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2px;"> 梵蒂冈城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初的古罗马时期。原是意大利中部的教王国。教王国教廷在罗马西北有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位于一个叫做 Vaticanus的地方。梵蒂冈建国后国名一词来自于“Vaticanus”。。</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了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这一事件改变了罗马帝国的宗教政策,也为梵蒂冈的未来奠定了基础。</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世纪初,伯多禄(圣彼得)以耶稣门生身份</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来到罗马传教,公元65年,受到罗马皇帝尼禄的迫害,被倒钉上了十字架而殉道。</b><b style="font-size:22px;">公认彼得为第一教皇。</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宣布信仰自由,</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墓地上修建“老圣伯多禄大教堂”最初 规模很小,犹如一座会堂。</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在梵蒂冈重建圣彼得教堂,1506年破土动工。经过几代人长达120年的重建,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刚进入16世纪,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为了重振业已分裂的教会,实现教皇国的统一,决定重建已破旧不堪的圣伯多禄</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大教堂,要求该教堂的规模超过罗马最大异教庙宇古罗马的万神庙,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圣彼得大教堂的营造代表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最伟大的纪念碑。</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 </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1503年犹利二世决定重建圣伯多禄大教堂开始,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挑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施工,首任总监多纳托·伯拉孟特;1514年伯拉孟特去世后,由拉斐尔被担当了总监的职位,再之后的1538年为小安东尼奥.桑加罗,1547年以后则是米开朗基罗。直到1626年圣伯多禄大教堂正式宣告落成。历时123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看到大厅中央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高远的大穹顶,直径达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在教徒眼中,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圣彼得教堂的这个大圆顶,作为教堂的灵魂,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早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的,八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于是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拱顶的建设工程,他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伯多禄的爱”的名义,恢复了现在的庄丽圆顶。</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是拱顶的外立面的设计</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伯拉孟特到米开朗基罗等四代建筑大师完成了大教堂基本主体结构后,</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集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的贝尔尼尼开始隆重登场。</b><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说米开朗基罗等四代大师为圣彼得大教堂贡献了建筑,而贝尔尼尼贡献了教堂的全部的装饰。</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整个圣彼得大教堂简直就是贝尼尼的常设展,从花了11年修建巴洛克椭圆形广场开始,到内部的青铜华盖、教宗圣座、布局的所有雕塑作品、油画作品。其他艺术品都一一经过他之手进行挑选或亲自创作。在大教堂的建筑完成以后,他又开始了圣彼得大广场的设计和建设。</b></h1><h1><b> </b></h1> <h1><b> 圣彼得大教堂有三件宝”圣殇”、“巨型青铜华盖”:“圣彼得宝座”</b></h1><h1><b>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以人体作为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刚劲有力、气魄宏大,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生机勃勃的人文主义精神。</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圣殇》,米开朗琪罗24岁时的杰作。大理石雕刻,高174厘米,宽195厘米。雕塑中的人物,一男一女,一个是耶稣,一个是圣母;一个死,一个生,这尊雕塑将圣母和圣子两个人物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圣母怀抱着基督瘫软无力的躯体,目光中流露着淡淡的悲悯,展现出一种母爱来,而她头巾上,衣服上参差不齐的褶榈却透发着不凡的肉体与精神之力。如此逼真传神的形象谁会想到是用冰冷、僵硬的大理石勾勒出来的。</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胸前衣服漂着一根带子,上面签着米开朗基罗自己的名字。</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米开朗基罗这件精美的作品,业内怀疑不可能是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创作,于是米开朗基罗无奈地在圣母的一根飘带上 签上自己的名字,成为雕塑界唯一签名的作品。</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部分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青铜华盖是贝尔尼尼的巨作:也是世上最大的青铜雕刻作品。气势宏伟,华丽壮观。它由4根螺旋形的青铜柱子支撑,足有15、6米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复活柱螺旋向上,又是一种将祈祷者可以带入天堂的神圣。</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复活柱细节</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面对朝圣者举行弥撒。</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下方是圣彼得骨灰的墓葬地。</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宝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圣彼得宝座。这是一件镀金青铜雕刻,上面镶嵌着许多宝石。宝座上方是于光芒四射的荣耀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以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的三重冠(代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都是统由教宗掌管)。</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这里的宗教艺术品,数量之多,质量之精美,可以说是奢华而又典雅,让我们目不暇接,庄严与华丽,热闹与宁静,在移动的光里缓缓而行,一幅幅多彩而又绚丽的油画,一个个生动而又别致的雕塑,一件件造型丰富的艺术品,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慢慢感觉、去体验。下图:《圣彼得之死》。</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米开朗基罗的《大卫》</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么多的雕塑作品,能夠认识很少,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我还是认识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大门上精美的浮雕。</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雕塑,圣彼得大教堂的壁画和顶棚绘画也是令人叹为观止。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伯拉孟特等大师</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的作品无一不展现了艺术家们的非凡才华和对信仰的虐诚。这些作品不仅在绘画技巧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更是在宗教意义和情感表达上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选择。</b></h1> <h1></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圣彼得大教堂不仅仅是一座宗教建筑,它还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典范好高峰。教堂内的壁画、雕塑和建筑风格都展现了当时的文艺复兴的艺术精华。梵蒂冈曾经是宗教凝聚的殿堂,辉煌的艺术在与宗教同向而进。圣彼得大教堂,一座艺术宝库,历史上的辉煌不可复制,也难以超越。</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