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中探索 “题”中解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教改大课堂活动

荒漠依米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推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深入探索议题式教学策略,2023年11月14日,开发区教育教研室“议题式教学”教改大课堂活动在辽河中学举行。活动由道法学科教研员史雪梅老师主持,开发区中学全体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由来自辽河中学九年级的孙欣欣、刘健两位老师共同呈现课例《共筑生命家园》。</p><p class="ql-block"> 孙欣欣老师以“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为总议题,围绕排污之果、对污之策两个话题,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结合作为邻国我国温州市密切关注该事及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的发展与保护,分析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共筑生命家园。</p> <p class="ql-block">  刘健老师则以“象行世界”为总议题,围绕北迁南返、待客之道、与象同行三个话题展开讨论与思考,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国家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共筑生命家园。</p> <p class="ql-block">  授课结束后,两位授课老师从“依标教学”理念出发,针对“议题式教学”进行课后反思,分享了课堂设计的思路和教学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授课,分析本节课的优势与不足。</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与会老师竞相发言,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和体会。大家认为两位老师紧扣课标,基于核心素养目标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用议题式教学依托现实的案例、情境、时政热点或热门话题创设活动环境,以高低搭配的问题串支撑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再通过交流、思辨来论证议题,切实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实效性。引导并帮助学生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认同,培养责任意识、法治观念,提升时政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p><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员史雪梅以《共筑生命家园》为例,从“精选议题——确定议题式教学轴心”“挑选话题——搭建议题式教学载体”“巧设问题——指引议题式教学方向”“妙入主题——支撑学科教学内容”的“四题”视角,分享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议题式教学之道。</p> <p class="ql-block">  “观万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此次活动,不仅为授课教师创造了发掘潜能、展现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互观互学、思维碰撞、助力成长的机会,这既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成长的一次历练,更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一次凝练。本次活动催生大家对课程实践的深度思考,为开发区中学道法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相信借助此次活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对改进自身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全新的思考。定会在课改探索之路上,行稳致远、进而有为!</p>

议题

教学

生命家园

法治

共筑

课堂

老师

教师

活动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