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9月17日(星期日) 晴</b></p> <p class="ql-block"><b> 甘青欢乐之旅已接近尾声。一早从武威出发,走沪霍线(G312国道)直奔20公里外的《凉州会盟》地 一一 白塔寺。</b></p><p class="ql-block"><b> 在路上思绪万千,河西走廊不只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在曾经的历史通道上,作为通往东西两地的咽喉,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洒下无数先辈的血汗。沉淀了太多的期待和渴望,这条横贯东西通道,在今天还是"一带一路"陆上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并肩负起更多使命。想起45年前G312国道,是我们连队在河西走廊穿越,跑的最多的一条路。本人当年也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在此流过汗水而感到荣幸和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白塔寺</b></p> <p class="ql-block"><b> 凉州白塔寺又名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之一(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白塔寺因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b></p> <p class="ql-block"><b> 始建于西夏的凉州白塔寺是甘肃古代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萨迦班智达在白塔寺驻寺五年,讲经弘法,同当地各族群众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位宗教领袖1251年在此圆寂,同他会谈的蒙古汗国皇子阔端按照藏式佛塔形式,修建了一座高四十二点七米的灵骨塔,周围环绕着九十九座小塔。</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此后数十年间,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不断扩展蒙古汗国的统治势力。公元1227年灭西夏,当时凉州为西夏陪都,亦被蒙古大军占领。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即汗位,把原属西夏和甘青部分地区划给了他的次子阔端作为封地。阔端坐镇凉州,称为西凉王。</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统一西藏,公元1239年,阔端派手下大将多达那波率军万人进入乌思藏(今西藏)侦察虚实,兵锋直至藏北热振寺。多达那波了解到西藏各地僧俗势力称雄割据、实力地位不等的情况后,向阔端上了一道《请示迎谁为宜的详禀》。最后,阔端采纳了多达那波的建议,决定派“金字使者”迎请实力雄厚的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赴凉州,共商西藏归顺大计。</b></p> <p class="ql-block"><b> 萨班在接到阔端送来的邀请诏书后,审时度势,权衡利害,面对西藏地方百姓的安危,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毅然决定亲往凉州去见阔端。</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1244年,年已63岁的萨班带着两个年幼的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从萨迦寺动身前往凉州。历经两年长途跋涉,于公元1246年8月到达凉州。</b></p> <p class="ql-block"><b> 当时,阔端王子正在蒙古和林参加贵由汗的即位典礼,双方未能立即见面。</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1247年正月,阔端回到凉州,立即与萨班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双方经过协商,确定了西藏地方和平统一于大蒙古国的条件。随后,萨班给西藏各地方政教首领写了一封公开信,即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萨班在信中说,西藏已成为蒙古属地。</b></p> <p class="ql-block"><b> 西藏地方各政教势力经过商谈,表示接受萨班与阔端达成的条件,和平的曙光终于降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至此,西藏正式划入中国版图,结束了近40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于元朝中央政权管辖之下。</b></p> <p class="ql-block"><b> “凉州会谈”揭开了西藏历史发展新的一页,为西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奠定了基础。此后七百余年,明、清和民国政府均沿袭这一统治。</b></p> <p class="ql-block"><b> 白塔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萨敢灵骨塔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皇子阔端在凉州白塔寺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盟,达成了西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条款,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萨班在寺中驻锡弘达五之久,1251年圆寂,阔端修建白塔以珍藏萨班灵骨舍利。</b></p> <p class="ql-block"><b> 此塔元末遭兵燹被毁,明清时期曾两度重修,后于1927年武威大地震,萨班灵骨大塔被毁,仅残存塔基部分,高约5.4米。