响了不少人的审美观,也成为他们认识“美”的重要途径。挂历也带来了“风气”问题,当时的情况是,不少单位把赠送挂历作为“走后门”、拉关系的一种手段。其实每家就一本挂历就够用,多了以后,有的人就开始琢磨利用挂历了,比如,有的家庭把旧挂历垫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读书、工作时有赏心悦目之感;有的把旧挂历垫在柜子或抽屉里,外观整洁,还有防潮作用;有的用旧挂历给上学的孩子包书皮,厚实、美观,一度成为孩子们炫耀的“资本”。还有的能人把挂历剪成一条条,粘上浆糊缠绕在曲别针上卷成门帘,非常好看,也很实用,我家就挂过。挂历市场的衰落,实际上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关系。曾经挂历的兴起与居室四壁白墙的时代是相适应的,随着室内装潢越来越多样、高档,挂历作为居室装饰物的位置也越来越不合适宜了。直至销声匿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 再说辽电的兴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座因资源而兴的城市---抚顺,一个因水资源而建的火力发电厂--辽宁发电厂,我与他有着40年割舍不下的情怀。我的青春,中年直到退休,都奉献给了这旮瘩辽电这块热土,即让人爱,也让人“恨”,辽电真正衰败是从1999年开始的。这年一个是新老厂分家,百万千瓦电厂一下子缩减回65万千瓦。过的好好的一家人,硬给掰成两家,一个大院,住两家,有点类似现在的大陆和香港奥门“一国两制”的感觉。再一个就是市政府领导脑袋瓜子一热,想一出是一出地楞要把章党变成抚顺县城。当初承诺:市民的身份不变,市民的待遇不变。结果大张旗鼓干起来后,承诺就像放屁一样,当时是惊天动地,过后苍白无力。老百姓的质疑是从电话费涨价开始,直到职工的丧葬费也减少,愤怒的情绪突然爆发,职工们再也无法无动无衷,市里省里北京去讨说法,甚至都影响到了安全生产。后来还有几句顺口溜埋汰当时市长陈佳洱,大意是:陈佳洱是真牛逼,交通要道建滑梯,陈佳洱是真能干,带领一帮庄稼汉,硬把市区变成县.......。(原来西一路,现在的天朗国际,市区路和铁道口交汇处,一到冬天,铁路高架桥上,由于抚顺发电厂的凉水塔散发热汽刮到桥面上结冰,来往车辆直打呲溜滑)折腾来折腾去,结果是劳民伤财,最后又打回原形。整个九十年代,是辽电最辉煌时期,二期扩建,用电补贴,生活区24小时供热水,非洲鲫鱼,职工生活待遇,福利分房那是杠杠的。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现在的章党辽电 ,已是昨日星辰,破败坠落到白天满街都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夜晚小区整栋整栋楼房就有几处亮光。搞对象一听说是辽电的,免谈,一听说辽电退休老头,可以面谈。这话可能有点调侃,但也折射出辽电今不如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七章 迈入二十一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 辽电最后一次燃花灯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0年的春节,是辽电新老厂分家的第一个春节,双方的领导还是念点旧情,决定在家属区联合举办春节灯展。各分场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想尽一切办法,来展示自己的实力。整个灯展历时半个月,规模,数量,质量,参展的单位,观展的人数都是空前的。燃花灯展的高潮是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天,没有三十)当夜晚降临,月亮冉冉升起的时候,两厂主要领导来到灯展现场时,整个灯展区沸腾起来,烟花四起,鞭炮齐鸣,当烟花在寂静的夜空中爆开时,绽放出七彩的瞬间,让人忘记了它在爆发时的巨大的响声,忘记夜空的寂静,记住破灭前的壮丽,为的就是留下美丽的倩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人们心中。整个过程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灯展持续到正月十五,猜灯谜又是一个小高潮,灯谜的谜底是五花八门。但有一个灯谜我到现在都没有忘:大意是:希望两厂互相帮助,并肩齐进,共创辉煌,共创未来。但结果从此两厂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结局一个破产,一个气数已尽!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太让人惋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 厂工会组织职工健康疗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厂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组织职工健康疗养的,最早地点是北戴河。从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开始,然后是老职工依次往后排,每次一个星期,吃喝住费用全免。全厂职工基本上轮了一遍,再去北戴河就没啥意思了,换到大连。原来是坐火车,这回厂出车,全程车接车送。后来又换到丹东,住在鸭绿江江边,断桥附近,我厂在此处投资建小别墅,设辽电住丹东办事处,(江源公司)这个地方就健康疗养我去住过两次,最后一次是2008年。后来公司开黄了,房子也卖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 七年之内三位老人相距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1年初冬,78岁的岳母大人没有任何症状和痛苦,在睡梦中悄无声息离去,真是修来的福分,让人甚是想念和难以忘却。