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研究口述史》采访花絮之十

世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孙中山的“中国梦”是其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做孙中山研究要与时俱进</i></b></p> <p class="ql-block">  纪念辛亥百年,中山市举办了“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高峰论坛,论坛上有专家指出,“目前孙中山的研究整体上缺乏宏观的成果,开创性的研究比较少,孙中山的成就不仅在于革命,也在于建设。”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统一和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终生,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他在长期斗争中对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创造性探讨,给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孙中山的历史遗产是什么,如何对待这些遗产,这都值得史学工作者加以研究。孙中山思想的研究,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实现祖国统一,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助力。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公认的历史伟人,孙中山研究是联系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下所有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p> <p class="ql-block">  台湾前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在给项目组的题辞“勿忘孙中山名言‘性慕新奇,志窥远大’开创两岸和平发展大局”便反映了两岸人民的这一心声。加强孙中山研究,对他所留下的思想遗产给予科学总结并提高到新的水平,进一步弘扬他那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关心人类共同进步的伟大精神,这对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它的作用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史料建设为基础,结合孙中山的生平、思想与时代,联系当代社会实践的需求,提升史事分析和理论总结的水平,不断求真,深化认识,探讨孙中山思想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台湾前国民党党史馆主任 邵铭煌</p> <p class="ql-block">邵铭煌为采访组题辞</p> <p class="ql-block">  在对孙中山研究的宝贵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的同时,大家也希望借专家学者的研究去探求中山先生当时的“中国梦”。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反侵略、寻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程。这一时期内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不断探索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在挽救民族危亡、促进民族觉醒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央文献研究会会长金冲及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建树就是中华民族的整合的问题。辛亥革命期间的民族关系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从这个时段的民族关系可以探讨为什么现在的中国民族关系是这样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中央文献研究会会长 金冲及</p> <p class="ql-block">  前人民大学李文海校长在谈到对孙中山的人物评价时概括了四个第一:“一、第一个把‘中国梦’凝聚成政治纲领、政治追求的人;二、跳出即成体制(封建君主制)寻求中国道路的人;三、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把掌握政权的人称为‘公仆’的人;四、第一个认识到只有改变政治体制才能解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民族复兴的人。”这四个第一的评价,不禁让眼前耳目一新。李校长在进一步的阐释中讲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热忱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普遍幸福,对现代化怀着强烈的追求。孙中山曾经无数次以无限憧憬和充满自信的口吻,描述过自己祖国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前人民大学校长 李文海</p> <p class="ql-block">  这一点在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谈孙中山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时也提到过,“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他一直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前途进行设计。他认为中国的未来应该超英美,可以说孙中山为中国的现代化绘制了最初的蓝图,他一百多年前的建设构想逐渐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被一一应验。”虽然在中外学者长期的共同努力下,孙中山研究工作业已取得较高的成就。国内外有关孙中山研究的出版物数量之多,是其他历史人物很难望其项背的。然而,对孙中山的研究却远远没有到头,许多研究领域有待开拓,许多历史内容有待充实,许多研究结论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即使是一些史料基本完备并已有不少人涉足的课题,由于研究者们把握历史本质的主观认识能力并不可能没有局限性,同样可以给有志于深入研究的后继者留下充裕的余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学部委员 张海鹏</p> <p class="ql-block">  所以时任中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唐颖在谈到出版《孙中山研究口述史》的意义时表示,“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伟人孙中山的故里,我们更有责任与时俱进地做好孙中山研究,以实际行动来纪念和继承孙中山先生。通过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留这些精神财富,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在采访中,许多专家学者都对中山本土在孙中山研究中应起的作用都寄予了厚望,如扬州大学副校长周新国说“努力把中山市建设成对孙中山研究的世界瞩目的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吴剑杰教授说“弘扬中山精神,建设文化中山” ;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教授莫世祥说“中山学说,还靠中山”;广东省科院研究员王杰说“祈祝孙中山研究扎根本土,芬芳华夏,飘香寰球”……这些题辞都给了我们项目组极大的鼓励。虽然目前的孙中山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做“孙中山研究口述史”,就是想对孙中山的研究进行梳理,给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好借鉴,这也是孙中山家乡人民的一份责任。</p> <p class="ql-block">扬州大学副校长周新国为采访组题辞</p> <p class="ql-block">武汉大学历史系吴剑杰教授为采访组题辞</p> <p class="ql-block">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莫世祥教授为采访组题辞</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社科院王杰研究员为采访组题辞</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虽然做了一点工作,但此工作“路漫漫兮其修远”,此项任务将永无止境。广东社科院原院长张磊老先生在给项目组的题辞中说,“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孙中山研究,早日实现中国梦”,这表达了老一辈研究者对后继者的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张磊</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张磊研究员为采访组题辞</p> <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们共同怀揣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忘记历史,不应当忘记孙中山,更不能忘记那些一百年来在不断研磨历史记忆的人。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无限接近历史的真相,是他们在不断解读着历史的遗迹,正是有了这群人的努力和执着,我们距离历史的真知也就越近,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也会越来越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