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丽水旧称处州。文人说,那是地域对应天上的少微处士星而得的名,正如台州对应三台星,而金星与婺女星争华之处对应金华。百姓说,处里呆呆(家里待待),处州是四塞之地,外面的人难进,里面的人难出。丽水还一度称为括州,那是因为有括苍山。括苍山是十大洞天之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丽水是在地图上,一个县,领导着一个地区的七个县,包括它自己。后来发现丽水升为市,属地中分出松阳、景宁两县,成了九市 县。再后来,地图上出现莲都区,细细一究,发现它和丽水县或丽水市完全是同样的境域,几十年完成了三次川剧变脸,同一个身子从媳妇熬成婆又熬成太婆,实现由县、县级市、到地级市的华丽转身。对外地人来说,记住丽水九市县,足矣。</p> <p class="ql-block"> 丽水九市县的相对位置和交通情况略似标枪运动员投掷瞬间的简笔画:丽水在颈窝处;缙云在头部;左手前伸,肘部是青田;右手后摆,肘部是松阳,腕部是遂昌;躯干是丽水云和间大路,胯部处是云和;左腿前跨,髋膝间是景宁;右脚着地,龙泉在膝盖处,脚跟处是庆云。其实,遂昌龙泉之间另有一条直道,但不通客运车,我也没走过,姑且忽略不计。</p> <p class="ql-block">丽水(丽读第二声)南傍大溪,溪水东流,流出个名堂叫瓯江。</p> <p class="ql-block"> 丽水人最乐于推荐的景点是古堰画乡。它在丽水南面二十多公里处,也傍大溪,却据上游。松荫溪从西边汇入大溪,离汇入口不远有通济堰,千五百年了,是浙江最古的大型水利工程。堰是溪水经过的人造门坎,可储可泄;竹枝似的支渠分渠利于灌溉;它采用的拱坝技术,查遍世界,没有比它早的。大溪东岸有一条长街,各色小店各型民宿排列两边。外地客在滩边看溪水涌动,看游船横渡,看乡人垂钓,看画者写生。几棵高大的樟树矗立街头,正好做团队客的集合地点。不远处有家地方特产商店,店主介绍,“处州莲子一烧就酥”,果不其然。</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最聚集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丽水西面二十多公里处有东西岩,一直以来都是个著名的景点,可我遇到的游客很少,只能说丽水开发出太多的山水风景,把游客摊薄了。东西岩,丹霞地貌,好多景色与历代文人以及仙人扯上了关系。来去东西岩必经老竹镇畲乡,车子所过,能感受到一种古朴、宁静、谦和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东西岩的石梁。</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丽水城区行走,偶遇纳爱斯集团。它是丽水引以为傲的企业,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排头兵,“让生活更美好,世界更洁净”是它的使命。我从围墙外望进去,厂区宽敞,工人们行走时都踏实稳重,用鼻子闻闻也无异味。离厂不远有南明山,该山素有“廓(括)苍之胜”的美誉。山不高,山道静幽,半山之上有石梁,石梁上有摩崖石刻,石梁边有宋代石桥。再往上走,有一寺庙,结构紧凑,一些建筑小品让人喜欢。葛洪、沈括、米芾都在山上留下过印迹。</p> <p class="ql-block">纳爱斯厂区宽敞,绿茵中的雕塑不知何意。</p> <p class="ql-block">南明山山脚,原先种庄稼的地方如今种上了花。</p> <p class="ql-block">南明山山道幽静。</p> <p class="ql-block">石梁横亘十余丈,为江南第二大悬空石梁,上有刻石二十多处。</p> <p class="ql-block">石梁旁印月池,池上架着不起眼的石板梁桥,宋代的。</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仁寿寺,远远地迎接人们的弥勒佛像与山石连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葛洪井。后人感叹,“葛仙翁去也,何处觅丹砂”。</p> <p class="ql-block">方丈室前的棚架、假山、小拱桥。</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又经过明秀湖,到饭点了,鱼儿们不约而同聚在一起等着喂食。</p> <p class="ql-block"> 万象山在丽水城区西南,与南明山隔着大溪斜对面。宋代时山上建有万象楼,山以楼名,山上楼亭塔随处可见。万象山的东面沿溪是江滨公园,漂亮而狭长。公园南明门北侧隔路相对的是处州府城,是一处仿古商业街。