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医历史上有多少自学成才的大医,看以下一串名单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甄权,因母病,遂与弟弟甄立言一起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王焘,因自幼多病、又因母病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王冰,因业馀爱好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许叔微,因父母病逝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朱肱,因无意于官场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刘完素,因母病逝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张元素,因科举落榜而自学成才。成名后再拜刘完素为师。后带徒弟李东垣;朱丹溪,因母病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元好问,一个牛屄的业余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朱橚,明成祖之胞弟,因政治问题获罪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缪希雍,因自己患疟疾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方有执,因二妻五子病死而自学成才;王肯堂,因政治打压而称病辞官,遂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高武,因官场不利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陈实功,因自幼多病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武之望,因业馀爱好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李中梓,因自幼多病及二子被庸医误治而死,遂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吴又可,因瘟疫横行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傅青主,因国破家亡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喻嘉言,因国破家亡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张璐,因国破家亡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徐灵胎,又一个牛屄轰轰的业馀爱好者;</p><p class="ql-block">王孟英,因父病亡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黄元御,因被庸医治瞎眼睛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沈金鳌,因屡试不第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刘奎,因官运不济,又因瘟疫横行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王清任,因政治迫害而弃武习医,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吴鞠通,因父亲病死,又因侄儿被庸医误治致死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汪昂,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近代,大量名医也是自学成才的,比如:</p><p class="ql-block">陈伯坛,因爱好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张锡纯,因秋试落榜,遂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岳美中,因自己大病一场而自学成才;陈慎吾,因宗亲被庸医所误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浑铁樵,因三子死于伤寒而自学成才;施今墨,因对革命失望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汪莲石,因自己生病而自学成才。后带徒弟丁甘仁;</p><p class="ql-block">孔伯华,因母病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萧龙友,因母病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唐容川,先因业馀爱好,后因父病血证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申永彪,因23年冤狱而在牢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李可,因27年冤狱而在牢里自学成才;关月波,因弃举业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李克绍,因叔父被庸医所误而自学成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他们就象从地里突然喷涌起来的甘泉,光芒万丈,奇异壮观,创造了中医一条源远流长的河。如果缺乏了他们,中医这条长河就缺乏了许多光华与精彩。可惜的是,当代的中国医疗竟然被某些力量操控,没有给这些自学成才的中医一丝生存的空间,这对中医的伤害有多大,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自学成才的中医,却没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到底是什么在阻碍!?</p><p class="ql-block">首当其冲的就是执业医师法,它要求所有中医必须具备中医学历,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p><p class="ql-block">这里对自学成才的中医有几个难点:</p><p class="ql-block">第一,学历考的是人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而往往年轻的人记忆力最好,一旦年纪大了,记忆力就差了,再想考学历就难了。而这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多是已到中年,再去死记硬背那些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实在有点勉为其难。</p><p class="ql-block">第二,即使考取了中医类学历,要想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还需要死记硬背大量机械对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两个执业医师推荐,既然是自学成才,多是没有多少关系,要想获得执业医师推荐,常规的方法只有花钱,而这些自学成才的中医水平本身就比这些执业医师高,根本不屑与他们为伍,又怎么会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一堆没用的东西,并花大把的钱为那么一个虚证呢?既然不想考中医类学历,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剩下的只能走民间中医确有专长了。可问题是,它要求必须有师承,而这些自学成才的中医没有师承,而是遍学各家名家的经验,就凭这一条,就把他们排除在合法行医之外。况且,考民间中医确有专长,还需要大量根本拿不到的证明,比如,过去“非法行医”的证明,病人的证明,这对民间中医来说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中医往往需要自学才能够成为大医呢?包括那些师承的中医,如果没有后来的自学,往往也很难成为大医!原因其实很简单,医者,意也,病人的体质是个性化的,而治疗需要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因此,需要中医根据人的体质偏性,当时的气候特点,身处的环境,具体揣摩,因应开方,这就需要较高的悟性。就拿师承的中医来说,老师教的都是过去的临床经验,是基于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而开的方,而现在人变了,时间变了,环境变了,照抄旧方肯定就不行了。如果悟性不够,就很难超过老师,成为一代大医,甚至连老师的水平都很难达到。而自学成才的中医往往对中医有极强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毅力超强,否则是不会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学中医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学能力往往比较高,这使他们往往能够遍学百家之长,并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成为自己的经验,实现创新。</p> <p class="ql-block">要知道,中医要学的东西太多,就拿中医治疗方法来说吧,就它丰富多样,比如,中药,针灸,情志,放血,拔罐,刮痧,艾灸,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特定的适应症,如果作为中医不学全,在遇到一些疾病的时候就很难选择最适合的办法,实现中医的简便效廉。再说,中药这种治疗方法,门派众多,每一派都有自己的治疗特点,只有遍访诸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够实现创新,提高疗效。况且,中药的数种类、数量众多,经方更是数不胜数,历代名医的经验也是浩如烟海,如果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又怎么可能学到众多名家的经验的。这也是古代中医要求半天行医,半天读书的原因所在。显然,有自学能力的中医,往往能够成就大医的地位。而只会跟着书本学的中医,是很难学好中医的。历史上的大医往往都是自学成才的,即使那些师承的大医,也是后来自学成才的,这也是大医在民间的原因所在。可笑的是,我们国家却没有给自学成才的中医一点行医的机会,这就好比我们剥夺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人的行医资格一样,试想,中医历史上如果没有了他们,中医的发展会怎样!中国有一大批自学成才的中医,而且他们的临床水平往往要比那些具有执业医师证的中医高得多,国家放弃了他们,不仅是中医的损失,而且是病人的损失。中医和西医不一样,它是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用恢复整体管理的办法来治疗所有病的。这个原理和企业管理的原理一样,如果我国的企业也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管理类学历,并拿到执业管理证,中国的企业能够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吗?中医历史都是自由行医的,就象企业经营一样,谁都可以自由申请企业,只看你能不能适应市场,获得盈利。中医也应该如此,不问出处,只问疗效,这才是中医的真正发展之道。过去我们拿着管理西医的办法来管理中医,造成了中医的快速衰落,现在我们要发展中医,如果继续那样的办法,中医只有继续走向衰落,如果真的要想实现中医振兴,全面开放自由行医是一种必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u>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弘敷仁爱 济世慈航</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