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879年,位于美国密歇根湖湖畔的芝加哥市。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它由三幢三层建筑联接而成,馆内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的近三十万件艺术品,艺术珍品,有近300个展区,尤其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享誉世界,雷诺阿、毕加索、梵高等一代宗师的巨作价值连城,它也是当今美国三大美术馆之一。就连盘踞于大门两侧的青铜狮子塑像也成了芝城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艺术博物馆所处的位置、景色极佳,坐落于芝加哥最繁华的密歇根大道上,东临千禧公园,有一条步行桥连接左右,步行于桥上可欣赏到芝加哥壮观的湖景和天际线,又能观赏芝加哥摩天大厦。每年大约有150多万人参观,前来观展的人是要提前预约的。</p> <p class="ql-block"> 步入油画展厅,从15世纪到19世纪,每个世纪的作品分别集中在一个展区,并且都可以零距离观赏,直面艺术家下笔手迹,颠覆了我对油画的认知。仔细欣赏,早期油画作品画风细腻、光亮清晰,画面上没有任何凸起的颜料颗粒和画布的突起点,没有笔触的起伏,侧面看去绝对平滑。无论是树木,山石,房屋和人物,追求逼真的效果,这就是画家们运用的透明画法吧。到了19世纪展厅,油画色彩有了不同,能看出局部细小笔触置色,色块明亮度增强了,画面比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得多,更显得的美不胜收。我将大部分作品介绍通过App译成中文,让我们共同欣赏、细细品味这艺术盛宴吧!</p> <p class="ql-block"> 老德国人卢卡斯·克拉纳赫,约(1472-1553),镶板上的《受难油》。在这个拥挤的场景中十字架受难故事中的传说小插图围绕着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的中心人物。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在左下角的一群信徒中昏厥。在十字架的另一边,是谴责基督的人和拒绝他的愤世嫉俗者,其中有掷骰子分他衣服的士兵。一个小男孩在中央十字架下向一位老人学习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荷兰人布鲁塞尔,活跃于(1480-1525年),《圣母和圣婴被天使加冕》</p> <p class="ql-block"> 雅各布·康得利斯《对圣婴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乔治·瓦萨里《圣杰罗姆的诱惑》。(1511-1574)作为一位博学的艺术家,他为圣杰罗姆的生活中经常描绘的插曲带来了寓言元素。圣杰罗姆是一位学者,圣经的翻译者,也是修道的倡导者,他生动地描述了当他撤退到沙漠冥想时,袭击他的诱人的景象。这幅画中,杰罗姆的幻想被拟人化为爱神维纳斯,与丘比特相伴。虽然维纳斯似乎逃跑了,但其中一个麻烦的丘比特将他的弓箭瞄准了圣人。</p> <p class="ql-block"> 来自卡拉瓦乔的米开朗基罗·梅里西,意大利人1571—1610,《纸牌赌徒》。卡拉瓦乔冒险进入了他所非常熟悉的酒馆。一名身穿昂贵的黑色服装、富有而天真的年轻人正在一局纸牌赌局中,他毫不知情于对手的欺骗。卡拉瓦乔提供了视觉线索揭示这一骗局——两名骗子穿着花哨、不搭的衣服(更像是戏剧服装而非日常服饰),其中年长者的手套上开了一个洞,使之能够触摸到做过记号的牌。年轻的骗子伸手到背后,等待同伙的暗示,以偷偷地换掉藏在腰带里的纸牌。他携带了一把匕首,这在当时的罗马是非法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 圣母升天埃尔格列柯,希腊人。活跃于西班牙,(1541-1614)格列柯的《圣母升天》是他在意大利之后的核心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雅各布·罗布斯蒂)意大利人(1518-1594)《塔坎和卢克丽霞》。</p> <p class="ql-block"> 维罗内塞(1528-1588),《荒野中的圣杰罗姆》</p> <p class="ql-block"> 巴托洛梅奥·曼弗雷迪,意大利人(1582-1622)《丘比惩罚1613年》,这幅画结合了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创造了爱情与战争之间永恒冲突的寓言。战神马尔斯用鞭子抽打丘比特,作为惩罚,因为丘比特与男孩的母亲爱神维斯有染,维纳斯试图阻止他的抽打。</p> <p class="ql-block"> 弗兰斯·斯奈德斯佛兰德语(1579-1657)《静物与死猎物 水果和蔬菜在市场》</p> <p class="ql-block"> 弗兰德人亚伯拉罕·詹森,约1610年,《朱庇特被金星斥责大约在1610年》。这幅维纳斯在奥林匹斯山上斥责明显恼怒的朱庇特的场景,直接参考了意大利艺术家拉斐尔在罗马法内西纳别墅天花板上的一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 弗朗切斯科·布奥内里,约1619-1620在《复活》中他唯一的作品《卡拉瓦乔的革命》。</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人朱塞佩·玛丽亚·克列斯比1665-1747,《卡奈的婚礼大约在1686年》。画家用奢华的配饰和更大叙事中人物之间较小的互动来描绘耶稣行第一个神迹的婚礼盛宴。在左边,耶稣和他的母亲交谈,在右边,婚礼的主人和他的仆人惊讶地品尝着耶稣奇迹般地变成的酒水。这幅画将威尼斯传统的色彩和宏伟与艺术家家乡博洛尼亚的人物特征密切观察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庞贝吉罗·巴多尼·伊利安(1708-1787),《爱德华·爱德华爵士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 古斯塔夫·莫罗法文(1826-1898年),《大力神和蛇蛇》</p> <p class="ql-block"> 爱德华·维亚尔·弗兰奇(1868-1940)《树叶-橡树和水果销售商》。这幅巨大的、像挂毯一样的画布。描绘了这位艺术家在法国凡尔赛附近度假别墅二楼窗外的郁郁葱葱的景色。用有限的绿色和黄色搭配薰衣草,从阳光照射下的树皮到阴影处天鹅般的树叶实现了一系列非凡的纹理和色调。</p> <p class="ql-block"> 若奈波斯《神殿少女》</p> <p class="ql-block"> 徜徉绘画展厅,观赏到了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从伦勃朗的肖像,戈雅的速写,莫奈和梵高的印象世界,一直到格兰特·伍德笔下的《美国哥特式》,以及安迪·沃霍尔和格哈德·里希特的观念表达,法国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巴黎街》中《下雨天》印象牌主题代表作,法国乔治·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通过斑驳光影表现人物的柔情性感美。