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诺贝尔奖颁发地的 国度:瑞典——欣赏老照片的乐趣(13)

张锁龙

<p class="ql-block"><b>2009年8月2日傍晚,我随旅游团队在芬兰土库登上豪华游轮,前往颁发诺贝尔奖的国度:瑞典游。瑞典,瑞典语的意思是“安宁的王国”。别称:“森林王国”“湖泊王国”“欧洲锯木场”“北欧雪国”“禁酒王国”。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是北欧5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瑞典国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瑞典国徽</b></p> <p class="ql-block"><b>次日清晨到达首都斯德哥尔摩,这里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作为旅游者,无疑最盼望在到达第一时间里,参观颁发诺贝尔奖的市政厅我们如愿了。</b></p> <p class="ql-block"><b>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 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的利息分为5份,授予“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获诺贝尔奖,是世界各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理学家或医学家至高无上的荣耀。</b></p> <p class="ql-block"><b>在欣赏老照片时,百度查资料得知从1901年12月10日,第一个诺贝尔奖颁发到2019年,一共有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获奖。中国(截至2023年5月)有11位诺贝尔获奖者,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莫言、屠呦呦。</b></p> <p class="ql-block"><b>我怀着敬仰之心,走进庄重的颁奖厅。导游介绍:颁奖仪式组织极为严密,伴随着钢琴音乐节拍进行,仪式感极强,让获诺贝尔奖者终身受鼓舞,使旁听者深受感动。</b></p> <p class="ql-block"><b>紧接着我们参观了有关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得主和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 诺贝尔生平事迹展。深感诺贝尔是伟大的一生,不平凡的一生,诺贝尔一生拥有33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逝世前—年的1895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的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诺贝尔人走了,仍然不忘人类的科学文化的发展进步。</b></p> <p class="ql-block"><b>参观颁发诺贝尔奖的市政厅结束后,我们前往瓦萨古战船博物馆参观。瓦萨是一艘古战船的名字,它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1628年首航几分钟便沉没,直到1961年才重见天日。之后船体经过数十年的精心修复,船上精美的雕刻作品,非常值得参观,是一个不得不去不可遗漏的景点。</b></p> <p class="ql-block"><b>瓦萨古战船博物馆里主要陈列看沉没了350年的瑞典古战船,战船排水量1300吨,62米长、50米高。船上装有64门新式火炮。战船就以国王瓦萨命名,是国王和国家威力的象征,不仅船坚炮利,而且内外雕镂装饰繁多,油漆彩绘,铭记着风物人情,歌舞演奏,是战争中不忘乐舞抑或只是为了显示国力之鼎盛。仿佛这也是一座教堂,高高的桅杆群勾勒出哥特式建筑的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列的打捞上来的瓦萨古战船</b></p> <p class="ql-block"><b>17世纪瑞典人生活状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战船模型</b></p> <p class="ql-block"><b>我问导游,一艘新战船,为什么首航几分钟便沉没?他说:超设计负荷所致。瓦萨古战船原设计单层炮舰,可是国王得知当时瑞典的海上强敌丹麦已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本国的技术条件,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导致首航几分钟便沉没的沉痛教训。案例告诫人们不能做违科学的事,也是不得不去参观的理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