最难找的是三岩寺,手机导航总把我导到相距两三公里的居民区,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我问了公交司机、环卫工人、小商店店主、社区居民,所答都是“好像,不确定,再问问”。终于看到三岩寺的牌坊,为自己没有打退堂鼓而庆幸。</p> <p class="ql-block">万象山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万象山公园大观亭。</p> <p class="ql-block">江滨公园南明门。</p> <p class="ql-block">处州府城空无一人,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三岩寺名副其实。大殿后就是洞岩,瀑布,摩崖刻石。</p> <p class="ql-block"> 缙云县最著名的游览地是仙都鼎湖峰,南宋状元王十朋的诗句“厌看西湖看鼎湖”成了它最现成的广告词。把好溪、矴步桥、鼎湖峰以及其身后的步虚山同框,就是一幅让人心醉的仙境图。鼎湖峰垂直陡峭,像是个并且的“且”字,人称“天下第一峰”或“第一(石)笋”,据说是最大的单体石柱。有人曾经攀岩上去过,一百七十米的高度,不容易。传说黄帝在峰顶铸鼎,鼎成而重,压出个浅湖。我站在步虚山上往鼎湖峰顶看,浅洼处如同浴缸般大小,估计是多日没下雨,所以也没有见到水的痕迹。步虚山旁有黄帝祠宇,是南方祭拜黄帝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可以数一数冕旒的珠子数目,琢磨琢磨三天子都的说法来历,看一看黄帝飞升龙须成草的传说故事,查一查各姓氏与黄帝的渊源脉络。祠宇里有黄帝史迹展览,其中一个部分叫”寻根问祖”,图表上的姓氏至少四五百个,都和黄帝有联系。廿年前,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和母亲正在查找,没找到,着急得很。我问他们姓什么,他们说,”没有的没,去掉三点水”。我说,“噢,你们姓Shu”,于是和他们一起找。不确定当时是否找到“殳”姓,不过他们一句“你是导游中第一个读对我们姓的”,让我至今仍留有沾沾自喜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缙云城区也有几个可去之处:缙云阁,风景山公园,吏隐山。</p> <p class="ql-block">缙云阁在客运站对面,夜间配上灯光一定很美。</p> <p class="ql-block">矴步桥架在好溪上,对岸的山就是风景山。</p> <p class="ql-block">吏隐山离好溪不远,但很难找,还有条黑狗挡道。唐代缙云县令李阳冰,常与人在此地诗酒相聚,后来在它处任满,又回到这里隐居,喝喝小酒,编编族侄李白的诗集,留下个让后人访遗迹,临风发长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青田县县境东南有山口镇,西北有海口镇,都是以村名镇;县境东边温溪镇有港口,是,且是,丽水地区最大的河港,可通海。城区地跨瓯江,名叫鹤城镇。从街上建筑、桥梁、公园的欧化色彩到中国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用的护照,能感觉到其居民出国去欧洲打拼的人多多。青田名气最响亮的景区叫石门洞,和谢灵运、刘伯温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青田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旁边有石雕博物馆,其中的一个展品“鸿福齐天”。</p> <p class="ql-block">刘基广场。</p> <p class="ql-block">龙津公园绿化带中的雕塑,介绍的多是欧洲文化。</p> <p class="ql-block">太鹤公园一角,张爱萍题“山川孕秀”。</p> <p class="ql-block">去石门洞需摆渡过大溪。对岸旗峰鼓峰相对如门,中间索桥,索桥下看不清处有铁路桥连接两端隧洞。</p> <p class="ql-block">谢客堂。谢客指的是谢灵运,是他发现的石门洞,并招来了后世无数的文人。</p> <p class="ql-block">刘文成公祠。前有碑廊,后有飞瀑,不远处还有书院。刘基年少时在书院师从郑复初五年,后来去赶考,一试而中进士。</p> <p class="ql-block">石门飞瀑,有点雁荡山大龙湫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松阳县是丽水地区资格最老的,汉献帝建安四年立的县,算下来一千八百多年了,那年曹操从容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松阳和邻县遂昌互相间并入划出多次,说明两县经济利益紧密而微妙。