1999年—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白塔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尤其是对塔基周边进行了发掘,探明了萨班灵骨塔的原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凉州会盟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基本陈列分凉州会谈、白塔寺文物、凉州佛迹、萨班与阔端会盟蜡像、藏族风情五个展厅,同时建有多功能报告厅一座,是甘肃省内较早的一座具有藏、蒙、汉民族特色的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展出的珍贵文物有清康熙二十一年《重修白塔碑记》、明宣德二年《建塔记》、明宣德四年《重修塔院碑记》、藏秘法器、经卷和寺院僧人日常用品等。馆藏藏品158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71件,一般文物39件,作为资料收藏的藏品45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萨班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阔端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记得来这里走走,隔着若干年的光阴,和古老的建筑对话,和过往的历史对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天梯山石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条走廊一天梯,一座大坝一尊佛。这里是石窟鼻祖!</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建的天梯山石窟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罗汉洞隧道就是天梯山大佛窟</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分布在峭崖绝壁间,四周环山,林木葱郁,川流纵横,景色宜人。因通往石窟的路九曲连环,盘盘绕绕,周围的山势险峻,登临如上天梯,因而得名天梯山。</b></p> <p class="ql-block"><b> 枯水期的黄羊河水库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罗汉洞内的十八罗汉</b></p> <p class="ql-block"><b> 说起天梯山石窟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叫“牧童开山”,千百年来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凉州古城东南50公里处,有座大山叫天梯山,天梯山一带风调雨顺,气候宜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人丁兴旺,牛羊肥壮。山前的张义川和山后的黄羊川,各有一家大户人家,他们都想霸占天梯山,因而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结果黄羊滩上的大户落了下风,他一气之下,放火烧了山上的森林,得罪了山神。从此,山后的黄羊川天上不落雨雪,地上水干草枯,贫瘠干旱。山前的张义川雨涝成灾,庄稼不能成熟,百姓无法生存,这里逐渐成了人烟稀少之地,只有黄羊偶尔出没山间。</b></p> <p class="ql-block"><b> 有一天,一个牧童赶着羊群来到天梯山下。他本想把羊赶到山前的张义川里放牧,到天梯山下时,正当烈日高照,饥渴难忍,只好躲进一个阴暗的山洞里稍作歇息。就在牧童快要睡着时,忽然从山谷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开不开?开不开?”牧童十分惊诧,便寻着声音走出山洞仔细寻找,却不见任何人影……</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牧童又一次来到那个山洞。刚钻进去,昨天听到的那个声音又从山谷传来,而且叫声一阵紧似一阵。他吓得转身就跑,刚跑到离山洞口不远,牧童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问他为何惊慌?他将自己听到的奇怪声音告诉了老者。老者听后慢慢的点了点头说:“那声音来自天上,三天之内,天梯山必有大变”。随后老者叮嘱牧童,如果再听到那个“开不开?”的声音,就答应“开……,开……”,并且还教给了他一道秘诀。</b></p> <p class="ql-block"><b> 第三天,牧童刚来到天梯山,只见天上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边滚来,滚到山崖边停住了,一动不动。与此同时,从山谷内又传来了先前听到的那种怪声:“开不开?开不开?……”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就像霹雳一般。牧童想起老者教的办法,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锅盔馍馍,面对天空,一边使劲掰馍馍,一边大声应答:“开……!开……!”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巨响,天梯山瞬间就裂开了一道峡谷,张义川的水沿着这个峡谷急湍湍的向黄羊滩流去……</b></p> <p class="ql-block"><b> 这时,牧童回头一看,大吃了一惊,原来对面张义川尽头的磨脐山也开始向这边移动,好像要堵住裂开的峡口,不让水流向黄羊滩,一旦那样,黄羊川势必又将干旱缺水,张义川仍将水害无边,山前山后的百姓仍将苦不堪言。想到这里,他急得满头大汗,团团打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他无可奈何之际,先前见过的那位老者又出现在面前。只见老者微微一笑,端坐在山坡上,抬起右手掌向前一推,那移动而来的磨脐山稳稳地停止不动了。而从峡口流出的水,一直漫到了黄羊川。水流所到之处,草木复苏,长势茂盛。外出逃荒的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荒种地,建家立业,又过上了美满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后来山前山后的百姓才知道,点化牧童的老者是大慈大悲的佛祖。为了表示纪念,他们在天梯山石壁上凿洞塑佛,便有了现在的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而老者曾经那“微微一笑,端坐在山坡上,抬起右手掌向前一推”这样的形象,便永远的定格在了天梯山石窟第13号洞穴里。</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号称为石窟鼻祖,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历代延续修建,文物层叠分布”是天梯山石窟中壁画和雕塑的重要特征。