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大之江校区,前身是之江大学,是杭州的“网红”大学校园。坐落在钱塘江畔,六和塔边的月轮山峦,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颇具西式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幽静惬意的校园环境,一直霸占杭州最美校园的榜首。</p> <p class="ql-block">2006年,“之江大学|日址”作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之江校区东门进来,即可见一小段蜿蜒向上的石阶,尽头是一幢20米高的红砖建筑,像一尊纪念碑,矗立在山腰上。因楼顶有塔钟之故,常被称为“钟楼”。钟楼北面入口有吴稚晖题写的“同怀堂”三字,南门入口是毕业于之江大学经济学系的校长李培恩所题之“经济学馆”几个大字——最初,它是为纪念经济系遇难学生邓祖询建造的,又一度被称为“邓祖询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上红房和下红房两幢别墅约建于1902-1903年。</p> <p class="ql-block">楼门厅和内厅各设有两根爱奥尼克柱,柱头采用仿古典主义的风格,雕花精细。门厅上的小阳台则配以小巧的宝瓶式透空栏杆。</p>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图书馆,原名为之江大学图书馆(Alumni Library)。该建筑始建于1931年,1932年7月竣工落成,是之江大学中兴期(1929-1936年)建造的最重要建筑之一,也是学校功能的重要配套建筑设施。</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一汪碧水和一座桥,被称为“情人谷”和“情人桥”,有着很大渊源,原来情人湖是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山谷里的蓄水池,又称情人谷,像是西湖群山里藏着的“一粒绿宝石”,甚至有人称它是杭州的“小九寨沟”,因为池水是翡翠色的。</p> <p class="ql-block">每一幢建筑都被大树环绕,校园内百年大树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之江大学是第一批由外国建筑师规划主持设计的中国高等学校校园,是中国最早具有明显西方校园规划设计特点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由传统建筑体系走向西方建筑体系这一转型期的重要实例,其建筑由西方近代风格糅合东方传统风格而成。红砖红瓦为主的校舍建筑群,掩映在参天绿树之中,更是景上添景。</p> <p class="ql-block">每个建筑独立看,都有各自的神韵,放到一起,又浑然一体,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整个校园山水相依,树木葱郁,风景秀丽,环境幽静。</p> <p class="ql-block">整个校园掩映在绿荫之中,真是重重叠叠山,高高低低树。</p> <p class="ql-block">走在之江学院,每一幢建筑,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青青的草地,古朴的建筑,每一处都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经过百年校庆,之江大学的影响更大。不过可惜的是,解放后经过院系调整,这所学校宣告结束。所幸,那所美丽的校园基本上保留下来了。如今的之江大学成了浙江大学法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