松阳城中有明清古街;城南边有醒目地标独山;城西边有秀峰寺,介绍牌说,原上海市长徐匡迪出生在这里。寺的两边有山,不高,掩映在林木中,被称为“石笋仙踪”。我按我理解的石笋去找仙踪,枉费了很多时间,还消磨了我去更西边的延庆寺塔的愿望,好在沿松荫溪东走,遇见了青龙堰和白龙堰。</p> <p class="ql-block">松阳明清古街。</p> <p class="ql-block">松阳独山,山上有蟾峰阁,山旁有独山驿。</p> <p class="ql-block">秀峰寺。</p> <p class="ql-block">查百度,说徐市长出生在崇德(今属桐乡)。当年正值1937年战乱,此牌所说的可能性很大。</p> <p class="ql-block">”松阳熟,处州足”,白龙堰功劳不小。</p> <p class="ql-block"> 遂昌是浙江省金银矿的主产地,被誉为“江南第一金矿”,唐代挖过,宋代挖过,明代挖过,现代也还在挖,据说快挖到松阳的地底下了。遂昌最有名的景点就是以金矿为题的矿山公园。金窟矿硐,烧爆采掘,坐小火车,抱大金砖,体验独特,感想多多。遂昌城区在北溪、南溪相夹交汇处,交汇后称作襟溪,溪边不远就是弯弯曲曲的山脚,在溪与山的窄缝中要把街面布置得井然有序,真不容易。明代文学戏剧家汤显祖在遂昌任过五年知县,勤政爱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灭虎除害,还在这里改定《紫钗记》,创作《牡丹亭》,当得起今人为他建馆纪念。</p> <p class="ql-block">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金索桥。传说中的仙女在桥那头的山里守护着桥这头的地下金矿。</p> <p class="ql-block">夜起亭。文天祥被俘逃脱后,曾来遂昌招兵,夜里梦中惊醒,作诗《夜起》。</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纪念馆所在的巷口。</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由明、清两户大宅组建。</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在旧地图上标为遗爱祠,说的是汤知县“事事谋民利,梦梦吐真情”。平昌则是遂昌的雅称,因十五里外有两山前后平迭如昌字而名。</p> <p class="ql-block"> 云和地处丽水市域的地理中心,建县时取了浮云乡与元和乡各一个字为名。车入城区,绿化带中赫然有牌“中国木制玩具城”,不禁想起童年时搭过的积木,摆弄过的木头枪,骑过的木马,对云和也多了几分亲和感。城中采真里与旁边黄溪上的廊桥构成一组美景;城西北的凤凰山是当地人休闲晨炼的好地方;浮云溪隔出浮云元和两个地块,溪边绿化小道走走,下望深切的堤岸,可以想见来水时喧腾的场景。云和最吸引人的景点是云和梯田。景区范围很广,我从城里坐客车约一小时来到半山之上的九曲云环,这里似乎是个中心枢纽。我闲坐半小时,即乘观云索道下至梅源游客中心。缆车宽敞,开关门缓慢,方便老年人上下。山下的游客中心是我最欣赏的一个,一尘不染,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勤打招呼。游客中心里有板龙展览,有梯田博物馆,有云和木制玩具坊,有摄影展,有土特产,还有保安为你安排免费的客车去城里或丽水。</p> <p class="ql-block">云和城中采真里旁边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云和凤凰山公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九曲云环有索道站,可下也可上。</p> <p class="ql-block">梯田在山上深处,下山也可以看到一些。</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展览的板龙。</p> <p class="ql-block">中国梯田的主要分布如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 景宁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的祖籍据说在广东潮州凤凰山,该山是潮州的第一高峰,山顶那块地出产一种名茶叫凤凰单丛。畲族人口不多,拢共七十五万,福建、浙江占九成。浙江畲族多住在处州,其中景宁有两万人。畲与畬同,含有火耕刀种的意思,畲族在艰苦的环境下游耕种山,提供多样的农产品,看护无尽的宝藏。畲又与輋音同字异,这两个族称在南宋末年正式出现于汉文史书中,刘克庄用的是畲,文天祥用的是輋,两者并用。到了元代,人们才统一使用畲族作族称。