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笔谈7 || 新课标新理念 重实践勇探索

张麦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人简介:张玫妍,就职于金昌市第四小学,现担任一、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高永春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种子教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愿景:争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格言:一心一意上好每一堂课,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至今已经一年有余,在高老师的带领下,我研读了新课标,参加了几次线上线下的培训,也从多种渠道阅读了一些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的文章,文字层面的意思似乎能理解,看到课例设计好像也能明白,但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在许多方面存在一些困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便如此,我也在不断摸索大胆尝试,希望通过亲身实践,能对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等最新的教学理念有自己的看法和收获,因为对每一位教师而言,如果对新事物一直有畏难情绪,就会停滞不前,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成为落实新课标的主阵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我以四上第四单元为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单元选编的是神话故事,单元导语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幻想,“人类的童年时代”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的祖先尝试用神话神奇的想象来解释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训练学生的概括及复述能力;“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引导学生建立语言与审美之间的直接联系,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追求正确的审美取向;“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则是通过书面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初步形成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此,我设计了“穿越时空隧道 探寻神话秘密”的大情境,以“神话故事我来讲”“神话秘密我来寻”“神奇故事我编我演”三大学习任务串联,六个活动展开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任务一、二是将课文内容及阅读链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划分段落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运用“谁+干了什么”概括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将故事讲清楚,再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加上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将故事讲生动,在此基础上感受神话作品建构的奇妙世界,制作我最喜爱的神话人物名片或书签评析文学形象,比对中外神话的异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取向,拓宽阅读视野,增强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还需改进的地方。在总结中外神话异同点时过于拔高,只有程度稍好的学生能结合学过和读过的神话故事,悟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外神话在体系上的不同以及神话故事永恒不变的背后,隐藏的是古今人类一脉相承的科学探究精神,其他学生生拉硬拽虽然也有点体会,但终究失去了探寻的意义;神话故事的表演因为临近期中检测便搁浅了,时至今日也没有搬上舞台;落实到创作时,很多学生只是泛泛而谈,要么自己穿越到远古仅仅只是体验当时的场景,要么就是神仙穿越到现在,带着神仙吃吃喝喝玩玩而已,少有启发、深思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前行的道路上,我一直行走地谨小慎微,但不变的是我想要追寻光的心,希望自己默默付出的时候,总有芳香飘散在风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监制:高永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撰稿:张玫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审稿:张文婷</span></p>

神话

新课标

神话故事

单元

故事

学习

学生

想象

审美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