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活难以承受 </p><p class="ql-block">但还承受的了</p><p class="ql-block"> ——切斯瓦夫·米沃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米沃什传》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书中最艰难的一部,将近4厘米的厚度,770多页,这只是上部(1911-1951),还有下部(1951-2004)700多页,用时44天完成上部的阅读,下部估计也需要一个半月吧。之所以艰难,是因为…</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关于伟大的波兰诗人、一九八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位世纪诗人—切斯瓦夫 ·米沃什,他一生和他的时代并行的故事。他在立陶宛、波兰、法国度过了居无定所、漂泊动荡的大半生,从1960年到1999年在美国生活,后回到波兰克拉科夫,于2004年于世长逝。</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他的每一首诗、诗集都是他经历的人生阶段的遭遇。意识形态的认知、形势的胁迫、社会的分裂、生活的窘迫、内心的呐喊、清醒的头脑,当然有时也会有虚伪的奉迎,以旁观者独立人的姿态游离于当时复杂、多变、阴险、狡诈、赤裸、冷酷的世界,尽管历尽艰辛、孤立和无名,他始终相信诗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继续下部的阅读,依然艰难,别的不说,单说人物的姓名,比如说作者安杰伊·弗劳瑙塞克、本书的发起人尤安娜·格罗麦克、耶日·伊尔格等等等等,记不住,遇到了一带而过。</p><p class="ql-block"> 还有二战背景下欧洲世界的历史,包括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所以大概就了解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