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3种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降钙素,白介素-6

初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检验科 孙媛媛</span></p> <p class="ql-block">  秋冬季是各种流感的高发季,为辅助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病毒性、细菌性感冒及各类感染性疾病,中医院检验科新开展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现在可为临床提供三种常用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 (IL-6),不过同为感染性标志物,三者有什么区别?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下面逐一为大家解读一下:</p><p class="ql-block">一、C 反应蛋白(CRP) </p><p class="ql-block"> CRP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也是最常用的评估感染的指标之一,其通过细胞因子介导而由肝脏合成产生, CRP升高可伴发于多种疾病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同时,CRP 的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大夫在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通常会监测 CRP 的动态变化,相比较其他临床体征而言,CRP 能够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不过,病毒感染时,CRP 通常不增高(除了一些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的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因此,CRP 亦可作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还有研究指出,持续的轻度 CRP 升高,提示有持续的炎症存在,CRP 水平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个血管壁的慢性炎症过程。</p> <p class="ql-block">二、降钙素原(PCT)</p><p class="ql-block"> 在机体正常情况下含量极低,仅由甲状腺C细胞和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产生 PCT;但在炎症刺激特别是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状态下,机体各个组织、多种细胞类型均可产生PCT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此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因此局部炎症及自身免疫、肿瘤性疾病和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时 PCT一般不升高,而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早期即可有明显升高,结果大于0.5ng/ml时考虑高风险脓毒血症可能,当感染控制后可立刻恢复到正常范围。因此,PCT与IL-6、CRP相比,PCT在区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与脓毒血症患者方面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 <p class="ql-block">三、白细胞介素–6 (IL-6)</p><p class="ql-block"> IL-6 是一种细胞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可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诱导产生 CRP 和 PCT,因此也会早于 CRP 和 PCT 的出现。通常情况下,细菌感染后,IL-6 迅速升高, PCT 在 2h 后增加,而 CRP 在 6h 后才迅速增加,比 CRP 升高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是 IL-6 检测的独特优势。 同时,IL-6 升高与炎症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能更快的反应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因此,IL-6 不仅可用于炎症的早期诊断,对其水平的动态观察也有助于了解炎症的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 另外,IL-6 可用来评估预后,当 IL-6 过高时提示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不良。</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三者各有千秋,CRP作为门诊、急诊中检测炎症的常见项目,其在大多数病毒感染中不会升高;PCT可随着病程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对脓毒血症等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IL-6作为传统炎症指标,出现早,敏感性高。尽管各有所长,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最好的方案还是三者联合检测,联合检测PCT、IL-6、CRP既可以提高感染的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又可以减少误诊,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以便能够更加快速地对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及后续治疗的监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