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研讨促成长

betrunken

<h3> 为加快“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步伐,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教师“磨课赛课”活动、新进教师汇报课,旨在深化有效教学流程的研究,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为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保证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拟定“磨课”活动。<br> 本年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确认好授课教师后,提交了磨课计划书。<br>  谭静老师也立即进入了严谨的磨课状态,先制定了详细的教案。</h3> <h3>  《江南》是汉乐府诗中的一首相和歌。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此诗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和地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并列,描述鱼儿嬉戏的情景。全诗格调清新活泼,诗人运用比拟、移情和复沓等手法,营造出江南水上采莲的优美意境。</h3> <h3>  第一次授课,紧抓教学目标,趣味教学,寓教于乐。</h3> <h3>  第二次授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细微末节地调整,使整堂课环节更为自然,氛围更好。</h3> <h3> 每次授课,本年级其他语文老师与校领导均在后排认真听课,评课,并提出以下几点指导意见:<br><br> 1.形声字。先讲莲,组词,再讲连更好。把字分开讲再注入形声字概念。形声字可以出示以前学过的,比如林,草,还可以跟象形字区分开来,彩、鱼、日、月、水、火……归类识字。<br><br> 2.鱼游的方位,可以叫学生示范,也可以老师边跳舞边改变方位,引导学生了解东西南北。<br><br> 3.随文识字。生字卡片,课间穿插让学生认,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尖子生学得快,但后进生需要时间。<br><br> 4.最后设计背诵(指名背,齐背,师生接替背,挖空背都行)<br><br> 5.环节创意、点评具体,语言丰富,有趣味性,符合低段教学,直观性教学。<br><br> 6.视频制作,结合本地情况,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去认字的兴趣。<br><br> 7.“何田田”需要解释: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br><br>  8.在认读的时候,可以多让学生读,比如50个学生,一次性可以让20个孩子读,可以快速过。</h3> <h3>  通过前两次的磨炼与调整,第三次授课较第一次授课有了极大的提升,整个课堂呈现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相信谭静老师在比赛中定能赛出风采,赛出自我!</h3>

授课

磨课

教学

教师

学生

形声字

老师

江南

可以

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