</p> <p class="ql-block"> 莫奈在他的第一个睡莲系列(1897-99)中,描绘了池塘环境,植物、桥梁和树木被固定的地平线整齐地分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艺术家越来越不关心传统的绘画空间。到他画睡莲的时候, 来自他的第三组作品,他完全省去了地平线。在这幅空间模糊的画布上,艺术家向下看,只专注于池塘的表面,池塘的植被丛漂浮在天空和树木的倒影中。莫奈因此在垂直表面上创造了水平表面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 麦草垛(秋季,日暮),1890-1891 克劳德·莫奈 法国</p> <p class="ql-block"> 1887年 文森特·梵高 荷兰自画像,在他五年的职业生涯中,自画像35幅。</p> <p class="ql-block"> 梵高《房间》。淡淡的淡紫色墙壁,破烂褪色的红色地板,铬黄色的椅子和床单,枕头和床单非常淡柠檬绿,床单是血红色的,梳妆台橙色,脸盆蓝色,窗户绿色。我曾希望用所有这些截然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完全的平静。虽然这幅画对艺术家来说象征着放松与和平,但在我们看来,画布似乎充满了紧张的能量、不稳定和混乱,急剧后退的视角加剧了这种效果。</p> <p class="ql-block"> 格兰特伍德《美国哥特式》。1930年8月,格兰特·伍德所创作的一幅油彩画,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格兰特·伍德的灵感来源于现在被称作为“美国哥特式”的房屋,亦来源于一种想法。格兰特·伍德想绘出一间房子,这间房子要拥有“我所喜爱的那一种人才应该住进那间房子”的意图。</p> <p class="ql-block"> 《巴黎街道;雨天》1877年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 法国。作品展示了具有巴黎城市风貌的新街道。在1877年的印象派第三次展览中展出,当时画家只有29岁,却已名利双收。在印象派画家团体中,他不仅最为年轻,而且是最为活跃的成员。</p> <p class="ql-block"> 《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这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我最喜欢的油画之一。1884-1886 乔治·修拉 法国。描述周末巴黎郊外,塞纳河中小岛上度假的人群。画家在这幅画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点画法。这幅油画是新印象派的一个范本,画中有四十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画家经过很仔细的构图而成。他们好像彼此没有关系地摆在一起,但画面上却充满著一种宁静的秩序美, 喜欢这种星期日宁静的秩序美。</p> <p class="ql-block"> 雷诺阿(1841-1919年)法国印象派画家,《两姐妹(在露台上)》是1881年创作的油画,通过斑驳光影表现人物的柔情性感美。这幅画是一种力量之旅:雷诺阿将坚固的,几乎真人大小的人物并置在一个像舞台一样的风景中似乎是一个纯粹的视野和幻想的领域。</p> <p class="ql-block">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的中国文物相当多,其中玉器、瓷器、青铜器以及佛教造像是非常出名的,在国内没有看到过佛像姿态各异柔美的一面,来到这里使我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 唐代三尊佛坐像与菩萨坐像石雕:佛像居中,衣着简朴,面目慈祥;菩萨像位于两侧,衣着华丽,一臂外露;</p><p class="ql-block"> 左侧菩萨盘膝而坐,左手(遗失)托腮,是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弥勒形象;</p><p class="ql-block"> 中间是唐佛坐像,石灰石; </p><p class="ql-block"> 右侧是跷脚菩萨像,石灰石。在中国唐代,佛教雕刻家对精神人物采用了世俗美的新标准。佛陀的形象显得严肃正式,而菩萨,这类引导人类走向救赎的仁慈神灵,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人文特征。这位菩萨优雅的比例、向上梳理的头发、蜿蜒的衣裳和精致的珠宝传达出一种吸引人的身体优雅。神像并不是一板一眼地坐着,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样子,似乎准备从莲座上走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中间的唐佛坐像,石灰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胡人骑骆驼俑,唐三彩铅釉陶器。</p> <p class="ql-block"> 栩栩如生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多面体青铜雕塑</p> <p class="ql-block"> 馆内收集展品极为丰富,以绘画,雕塑为主,辅有建筑,摄影、手工艺、纺织等,时间跨度由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古陶乃至当代的波普艺术,以希腊、罗马、欧洲、美国的艺术品为主,兼收印度、东南亚、中国、日、韩、非洲与美洲的艺术品,简直可以称为是万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些雕刻装饰精美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 日本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说的好“艺术就是情感,如果需要解释的话,那它就不是艺术。”看到几百年前色彩艳丽、 栩栩如生的油画,上千年前的精美雕塑,并且保存的如此完好,不由得感到人类太伟大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一个下午,闭馆才依依不舍离开。馆藏作品为之震撼!花几天时间细看都看不完的。艺术所能带给人的快乐很难用语言表达,我是艺术爱好者,被艺术大师的伟大作品深深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