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摆笔墨风雅笺 江山依然留雁影 ——发现李庄系列之二

米瑞蓉

<div> 他,只为一段历史:民国——民国不是一个好的时期,但我认同和景仰民国知识人身上具有的那种“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br> 他,只为一个地方:李庄——一个曾经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br>  他,只为一张大书桌:流动的书桌——同济大学、中央博物馆、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div><div> 他便是著名作家岱峻老师,他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从黑发到了白发,他只为书写一段历史,只为书写一个地方,只为书写一张被遗忘的大书桌。他先后写下了《风过华西坝》、《发现李庄》、《李济传》、《发现李庄》系列丛书等……<br></div> 岱峻老师读书会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同济大学已迁于昆明,因为同济大学有最完善的德国兵器制造专业和技术,日本一路尾随轰炸破坏,于是但是的教育部提出要把同济大学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傅斯年说:“要找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距宜宾只有二十公里,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因为有水路通达,于是地图上找不到的李庄便成了同济大学搬迁之地。1940年同济大学的师生开始的迁徙之路。 《且摆笔墨风雅笺 江山依然留雁 》读书会现场 在《发现李庄》一书中记载了美国著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先生去到李庄的所见所闻。1942年年底,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到李庄探望他们的老朋友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看到躺在病榻上的林徽因,他们在回到美国后,他们多次来信劝梁思成和林徽因去美国治疗和工作,夫妇俩给费正清回了这样一封信:“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费正清夫妇 费正清,1907年5月24日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先后求学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及哈佛大学。1929年获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求学,研究题目为19世纪中英关系。为了撰写博士论文于1931年夏赴中国调查进修,考察海关贸易,学习中文,主要受教于蒋廷黻。曾短期兼职清华大学经济史讲师。其间在北平结识了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北平社会研究所所长陶孟和、中国地质调查所研究员丁文江等人,并与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钱端升和物理学家周培源等结为好友。 诵读经典 在岱峻老师出版的《发现李庄》书中,我们看到费正清在去了李庄以后写下了一篇《李庄之行》,全文如下:<b><i>  </i></b><div><b><i><br></i></b></div><div><b><i> 李庄之行<br> 费正清<br> 四天之后,我们来到宜宾(从前叫叙州府),长江轮船航行的终点站。随后我们换乘了一艘更小的火轮顺流而下来到李庄。 小镇大概有一万人,镇上照例有一条石板铺成的街道,街上挤满了人,两旁的商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李庄位于半英里宽的平原之上,地势较高,足以抵御洪水泛滥。此处可以看到长江的典型风光。沿江有一条绵延不断的河谷,河谷两侧拔地而起的山丘有二百到四百英尺高,狭窄的平原上都是精耕细作的田地。在四川境内,江水中有明显的岩石,河床不必担心会改道而行。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当你的目光穿过对面宁静的梯田,你会看到大约四分之一英里宽的碧波从图画中流泻而出。<br> 梁思成的家和建筑研究所在同一个院子,而建筑研究所又占据了国立博物馆的一部分地方。从小镇的一端,沿着被稻田环绕的狭窄石径行走,梁思成的房子位于山脚处的大树下,山顶上筑有一座瞭望台,还有漫山遍野的柑橘树。四川的地理环境导致小镇雨水多过阳光,因此成年累月的潮湿和肮脏让整座城市弥漫着一股闷热和尿臭味,如同常年笼罩的云雾。事实上,这里白天经常被云雾遮盖,夜晚又会下起连绵不断的小雨。<br> 在建筑研究所,十二名年轻的制图员在内院一侧的一间大房子中工作,林徽因就住在这个院子的另一间大屋子里,因此她可以随时得知工作的进展程度。然而事实上,她到了哪里,哪里工作进展得总是更快,所以年轻人直接从她那里得到的教益远比他们自己贡献的成果要多。<br> 依照传统,中国的学者解除公职后都喜欢归隐田园。但这些受过现代教育的学术带头人在此生活则是迫于无奈。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四川,已使他们的生活条件每况念下。如今他们完全过着与农民同一水准的生活——用木桶提水,以米饭为主食,用木炭取暖且没有抽水马桶。日本飞机的轰炸使得他们与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如出一辙,不得不到乡下去住。</i></b></div> 聆听 正是在1940年到1945年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所(一号信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五号信箱)、中国营造学社(四号信箱)、同济大学(九号信箱)、中博院等文化机构(三号信箱)将李庄作为安身之地,李庄的乡绅乡民以博大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接纳了自己的同胞,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和知识的火种终得以保存。文化不灭,中国不亡,那时的李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访谈 《发现李庄》一书中大量的收集整理了那个时期在李庄躲避战火,续弦中国文脉的学者以及同学们的文章和历史文献。在弦外遗音一章中收集了傅斯年先生的《悲歌》<br><br> 悲歌<br> 傅斯年<br><br> 泰山重一死,堂堂去不回。<br><br> 身名收马革,风日惨云雷。<br><br> 忠义犹生气,艰难想将才,<br><br> 中原谁匡济,流涕楚郢哀。<br><br><div> 公殉国汉东,今夏中原新败,廉公若在,岂无长城!故有末二句,不仅泣然念公已也。<br> 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四<br>  1944年10月,在李庄桂花坳家中,傅斯年写下这首《悲歌》诗,感时伤势,悼战死湖北襄阳的张自忠将军殉国四周年,且含隐喻。</div> 岱峻老师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景星学社社员。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也正是他提出了,要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营造学院要从云南迁出,“到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以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狂轰乱炸,保住文物,保护中国军工产业的技术力量和学生。 签售现场 为了这段历史不被尘封,二十三年的时间里,岱峻老师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走进李庄,去寻找历史的痕迹和那些农夫、更夫;走到台湾,去找在李庄的同济一代、二代;走到美国,去找那些帮助过李庄的国际有人……<br> 他在说到这本书,说到李庄……<br><b><i><br> “这个书,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这本事也是一个漫长的告别,也是一个圣神的致敬,也是作为一个未亡人对逝去者承担的责任。所以,李庄要说带给我的东西就是——放不下。<br><br>  我第一次走进李庄,那年我不到五十岁,今年《发现李庄》三件系列出版,我七十二岁,就等于我人生就和那块土地连在一起了。在我看来,李庄既是一块土地,它又不是一块土地,它是一批人,它又不是一批人,它是一个故事,故事它还要生长,故事里的人他们是有生命的,他会有影响的,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我眼前的灯塔和我对岸的灯塔,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一座灯塔,它照亮着1940 抗日战争层层黑暗的中国......"</i></b> 深深鞠躬,既是给厚重的历史,也是给这些聆听者 <b><i>"我现在写李庄,我既怕有辱先生,又怕有负后生.…”</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