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之年自驾山西游游记(四)

谢建国

<p class="ql-block">  离开云岗石窟,又去应县木塔。1小时15分钟的车程眨眼之间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本名叫做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27米,共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9月,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世界最高的木塔”。但是,要说应县木塔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它虽然不费一钉一铆,却历经风雨,屹立至今。</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 门 中 楼</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拍得还是有点创意</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应县木塔,已是下午4点多一点,于是我们商定去山西代县住宿,方便第二天早上去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清早喝碗山西羊肉汤,稳稳开车心不慌。从代县到雁门关途中,有一段十八弯的险道山路,全是上坡,每一道弯,都有标牌显示,开着真刺激过瘾!景区开门一会,我们就到达了!</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p> <p class="ql-block"> 名人壁前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杨家将雕塑</p> <p class="ql-block">  到达景区,我们从后腰铺驿站的游客中心换乘景区车辆前往雁门关,迎面是毛主席题写的“雁门关”三字的“名人壁”,有李牧、李广等名将及王昭君和亲等像。对面即杨家将群像,西侧是杨老令公为首的杨家男将,东侧是佘老太君为首的杨家女将。回想印象中的杨家将故事一一对应,原来这里就是他们主战场,他们都曾在此大显身手,为国立功。</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就到了明月楼,这也是进景区的检票口。这是进入雁门关的第一道关卡,在古时边疆关隘中常有明月楼,是人们借望月来思故乡之意。</p> <p class="ql-block"> 明 月 楼</p> <p class="ql-block">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 长城万里长</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安放着明代嘉靖年间的大将军炮</p> <p class="ql-block">  记载着2600年间守关名将的镇边祠</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镇边祠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镇边祠位于雁门关关城天险门外东侧,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亦称武安君祠、靖边祠、镇边祠。公元1506年为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大将李牧而建,称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p> <p class="ql-block">  穿过边贸街,即将离开雁门关,情不自禁的想起关于“雁门关”最为著名的诗句:“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p><p class="ql-block"> 这些诗句描绘了雁门关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雁门关这一历史名胜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情感。</p> <p class="ql-block">  第四集完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