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3年11月15日,为了加强老年教育研究探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东乡区老年大学周华阶校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徐伟,常务副校长陈祖芬,副校长何秀英、徐爱玉,教务处主任徐党才,办公室主任吴来生,太极拳老师万满泉等一行8人,前往金溪县老年大学进行学习交流!<br>金溪老年大学校长胡爱民、副校长汪友才、吴建华、办公室主任张秀苗等热忱欢迎我们的到来,带领观摩了书法、舞蹈、声乐班的授课,参观了教学场所的硬件配置,会议室,荣誉墙,书画走廊等场所,令人耳目一新!在演播厅,艺术团和优秀班学员们为我们表演了舞蹈:“盛世欢歌”,戏曲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萨克斯合奏:“早安!隆回”,小品:“招聘”,旗袍秀:“声声慢”,葫芦丝合奏:“清清玉湖水”,舞蹈:“人世间”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示了学员们高超演技,优美身姿,诙谐幽默,超凡气质。<br>在交流座谈中,副校长汪友才介绍金溪老年大学开设27个班,拥有学员488人,总人次达785人。对书法、诗词、太极拳、舞蹈、摄影、葫芦丝等专业的优秀教师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事迹报道和人文关怀,极大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所开专业中,电吹管、萨克斯、笛子、瑜伽、主持、摄影等专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该校民乐团,夕阳红艺术团全年送戏下乡达26场次。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夸核评比办法,对教学计划、教学水平、到课率、节目编排等进行打分,优秀班级实行奖励。在课前五分钟,开展了时政宣讲活动!<br>东乡区老年大学校长周华阶高度评价了金溪老年大学在胡爱民校长带领下,取得的优异成绩!感谢介绍好的教学经验和做法,为我们传经送宝!并就老年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br>下午我们来到金溪红色后龚景区,接受红色教育。讲解员介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央红军指挥金溪战役的总部旧址就在这里。它不仅是中央苏区金溪博物馆,还是金溪战役纪念馆,是赣东北一个的红色教育基地。上世纪30年代初红军进入了金溪,在此进行了金溪战役,于1933年的1月4日至9日凌晨结束,金溪战役将中央苏区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一个横跨闽、浙、赣三省战役的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了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先后参观了景区内的红军桂、朱德旧居、红军洞、周恩来旧居、王稼祥旧居、政治部旧址、卫生部旧址、无线电队旧址、龚友贤烈士故居,各种红色革命旧址遗物,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革命战争年代,重温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br>随后驱车来到象山故里陆坊村,这是宋代大儒陆九渊先生故里。五代末年,唐昭宗宰相陆希声的孙子陆德迁为避战乱,从姑苏吴郡宜兴县君阳山迁徙来此定居,渐为金溪望族。现村中老屋连片,石板街巷纵横交错,尤其两口老井,已历千年,形态别致,一口巨石凿成四方井圈,一口四根石柱直插井底,再镶以四周石板,构成井筒千年不坏。二井井底均排八卦,这便是著名的“八卦义井”,井水清冽甘甜,村民饮用至今。村中“宋陆儒门”、“大儒家庙”为清中期建筑,原虽已破旧,但经维修,已焕然一新。南宋时,理宗赵昀曾下诏旌表“陆氏义门”,诏书云“抚州青田陆氏、代有名儒、德在谥典,聚其族逾三千指,合而灶将二百年”,表彰陆氏以儒家忠孝节义的原则治家,十代不分家,二、三百人同一祠堂吃饭,每天清晨由家长率领众子弟击鼓三通,同唱敬畏天命,勤俭持家的《家训歌》。南宋理坛有著名的“金溪三陆”,即指这里陆贺六个儿子里面后面的三个――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三兄弟。他们互为师友,赞研儒学,尤其是九渊(象山先生)高标独帜,开创中国“心学”,与朱嘉的“程朱理学”相互辩难,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思想文化大师,三陆之学,人们又称“金溪之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br>我们先后在后龚、宋陆儒门、大儒家庙前合影留念,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与千年心学文化深度融合,耳闻目濡,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