景宁有大漈大均两个好去处,但公共交通不方便;城南有敕木山惠明寺,寺庙毁后重建,山上出惠明茶,畲族开发的,历来都是贡品,曾与茅台酒同时得国际金奖,公交可到山下,走上去差不多要一小时。我懒得去爬山,这三处都没去,只是沿着人民路从入城口公园往南走到石印山公园,又沿着鹤溪绿化带从南往北走,看了六座桥。</p> <p class="ql-block">景宁入城口公园。公园左侧有周十八相公殿,前面是江泰广场,后面是凤仪阁,阁里有惠明茶出售。</p> <p class="ql-block">从人民路天桥上看石印山。</p> <p class="ql-block">寨山桥。</p> <p class="ql-block">府前桥。</p> <p class="ql-block">晋仙桥。</p> <p class="ql-block">永安桥。</p> <p class="ql-block">廊桥。左侧绿灯处是公路隧道口。</p> <p class="ql-block">悬索桥下有一座不见名的桥架在鹤溪上。景宁是畲族来浙江的最早落脚地之一,輋曾与畲并用。让我疑惑的是,香港沙田有个小地名禾輋,为什么当地人说的輋,我听起来像是XIa?</p> <p class="ql-block"> 龙泉成为市已有三十多年了,仅比丽水成市晚几年。龙泉以宝剑、青瓷、香菇而扬名。春秋欧冶子与干将师徒俩联手在这里为楚王铸造出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剑。龙渊泰阿后来为秦始皇所得。他过鄱阳湖时被风浪吓到,于是令人把两剑埋在丰城,用来镇丰水之源的水妖。秦皇死后,剑也就不知去向。四百多年后的晋朝,两剑重现于世,朝廷因此而把铸剑地方命名为龙渊。不久,两剑在延平津汇合,齐化为龙,飞升而去。唐朝时,要避李渊的讳,龙渊乡改成龙泉乡,又因以名县;王勃《滕王阁序》中那句“龙光射斗牛之墟”,就用了丰城剑气的典故,体现了古人对宝剑的崇拜。龙泉青瓷的烧造始于三国年代,到宋代,龙泉哥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人工栽培香菇这行业认吴三公(吴煜)为祖师爷,他发明了“砍花”、“惊蕈”种菇法。他是宋代龙泉人。龙泉城里城外有不少与剑瓷菇相关的去处,远郊凤阳山黄茅尖则是浙江第一高峰,高度1929米。</p> <p class="ql-block">宝剑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百剑堂里的剑都当得起“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的赞语。</p> <p class="ql-block">普通的饭店也喜欢用剑来装饰。</p> <p class="ql-block">欧冶子将军庙,纪念他铸造出第一把铁剑“龙渊”。铸宝剑离不开三项难得条件:铁英,寒泉,亮石。</p> <p class="ql-block">龙泉溪上留槎(音茬)洲,苏轼给予的名字,为龙泉的兴衰之缩影。古人以洲为吉祥。</p> <p class="ql-block"> 庆元得名于宋宁宗的年号,从中可知建县的大致时间,与此相仿的有景宁,用了明朝景泰的半个年号加上安宁的宁。庆元境内百山祖是浙江第二高峰,海拔1856米,高于泰山,仅比黄山莲花峰低几米。百山祖山上有龙岩村,村里出了个人物吴三公,是香菇业的祖师爷。龙岩村虽然现在属于庆元,但庆元多次从龙泉分置出来的经历,以及吴三公的时代龙岩属于龙泉的事实,使庆元不炫耀龙岩,只说自己是“香菇第一城”、“廊桥第一乡”,意在强调“多”。庆元城南五里有大济村,从宋到明,三百人的小村出了二十六名进士。朱熹、王阳明来村讲过学,李纲、文天祥进村登过舅家门。</p> <p class="ql-block">庆元大济进士村村口,公交车专门拐进来,在牌坊处上下客后又掉头开出去。</p> <p class="ql-block">圣旨牌坊和旗杆是家族的荣耀。中一个进士竖一根旗杆。这旗杆别称楣,家中若有人赶考,会预先做好旗杆备好旗。考中了,旗杆就不动了;没考中,就要放倒旗杆,那便是倒楣(霉)了。</p> <p class="ql-block">古时大济村村民都姓吴。</p> <p class="ql-block">大济村村景一角。</p> <p class="ql-block">大路边新建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庆元城内咏归桥,元代所建,跨在松源溪支流竹坑溪上,一头通着濛洲公园和廊桥博物馆,晚上装饰灯一亮,是菇城观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我爱遊小县,处处见精彩:缙云鼎湖峰,丽水南明山,青田石门洞,松阳白龙堰,遂昌遗爱祠,云和梅源田,景宁凤仪阁,龙泉留槎洲,庆元大济村。山水是课程,过目即缘分。何物最堪记,清溪傍九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