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心同然:圣人是什么人!

春雨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圣人是孔夫子。但孔子在世之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子贡问孔子:“夫子您是圣人吧?”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矣。”</p><p class="ql-block">孔子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呢?一是因为谦虚。二是因为在孔子之前,前代圣人的光辉实在太强,孔子虽修身至圣人境界,但生而未得其位,不逢其时。这一点与前代圣人相比,孔子自己认为不足。孔子之前的圣人有多厉害呢?</p><p class="ql-block">儒家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之前的儒家圣人都是得位者,伏羲氏,轩辕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不仅个人达到了圣人境界,而且有大功于世,孔子在这一点自认为比不了前代圣王。</p><p class="ql-block">虽说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但后世的圣人有不同意见。孟子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虽说前代圣人取得了很大的功绩,但在孟子看来,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超过孔子的人。</p><p class="ql-block">孟子列举了前代圣人,除了上述圣王。还有皋陶、伊尹、伯夷、莱朱、太公望、散宜生等。孔子之前中国就出了很多圣人,并非人们所认为的儒家只有孔孟是圣人。孔子之后也出现了很多圣人。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王者是指儒家圣人。</p><p class="ql-block">圣人也有区别,最厉害的圣人是孔子这种,圣之时者!</p><p class="ql-block">公孙丑问孟子:“伯夷、伊尹这两个人怎么样?”</p><p class="ql-block">孟子说:“他们处世之道不同。不是他认可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认可的民众不使唤,世道太平就出来做官,世道昏乱便退而隐居,这是伯夷的处世态度。任何君主都侍奉,任何人民都使唤,国家能治理也上进,国家混乱亦上进,这就是伊尹。</p> <p class="ql-block">可以出仕就出仕,可以退避就退避,能长久干就长久干,能迅速果断就迅速果断,这就是孔子。他们都是古代的圣人,我没有能做到他们那样;至于我所愿望的,则是向孔子学习。”</p><p class="ql-block">孔子是圣之时者,就是孔子自己所说‘无可无不可’。这个境界相当高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就是达到中和之人,一静一动皆与宇宙同频。</p><p class="ql-block">孔子之后达到圣人境界的有哪些人呢?曾子,孔子之孙子思,孟子,北宋五子(这里未仔细分辨,有可能有的并未达到),朱子(阳明先生说朱子晚年已经达到此境界),王阳明。</p><p class="ql-block">中国历代成圣的人不算少,这在其他文明未曾有过。儒家是培养圣人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中华万年文明之思想,岂是近现代一百年多年的历史就能够抹去的,没有儒家思想,中国文明不可能不中断。</p><p class="ql-block">那么到底什么是圣人?儒家定义的圣人到底有何神通?</p><p class="ql-block">孟子说人有几重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大而能化,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p><p class="ql-block">程子说:“圣不可知,谓圣之至妙,人所不能测。非圣人之上,又有一等神人也。”</p><p class="ql-block">儒者之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是,善、信、美、大、圣。儒家最低境界是善,达不到此境界的皆未入儒家之门。</p><p class="ql-block">善,是入儒家之门最低要求。</p><p class="ql-block">圣人是尽其心者,唯有圣人可尽其心,尽心就可知性知天,就是圣人。</p><p class="ql-block">人类与其他物种不一样,其他物种只能按照天赐本性发展,不可逃出天道法则。但人有自我意识,可以自主选择善恶。天赐给了每个人一颗同然之心,假如把这颗同然之心比作松柏的种子。唯独圣人长成了松柏的样子,其他人未能尽其性,偏离了松柏的样子。大多数人怀着松柏的种子却长成了杂草,为什么?皆是因为不修身,不走率性之大道造成。</p> <p class="ql-block">孟子说人之耳目口舌皆有相同爱好,难道唯独人心没有吗?人心也有的,人心爱好理义。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人心爱好理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看到好人好事,人心就欢喜。看到恶人恶事,人心就厌恶,因为人心爱好理义,圣人循此心之爱好去行事,止于至善就可得此同然之心。</p><p class="ql-block">据儒家经典讲述,当人尽心之时,就是天理展现之时,儒家称之为悟道。为什么读经典只需要读圣人原著,因为圣人是是尽性之人,是了解生命真相的人。如果人们听信一个根本未悟道的人去解读儒家或者批判儒家。子贡说:“这是自绝于日月。”</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人试图把圣人理解为普通人,这极其荒谬。一方面圣人确实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中唯有圣人完成天赋人性,悟得人生大道。圣人是指引后人学习的榜样,为人的榜样,求道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圣人与圣人之间有何差别?</p><p class="ql-block">阳明先生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p><p class="ql-block">圣人之心好比都是精金,但有分量的区别,就是能力的差别,此谓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综上述,圣人是什么人?</p><p class="ql-block">是尽心尽性之人,是彻彻底底完成天命之性之人,是掌握宇宙真相,人性真相之人,是领悟天道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