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目的地:老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的十月初一这两天是不平常的,说是一年里最热闹的两天也毫不为过,事实也的确如此,从马路上也看的出来。即使有再多的执勤交警也忙不过来,路上照样堵车,而且是水泄不通的那种!铺天盖地都是车,圪圪佬佬都是车,到处都是祭祖的还乡团,把平时宽宽阔阔的马路铺的满满当当,简直就成了车的海洋。平时设置好的红绿灯也不好使了,各个路口全改成了交警人工指挥,根据车流多少一边一边地放行,这时各路口的红绿灯完全成了摆设,在现场交警们的指挥下遇上红灯你照闯就是了,反正也不会被罚款和计分,难得这么潇洒一回。这时有多少路都不够车走,就像每年的春运那样,有多少火车和汽车都不够坐,一票难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城市空了,乡村满了,乡间小路也堵车了,回乡的人们或从高速公路或从省道或从县乡道路开车从四面八方都涌回来了,许多是全家总动员,大人们是为上坟祭祖,小孩子们则权当是旅游了,平素里寂静的小山村沸腾了。春节也难得回来的人,这时候想方设法也得回来,因为这是在完成祭祖的大事,一般不敢轻易缺席。于是散落在四下的荒田野地里坟头上便有袅袅的青烟升起,那是上坟的人在烧纸了。近几年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上面早就不让这样做了,曾见到标语就这样写的“见烟就查,见火就抓”,很是吓人。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哪是说改就能改了的!纸照烧,但人们确实小心了不少,烧时,大人们都围成一圈,个个手里都握着铁锹等家伙儿什,随时准备灭火。火当然也不敢烧的太大,给人一种偷偷摸摸干的感觉,毕竟听说过邻县里因失火有被罚款有被抓了去的,小心总是无大碍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进行完贡献烧纸祭祖的仪式后,一家家的人就该往饭店里走了。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这样的机会儿当然不肯放过,拉拉家常说说闲话既是人们情感上的需要,也是阻止一下越走越远的关系的速度的办法。再说现在家家户户的条件好了,也不在乎请次客那几百块钱,人多家里也招待不开,到饭店就成了首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民以食为天!不论何时,饭总是要吃的。到了这两天,村子里仅有的几家小饭店的生意好的那是不得了,店店人满为患,招待了一茬又一茬,外面还候着许多人,忙的炒菜的大师傅汗流浃背,忙的服务员跑前跑后跑上跑下两只脚着不了地。其它卖菜的卖副食品的小卖部的生意也是好的出奇,卖货卖到只剩下了货架子,老板只后悔胆子太小了进货进的还是太少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无论是社会、传统还是人们的观念,一切都在慢慢变化着,甚至让人们觉察不到。村子里住着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是老人,因没有什么副业可做,留不住的年轻和中年的人只好都出外谋生了。听说由于住在村里的适龄上学的孩子太少,村里在前些年被撤销初中后仅剩的小学校在今年也被上面撤销了,上学的孩子需要去镇上的寄宿学校。人们也趋向于去镇里区里县里市里买家居住了,家庭条件好的先行一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家乡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回乡的路越来越好了,刚刚又新添了一条快速路,由于绕过了人多的村镇,没了任何的干扰,车跑起来那叫一个快一个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相信无论如何变,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好,人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