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三国成街、宋时成镇,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镇上的一街七巷格局沿袭千年,客家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四馆一园和燃灯古寺闻名遐迩。漫步在古镇街头,明清建筑目不暇接,宛如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镇名由来</p><p class="ql-block">一说从前,洛带镇叫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茶香,洗脸美颜。井里有东海鲤鱼,肉味鲜美,食之可益寿延年。蜀太子阿斗闻之,择一黄道吉日,率众太监来到甑子场八角井旁。但见一条条金色鲤鱼穿石洞于水井和池塘间游进游出, 煞是可爱。众太监脱靴挽裤,下得池来,扑腾半日,终无斩获,急煞阿斗。却闻身后一声“好”,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者钓竿甩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眼红,老翁却不卖。太监强抢,阿斗得鱼。鱼落阿斗手中而不甘,奋力摆尾,阿斗连人带鱼跌入池塘。鱼儿穿石洞进八角井,溜哉。阿斗气极,和衣跳入井中。那鱼却钻进海眼,回东海去也。阿斗被众太监拖起,忙乱中腰带却掉入井底。回头欲找老翁算帐,已无人影,老翁坐钓处仅余一白绸帕,上书一诗: 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 阿斗脸铁青,团绸帕掷井中,堵住了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名为“落带镇”,后演变为 “洛带镇”。</p><p class="ql-block">二说为镇旁有一“洛水”环绕,形如玉带,故名“洛带”。</p><p class="ql-block">三说为场镇老街蜿延一公里,状如玉带自天飘落,故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p> <p class="ql-block">基于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悠久历史,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根繁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以及地域兼容的建筑风格。洛带古镇既是“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也是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体现了移民文化的丰富、演绎了古典建筑的多彩。</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的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为国务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广东会馆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其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是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四合院式广东会馆重檐歇山顶,以木雕、石雕刻技精美见长,为典型的川西神庙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广东会馆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于清乾隆11年(1746年),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名曰"南华宫"。广东会馆座北向南,主体建筑由 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复四合院结构,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其风火墙建 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湖广会馆内设四川客家博物馆,常年免费举办“中国西部客家民俗文物展”,展陈的客家文物、民俗民物及红色革命成果等实物或图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湖广会馆非常讲究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中后殿之间天井里的小戏台,为四川会馆中独有。</p> <p class="ql-block">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老街中街,座北向南,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江西会馆主体建筑由大 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都颇有价值,特别是它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还伸出一个小戏台,构 思独特,环境空间布局十分完美,为四川客家会馆中所未曾见,因此经常被影视界选为拍片场所。</p> <p class="ql-block">川北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旅蓉川北藉商贾聚会联络据点。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迁建保护,经专家论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省文化厅同意批复,将川北会馆迁建至洛带镇异地保护,迁建后的会馆占地5亩,腐朽构件损坏门窗已更换,原油漆的彩绘的枋、门窗、木板壁按原有方式作朱红油漆和同种矿料颜料彩绘。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字库塔</p><p class="ql-block">这塔算是小镇的中心点了,名叫字库塔。其实就是一个焚烧炉。上下两个窗口,一个投纸,一个冒烟。</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叫字库塔?