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三则(2)

九曲清溪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声音——走街串巷的小贩的叫卖声——正在淡出上海人的生活。这些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尤以江浙一带为多),是原汁原味的乡音,虽然南腔北调,却有板有眼,节奏分明,和"京派"吆喝的字正腔圆、合撤押韵有异曲同工之妙。自上海开埠以来(或许更早),这些飘荡在街头,穿越过弄堂的声音,或悠扬,或粗犷,声声入耳,亲切动人,它们是老上海的市井生活奏鸣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随着石库门和老弄堂的渐行渐远,这些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声音已经为手机铃声,快递、外卖小哥的脚步声、叩门声……所取代……诚然,里面也有人们不想再听到的声音,比如,城管的呵斥声,比如,"做核酸喽!"……</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老西门文庙是一处可以供人游玩的园林,这里有小桥流水,有绿树成荫,还有戏台和精致的楼阁。尽管庙内也有大成殿,有孔子像,却和朝拜圣人无多大关系,这里是劳动者的休闲乐园,是孩子们嬉闹的天堂,也是我儿时最常去的一所庙宇。前些年,听说文庙整修一新,我特地去瞻仰了一次。新文庙多了几道围墙,添了一些展品,房舍规整了,庙堂的气氛也浓了起来,只是不见了孔圣人和大众的那种无形而平易的交流。印象中的乐园已经远去,虽然一方浅池犹在,几株老树又添了新伴。庙内的一些新陈列品还值得一看,尤其是老茶壶和太湖石都是弥足珍贵的宝贝,别处难得见到。</p><p class="ql-block"> 告别文庙时遇见难忘一幕,一群中学生正由父母陪同,在大成殿前排队烧高香(高价香),为高考能得高分祈祷。只见主持人神情庄重,口中念念有词:"我是某某中学某某考生……我的志愿是……求……"接着是轮到的考生跟诵一遍。望着这群虔诚的学子,我有些无语,但又想:能多读点书总是好事啊!</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会笑,也需要笑,但是真正能引起我们发笑的东西只有一种——逗乐可笑的事物,而且这种逗乐可笑的程度越高,我们的发笑程度也会越大。且举二例以证之。例一:WG时期流传的笑话很多,其中有一则是关于"发枪的问题"。一次,某盲红(文盲红人)去基层传达有关精神,说道"今天讲讲发枪的问题,一个人一把(众乐)——是不可能的,三个人一把(众又乐)——是办不到的,五个人一把(众又乐,热切期盼)——是木头做的(众大笑)。例二:同事张先生,年近五十,谢顶可期,全仗前额一绺头发保护,遮光,自我感觉良好,朋友同事习以为常。某日理发时,那一绺美发被理发师不慎剪断,先生大窘,师傅不知所措。后经协商,理发店赔偿先生假发套一个,聊补"曝光"之憾。翌日,先生进办公室,同事们见了笑得前仰后合,进教室,全体学生见了哄堂大笑;原来张先生戴的是一个青春型发套,一日之隔,中年张先生已成一翩翩少年也。</p><p class="ql-block"> 认真搞笑是一种负责的态度,然而认真未必就能让人发笑。常有喜剧新人,初露头角时光芒四射,笑果爆棚,大红之后却再也爆不起来;好笑,或者不好笑,是一个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