老人家人缘特好,面相慈善,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都愿意和她聊天。岳母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虽然是从农村出来的人,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贤良淑德、为人处世方面却令我这做姑爷的非常敬佩。面对生活的诸多压力,她没有屈服,在艰苦的岁月中,一个女性所有的优秀品质,都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坚韧、耐劳、节俭持家,同时岳母的爱和宽容也感化我这个做姑爷的一辈子生活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6年初夏的某天晚上,母亲在我弟弟家吃饭觉得不舒服,放下筷子上床就不行了,走得非常快,没有留下一句话。母亲生在旧社会大户人家,天资聪颖,悟性过人,记性也特别好,如果她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或许她将会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家闺秀。退休后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患多年的“甲亢”病也越来越严重,到60多岁时,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最后严重到家人和她无法沟通,记忆力丧失。作为孩子,每天看着妈妈那呆若木鸡的眼神,不知饥渴的食欲减退,真的是很无奈。母亲在世时,我羞与人诉说,怕人耻笑。现在想起,那不是母亲的过错,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脑功能障碍。由于恐惧老年痴呆遗传,我在网上查过,也通过熟人咨询过名医,我母亲属于甲状腺功能减低引起的痴呆,与遗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告诉我:请放心,大可不必纠结这个问题,我这才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母亲这一生一世不易,更不平凡,她像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是世界上最可爱伟大的母亲。有时候我在想,作为母亲及世上所有的母亲,仅仅是养育了我们吗?倘若没有母亲的付出,母亲的牺 牲,母亲博大无私的爱,这个世界还会有温暖,有阳光吗?母亲虽然离开我们哥几个十七年了,但是我将用一生去怀念你,回忆和爱不会因生命终止而消失,只要有人怀念,就不算真正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8年7月份的一天,我的岳父大人也是在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咳嗽不止,我们七手八脚地上前又是拍背,又是揉胸,然后让他喝点温水,一顿操作也没有起作用,最后眼睁睁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岳父迂腐且有些固执、安贫乐道却又拿不起来事,但心地善良。活了八十多岁,一天学也没有上过,建国前当的兵,抽烟喝酒,干了一辈子铁路巡道工,辛勤劳累了大半生,吃粮不管穿,属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那种人。和岳母经常拌嘴,但岳父从没有动过手,每次都是以岳父理亏无语而告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纵观四位老人,没有在弥留之际遭受太多痛苦,也没有给儿女带来拖累,我感到很是欣慰,衷心希望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 荣获厂劳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4年,荣获厂劳动模范。当时正值出国旅游热,厂领导决定让我们十几位老模去泰国旅游一圈,时间一周,吃喝拉撒睡费用全免。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走出国门。现在看来,这可能不算什么,但当时对我来说,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因为从没有想过还能免费坐飞机出国游玩。当年还没有从沈阳直飞泰国的飞机,我们是从沈阳飞到上海,再从上海飞到曼谷,从曼谷飞到泰国最南边的普吉岛,整个行程十分繁琐。不像现在行程简单,费用低廉到6天5晚,两三千左右就能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 厂三期工程扩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辽宁发电厂老机组替代改造工程(三期工程)于1991年初开始运作,2001年4月,为多元化集资办电的需要,辽宁东方发电有限公司董事会成立,进行辽宁发电厂老机组替代改造工程资本金的筹集和投入。工程项目2002年8月14日获得国务院批准,2003年4月8日正式开工,2005年2月#1机组移交生产,#2机组5月移交生产。工程总投资为21亿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有了老机组替代改造工程,辽电才得以延续下来,否则的话,现在辽电可能是烟消云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