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18px;">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滬(沪)”。</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 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b></h1> 声明:作品均为作者本人拍摄原创,未经作者本人授权允许的,不得私自转载、复制、翻拍、挪用、传播、出版等侵害作者的一切非法行为。不得侵害法律赋予作者的一切合法权益,如有侵害作者法律权益,将会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