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三层,共18个;有凉州八景之“天梯积雪”的自然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为挽救珍贵的石窟文物,甘肃省决定对天梯山石窟内部分文物进行搬迁保护。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石窟内的数十尊造像、三百余平方米壁画、25箱文物残片,运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第13号洞穴(大佛)因为非常巨大而无法搬迁,则修了一个小水坝进行保护。</b></p> <p class="ql-block"><b> 文殊、广目、多闻三尊天王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3层,共18个,保存佛念17个、佛像一百多尊、壁画数百平方米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b></p> <p class="ql-block"><b> 天梯山石窟第13窟也称大佛窟,唐代开凿造像后世又有修给。主尊释迦如来坐佛高28米、宽10米,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多闻、广目二天王造像。窟内南北两壁残存彩绘壁画,为云纹青龙、大象经卷、猛虎花卉等纹样。</b></p> <p class="ql-block"><b> 迦什、阿难、普贤三尊天王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穿越祁连山⛰️乌鞘岭隧道</b></p> <p class="ql-block"><b> 祁连山⛰️乌鞘岭一号隧道</b></p> <p class="ql-block"><b> 在兰州新城购买锅盔等特产</b></p> <p class="ql-block"><b> 晚餐:兰州新城知味小厨吃西北风味家常菜</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一20一白塔寺一40一天梯山石窟一242一兰州新城(约302Km)</b></p> <p class="ql-block"><b> 晚住:兰州新城半亩方塘大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 晴</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我们要回家了,航班时间下午1点正,就睡了个懒觉,大家起的比较晚,8点半酒店将早餐送到房间。吃过早餐收拾行李🧳,10点出发前往兰州中川机场,达到机场办理登机牌,托运行李时机场工作人员告知我们,你们购买的这个航班机票(乌鲁木齐航空)是没有免费托运20公斤行李的,要自付每公斤20元托运费,每人的行李托运费都在两三百元之间,我们正在商讨如何处理该事时,傍边有身穿快递公司工作服的小伙子,说我们快递公司可为你们服务托运,每公斤8元托运费,候机厅现场办理快递,顺丰快递包送到家,我们一看可以,就迅速办理了行李快递,节约了费用,还免了机场取行李的过程。随后办理了登机牌。</b></p><p class="ql-block"><b> 返回还是联程航空机票,从兰州中川机场,乘坐海航旗下的乌鲁木齐航空UQ3562航班(13:00起飞)飞往郑州新郑机场,14:50准时到达,在郑州新郑机场休息了几小时,吃过晚餐转乘华夏航空Q52683航班(18:50起飞)飞往衢州机场,当天(20:40准时)到达衢州机场,安全顺利地回到了家。经朋友聊天,得知乌鲁木齐航空的航班行李托运都是自费的。</b></p> <p class="ql-block"><b> 回顾一下,这次甘青欢乐之旅,航班中转了郑州,沿途走了甘肃省的兰州市、榆中县,陇南市宕昌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碌曲县、合作市、夏河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县,青海省西宁市,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海西蒙古族自治州茶卡镇、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祁连县,甘肃省的张掖市、武威市、兰州新城。概括为跨越了一条大河:黄河;翻越了两座山脉:岷山山脉和祁连山脉⛰️;游览了两个高原湖泊:尕海湖和青海湖;黄河上游的两大水利工程:刘家峡水库和龙羊峡水库;三大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和蒙古高原西部;三大石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和天梯山石窟;五大寺院:郎木寺、九层佛阁、拉卜楞寺、塔尔寺、大佛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甘青之旅沿途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可以欣赏到雄伟的岷山和祁连山脉,迷人的尕海湖、青海湖和茶卡盐湖,美丽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刻印象。</b></p><p class="ql-block"><b> 穿越了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令人着迷,如藏族、回族、蒙古族和裕固族等,游览了一些当地的村寨和神秘的藏传佛教寺院,亲身感受到了这些民族的独特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 旅游体验非常丰富多样,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美食,游览了博物馆和景点,了解了更多关于甘青地区的历史和文化。</b></p><p class="ql-block"><b> 特别感受到了原子城的庄严和神圣,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核工业事业的伟大和重要。为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做出伟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本次行程结束,期待新的征程再出发。</b></p> <p class="ql-block"><b>拍摄:银河一星 晓谷</b></p><p class="ql-block"><b>视频:大地一草</b></p><p class="ql-block"><b>制作:银河一星⭐</b></p><p class="ql-block"><b>谢谢浏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