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贺州过山瑶家文化园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644876</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4日我们20几位手机摄影爱好者跟着陈老师一起走进贺州过山瑶家文化园,从贺州市区驱车,从高速公路到步头,再顺着萌诸岭余脉大桂山的盘山公路行进40分钟,曲曲折折间行进至半山腰,一个名为“黄石村”的瑶族村寨出现在视野中。</p><p class="ql-block"> 贺州过山瑶家文化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传承基地”。文化园占地约30亩,文化园于2016年底开始创建,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李小莲工作室、李素芳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贺州市八步区瑶族乡愁馆、乡村扶贫车间、非遗研习所、非遗讲堂、同心文化广场和小集市以及配套设施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文化园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推进瑶族服饰定制和销售产业化,与贺州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团队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带有时尚气息的新式瑶族服饰、瑶族刺绣工艺品和旅游品,每年生产瑶绣产品21000余件。</p><p class="ql-block">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芳是文化园的创始人。她出生在“非遗”传承之家,母亲李小莲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服饰)传承人,被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李素芳从小看着母亲刺绣长大,耳濡目染也跟着母亲学习瑶绣。4.5平方厘米的布片上,绣上盘王印、花鸟虫鱼等瑶乡特色图案。这种绣片尺寸小、图案细致,要求绣工在方寸之间飞针走线。201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联合国商务笔记本的封面装饰物,李素芳设计制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和“年年有鱼”两种瑶绣图案作品成功被选上,作为装饰品嵌入笔记本封面,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派送给各方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贺州过山瑶家文化园每年在瑶族聚居村寨和社区举办20多场次民族民间技艺培训活动,李素芳还受邀到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高等学校传授瑶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超过1万名师生参加了培训活动,瑶绣技艺不断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部分内容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就是非遗文化瑶族服饰第三代传承人李小莲。</p> <p class="ql-block">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过山瑶家穿上过山瑶家服饰照的几张照片,心情也是美美的。</p> <p class="ql-block">  20几位手机摄影爱好者有幸和非遗文化瑶绣第三代传承人李小莲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友友夏竹在上山的路上,遇见三只珠鸡,我以为它们见到我们会害怕,可是它们不但不怕,还-边走-边回头并发岀清脆悦耳的叫声,好像在引我们往李小莲工作室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我和友友们一边走一边互相帮照些照片留影。</p> <p class="ql-block">上到李小莲工作室,除了李小莲工作室,还有瑶鲜阁;瑶族乡愁馆;非遗讲堂等。</p> <p class="ql-block">美丽大方的的第四代非遗文化瑶绣传承人李素芳。</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次去过山瑶家有幸和李素芳合影。</p> <p class="ql-block">  穿上瑶族服饰,跳上一段瑶族舞蹈,体验感受瑶族文化与瑶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不穿瑶服,打起瑶族鼓也是很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体验一把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非遗讲堂里的部分非遗瑶绣作品。</p> <p class="ql-block">过山瑶家典型的男瑶帽</p> <p class="ql-block">过山瑶家典型的女瑶帽</p> <p class="ql-block">  走进贺州过山瑶家,是你来了还想来的地方,过山瑶家风士人情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过山瑶家的非遗文化会让你惊叹不已的。</p> <p class="ql-block">摄影手机:ViVOX90Pro+</p><p class="ql-block">拍摄地:贺州市过山瑶家</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编辑:李婷</p><p class="ql-block">编辑时间:2023年11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