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卓克基红军长征纪念馆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马尔康市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的县级市,是该州的首府,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是以原嘉绒十八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幅员面积6633平方公里。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北靠阿坝,红原大草原,属高原峡谷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地面海拔在2180至5301米之间,市区海拔2900米。属高山峡谷立体气候,冬干夏湿,寒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753毫米,平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绝对无霜期120天。“四土”地区婚姻习俗独特,就是夜间男青年爬入寨房中与意中人相会,戏称为“爬墙墙”,是藏族青年恋爱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卓克基:嘉绒藏语意为“至高无上”,是原卓克基土司的驻地。长征途中成为红军的驿站后勤基地,红军机关,红一军,红四军在这里停留了一周整修筹粮,为翻越雪山过草地做准备,并制定北上的战略与路线,当地藏族同胞支援红军的粮食达百万斤以及各类生活物质。</span></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卓克基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内,内装面积为1547.7平方米,分为六个展区(万里长征,转战阿坝,北上驿站,英明永存,传奇故事,迈向新长征)。一个下沉式沙盘,红色足迹和一个放映室,以大量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视觉,融合现代的声,光,电,3D等手段,生动的展示了红军途经阿坝州,翻雪山,过草地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奇迹。1935年7月下旬,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三进三出马尔康,在其境内经过驻留,往返长达13个月之久。纪念馆广场上竖立着雕塑群像,广场的周边还有红军当年种植的杨树(称为红军树)。</p> <p class="ql-block">红军桥位于卓克基镇西索村,村边有一条河水湍急的梭磨河,1935年7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和红军长征经过此桥,因而得名。该桥用本地石料建成,是当地仅存的石拱桥,被藏族人民视为联系藏汉友谊的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