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圣帝君,也就是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关二爷。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在信仰上,佛教尊他为“僧伽蓝摩菩萨”,意即佛教护法,寺庙的守护神;道教尊他为“关圣帝君”,不仅能降妖除魔,还能镇宅守财。关公信仰流传到今天,国内和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p> <p class="ql-block">因其武财神的形象,许多生意人供奉关圣帝君,希望能为自己带来财运。同时《关圣帝君觉世宝训》提到,“瞒心昧己,大斗小秤”的人,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近报在身,远报子孙。”《关圣帝君降笔经》也指出:“如有毁法妄想,斗秤欺哄愚氓。不许生身人世,阿鼻地狱呻吟。”劝人做生意要诚实可信,不可犯法或诈骗,否则必然遭到报应。</p><p class="ql-block">而至于黑白两道都供奉关圣帝君,是因为关羽总其一生,“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备──“千里寻兄”是为仁,“华容道放曹操”是为义,“保护皇嫂,秉烛立于户外”是为礼,“水淹于禁七军”是为智,“单刀赴会”是为信。因此,国人一直把关圣帝君视作道德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忠义不分黑白。“黑白”,“好坏”,“对错“都需要有一个价值判断标准作为前提。对于人民群众,黑道危害社会安全,谓之黑;白道抗之,谓之白。对于黑道,白道抗之,谓之黑。若处于平民立场。白道的”忠义“谓之”忠心耿耿“”忠肝义胆“,黑道的”忠义“谓之”狼狈为奸“”蛇鼠一窝“。</p><p class="ql-block">但忠义不分黑白,如同枪械无分正邪。关二哥是忠义的化身,黑白两道都拜忠义,并无不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