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诗《登鹳鹊楼》的禅意思考

黎德良

<p class="ql-block"> 为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鹳鹊楼</p><p class="ql-block"> 王之涣</p><p class="ql-block"> 白日依山尽,</p><p class="ql-block"> 黄河入海流。</p><p class="ql-block"> 欲穷千里目,</p><p class="ql-block"> 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要选出一首传诵最广的诗,那一定是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开篇,说明了它的简单易懂。但我从简中看到了繁,易中看到了难。所谓简中看繁,易中看难,以至直中看曲,实中看虚;曲中看直,虚中看实,这其实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或因时因势而变,变化合理,动静相宜。这就是禅意,也是我领悟到诗中的禅境。</p><p class="ql-block"> 由有及无。从前两句诗中看:白日依山尽,白日横空,白日为有,其背景太空为虚;黄河入海流,黄河为实,其远景大海为构想。这两句都是由实就虚,以小见大。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天与地。白日为天,山河为地,天地相照相连,阴阳相应相生,写天写地写精魂!此自然一隅,人思一柱。反应了作者思源之宏阔,格局之远大!所谓天地之道,日月常恒,恒道就是禅意的本宗。</p><p class="ql-block"> 山与海。山为阳,海为阴。中国地理西山东海,西高东低。黄河发源于西,汇百川而归东海。所谓贯穿东西,为山海之纽带。就像月老的红线,阴阳一线穿。这是多么浪漫而又惊奇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看与思。道者反之动!看日行东西,思寰宇浩瀚;看日落西山,思日出东海;看黄河西发,思水归大海;目穷千里,登楼上楼。可谓目之所及,思之道反。这是由局部到整体,由实及虚,由正及反的大局观和远见之识。</p><p class="ql-block"> 是与非。何谓是与非?就是眼见为实实非实,所思为虚虚非虚!具体的说,就是太阳与宇宙,这都是我们能目光所及的东西,因遥不可及反而变得虚无缥缈!窥黄河一斑,而思牵大海。未见大海,却反知海之为实!因为海虽遥远,尚可抵达,可以考究到它的真实性,所以说,思虽然是虚的,其实不一定虚。看得见的,空间阻隔;看不见的,可始足下。《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切皆虚幻,全在有无之间!</p><p class="ql-block">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黄河由西往东,由高到低,顺其自然,这是水德。而登楼上楼,尽千里目,开阔视野,奋发向上,人尽其能,这是人和。人于天地之间,非精气神不立!以水德为品格,以精神为支柱,上行与下卑如同拉弓,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前台演绎与背后逻辑。此诗从普遍的角度解释为,前两句写自然景色,后两句写哲理,这是诗面的演绎,这样理解显然是对的!但从个人观点出发,更深入的理解似乎又存在着一种背后的逻辑。日依山尽,日从海出,其本身道出了山高海低的地理特点,同时又为“黄河入海流”的出句作好了铺垫。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在这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朵小花。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浩瀚无垠和人类知识局限的清醒认识!也是源自对庄子思想“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深刻认识。</p><p class="ql-block"> 点性折射,演绎禅宗三境。所谓禅宗三境,一、看山是山;二、看山不是山;三、看山还是山。看山是山,是从本义出发,写景是写景,写哲理是哲理。看山不是山,深入其中,探究其理,写景不是景,是写物理,写哲思不是哲思而是写人类认知的局限。看山还是山,写景还是写景,然景中含物理;写哲理还是哲理,然哲理带生华。而点性折射,如冰山一角深藏不露,便是此诗之大本!可谓滥觞,乃万泉之源。体现在作者以简净几笔,近乎圆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无尽的阐释而宗义永恒!用极简的笔墨表达丰富的内涵,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与再造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高大不在身躯,而在灵魂;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高楼,而在文化。硬实力必须配备相应的软实力!或者说以软实力带动起来的硬实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强大。像《登鹳鹊楼》这样充满禅意的诗篇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引人入境的领航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