客家人爱惜字纸,有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光绪六年人们为焚烧字纸建造了专门的场所-----字库塔.也不知道它装了多少客家人的故事和乡愁在塔身里。</p> <p class="ql-block">一街七巷子</p><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一街”由上街和下街组成,宽约8米,长约1200米,东高西低,石板镶嵌;街衢两边纵横交错着的“七巷” 分别为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燃灯古寺</p><p class="ql-block">燃灯古寺是成都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名“信相祠”。隋唐时期建寺。到了唐代,法润禅师及悟达知兀国先后在此修行,在大师的主持下,信相祠声名渐起。宋朝时期,真宗皇帝钦赐寺名“瑞应禅院”。清代以来,因为寺内供奉燃灯佛一尊,改称燃灯古寺。文革时期,燃灯古寺曾遭遇冲击。后来因客家人祭祖的契机,上传下方师父来到了燃灯寺,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废墟上重建寺庙。十几年的耕耘,历经岁月的洗礼,燃灯古寺香火重燃,再度兴盛。</p> <p class="ql-block">四方塔,又名世客会纪念塔,位于上街牌坊对面龙文化广场的核心区域,高约20米,方型,木结构,由数百条龙饰品装点而成,塔顶有钟。在四方塔的梯步上,将安放一口长2.2米、宽1.1米、高1.1米的大龙缸,九条龙从嘴里喷水到缸里,沿着古镇的水渠流入古镇。</p> <p class="ql-block">四川客家博物馆又称西部客家博物馆,是西部最大的客家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的情景式客家主题博物馆,该馆分为“源流”、“迁徙”、“创业”、“民俗”、“成就”五个展厅,以“开拓,为巴蜀留下客家记忆”为陈列主旨,通过大量文物,完整地向人们展示了客家人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p> <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是客家的代表性建筑。洛带客家土楼名为博客楼,是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川西唯一一座大型客家土楼。博客楼承载着客家独特的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博客楼始建于 2010 年,2012年落成。土楼直径 52 米,总高 18.8 米,在保留客家土楼传统外观形式的基础上,部分采用了现代建筑工艺、材料,适当增加了一些观赏性的现代设计元素,无论是仿制还是新作,构件华丽精巧,规模巨大,气势恢宏,堪称西部之最。</p><p class="ql-block">整个博客土楼地上四层,外墙以黄泥塑成,内里用木制结构,建筑布展很独特,建筑风格与内饰结合,高雅、气派、简洁、大方。外看,气势恢宏,土色土香的,非常具有地域色彩的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土楼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其内部集客家文化展示、客家文化宣传、客家文化传承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洛带为蜀汉的后花园,后主刘禅常来此游玩,其母甘夫人也时常陪伴,于是朝廷专门在此修建了凤仪馆、凤仪阁,备皇后一行小憩。现洛带老 街一街七巷子中的凤仪巷即因此得名并保留至今。洛带古镇的五凤楼即参照该历史传说的凤仪阁复建,楼高23.8米,其装饰由1500只传说中凤凰的图案组成。</p> <p class="ql-block">中国艺库是一个集艺术原创、艺术展览、艺术品拍卖、艺术品交易、艺术机构创业孵化、国际演艺、艺术衍生品研发销售、玻璃陶艺研发、手工艺体验、艺术酒店、美食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中国艺库整个项目总占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与古街以6大接口无缝对接,充分吸纳古镇600万游客资源,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化项目”和“成都市重点精品旅游项目”。中国艺库以艺术为引领,以艺术生活体验为特色,把曾经存储粮食的仓库变成积蓄艺术生活的大本营,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艺术生活体验区。</p> <p class="ql-block">金龙长城</p><p class="ql-block">洛带长城原名金龙长城,因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金龙镇而得名,2长1680米,高4米,宽3米,设有5个烽火台。金龙长城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仿真长城,伏卧九泉山,起于金龙湖景区大门,沿山脊而上至金龙寺,全长1680米,高4米、宽3米,共有五个峰火台.金龙长城入口有一座大牌坊,上面雕有许多龙,栩栩如生,犹如万龙腾空。牌坊正中雕有盛气凌人的四个大字“金龙长城”</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青砖、条石、烽火台;垛口、射口、望口……“长城”内外风景宜人。特别是顺山脊上至山峰,两边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高大的野生植物上还挂满了鲜红诱人的果子。也不失为成都市民生态休闲的一个“步道”。</p> <p class="ql-block">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有伤心凉粉、油烫鹅等知名客家美食20余种。</p> <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景区总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西距成都市区18千米,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千米,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千米、双流国际机场43千米,北距洪安火车站6千米。成洛路、成环路东西南北贯穿全镇,也是成赵公路、成洪公路、洛黄公路三路交汇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