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中轴线……

幻想星空

由南向北一步步沿历史足迹走来,走过中轴线去了解那些不曾忘却的故事。<div> 北京老城从元忽必烈肇建算起,已经750年历史。元大都及明清续建完善的北京城,完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城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引自《周礼·考工记》)。这种城市营建理念的核心,就是城市中轴线。</div>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旧城的“城市脊梁”,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载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保护意义很大。<br> 中轴线又称龙脉,有38处重点标志:从南往北数是燕墩、永定门、天桥、正阳门箭楼、正阳门(前门)、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纪念堂、纪念碑、国旗、外金水河、桥、天安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天街、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钦安殿、神武门(玄武门)、景山、万春亭、寿皇殿、寿皇门、地安门、万宁桥、鼓楼、钟楼,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就到这里。现在再往北延长是奥林匹克公园,一直到仰山。<br><div> 首先步入中轴线最南端的燕墩开始,听我娓娓道来﹕</div> 燕墩 燕墩与永定门 永定门<br> 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历史标识,与正阳门南北相望,是中轴线南段的重要景观节点。永定门历史地点由重建的城楼建筑及南侧瓮城地面标识构成。<br> 永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已拆除 永定门东南面 永定门瓮城 中轴永定门地标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br>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将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筑群和公共空间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br><div> 天坛虽然不在中轴线上,但作为北京的标志不可不提。</div> 天坛--祈年殿 天坛--回音壁 珠市口 前门外大街 前门外大街 前门外步行街开街前一天2008年8月6日拍摄 前门外大街南向,南端可见永定门城楼。正阳桥五牌楼尚健在,画面左侧白色的三层小楼后来成为了大北照相馆 1911年的前门外大街 1957年,前門大街,路西可見盛锡福帽莊。 正阳门箭楼外五牌楼 正阳门<br>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的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br> 前门(正阳门)箭楼东南面 前门(正阳门)箭楼南面,正阳桥上 正阳门城楼南面及东侧路。观音庙和关帝庙都还在 中国零公里地标在正阳门城楼南面门洞处 1957年正陽門箭樓南面4月15日到5月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華,毛主席和伏氏的巨幅畫像高懸在正陽門箭樓上 前门 前门 1958年,北京站(正陽門東火車站),站前廣場(停车場) 前门外正阳桥振水神兽出土 拍于1946年 中华门 外金水桥<br> 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的外金水河上,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 从天安门向南看 从前门向北看,1958年,中华门棋盘街,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中华门短暂共存的时刻。棋盘街内是前门公共汽车站,此时7路,9路,20路以此为终点站。纪念碑刚落成,天安门广场大规模扩建前,中华门的最后遗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5月1日纪念碑揭幕。纪念碑东西侧路仍为公安街、西皮市街的延续,广场基本上还是原千步廊的范围格局,这时大会堂和历博尚未动工。 毛主席纪念堂 东西长安街只有三百米 1958年,東長安街天安門前的有軌電車。即將大規模整修長安街。 天安门<br>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天安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r> 天安门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br>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地处天安门以南,正阳门以北。在广场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两座纪念性建筑,在广场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两座公共建筑。<br>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天安门城楼南眺 端门<br> 端门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为朝堂空间的一部分。端门与天安门一同,以其高大的形体和端庄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皇宫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br> <br> <div>故宫<br></div> 故宫为明清两代的宫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之上,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居中对称严整的规划格局与富于韵律和变化的景观序列展现了"择中"的规划理念与杰出的建筑设计水平。 雪中故宫 午门 午门 进了午门便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暗装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经典。<br> 而还有一些小知识,譬如:太和殿的五脊六兽的数量是中国宫殿数量最多的,至于是几个,您可以自己去看看数数;而保和殿后面的大石雕,您可以翻翻资料,再亲临现场,肯定会瞠目结舌,难以想象。每当我仰望这些基台、栏板、望柱、以至御路的时候,除了敬仰赞叹之外,还有一些联想:这就到说台阶。故宫的台阶用的石料,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我想一是年代财力的原因,一是使用的地方不同,再有因某种原因,个别的台阶破损,需要更换,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是一溜台阶,石质也是不太相同的;而有的台阶,立(踢)面有图案,而大多数台阶立面是没有图案的,但在十三陵看到的御路台阶,不仅尺寸格式不同于故宫的样式,而且踏(踢)面的雕刻图案,更为繁复精美,可能另有讲究。这些台阶平面雕塑图案,虽然各有一些变化,当主要的内容还是相对统一的,除了龙凤、就是瑞兽,还有就是一些花卉图形。不过这些图案,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我想可能是台阶的位置不是那么的重要,所以图案的监管,比起那些显著位置的图案,相对变化丰富,而且活泼灵俏;台阶(踏跺)的图案,既然相对比正中的御路雕刻更为变化丰富,不管是龙凤题材、瑞兽题材、还有花鸟器物题材,不仅仅是简单的变化(譬如很多瑞兽都加上了翅膀),更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雕刻设计师和工匠的丰富想象力,而且由于年代的关系,这些图案又有着某种题材变幻的历史痕迹,使人们对于这种题材的历史发展变化,提供了翔实的考据资料。以我个人的这点知识,我觉得这些图案有的可能是当年故宫明朝初建时的作品,而后也有一些清朝改建时的作品,成为历史进展的又一例证,所以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台阶图案,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明清王朝文化演变的一个缩影吧。<br> 关于台阶(踏跺)这一阵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虽然在故宫的台阶上有花纹雕刻的踏跺不是很多,估计在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十几通。但是每组御路的台阶数量是很大的。譬如保和殿御路分为三节,而我们熟知的大石雕(最下面一节)长为16.57米。我大略的数了一下旁边的台阶数大概是26块左右,即便上两节相对短一些,但毛估下来两侧的台阶也在五、六十块左右,那么两侧的台阶合起就会超过上百块。而即便其他的御路台阶再少,恐怕总数量二、三百块是没问题的。如果把这些故宫台阶(踏跺)的踏面、踢面、以及垂带再计算一起的话,这组台阶的图案,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一笔多么伟大的财富。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景山<br> 景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重要景观节点,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集高大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华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的景山,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br> 景山南面一进门 万春亭中轴线地标 万春亭向北看中轴线 寿皇殿 寿皇门 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南面 地安门十字路口 1957年,地安門路口南向,地安門內大街(後門大街)。地安門已拆除,7路無軌電車已開通。可見北雁翅樓西側殘留的幾間房。 鼓楼后门桥东侧 万宁桥<br>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万宁桥呈现出自元至今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br> 中轴线上的万宁桥 万宁桥的螭状的吸水兽,还有鹿角分水兽 地安门大街向南看 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大街) 钟鼓楼<br> 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地处北京老城商贸街区之中。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br> 鼓楼 钟楼 鼓楼东大街 鼓楼东南街 中轴线街景(民族园路) 中轴线街景(从民族园看) 北顶娘娘庙是北京历史上的“五顶八庙”之一,是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标志性建筑,是北京城市发展和民俗事象的实物见证。位于奥运主场馆区内,与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毗邻,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相辉映的场景,是人文奥运精神的重要体现 。<div> 北顶娘娘庙(Beiding Goddess Temple),又称碧霞元君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div> 北顶娘娘庙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的主体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娘娘殿、东岳殿、玉皇殿,共有四进院落。是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一个坐标,有着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对北京城市规划发展是重要的历史实物。 1986年,北顶娘娘庙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11日,北顶娘娘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div></div> 奥林匹克公园娘娘庙 北顶娘娘庙2008年之前你可以没听过北京的北顶娘娘庙,但是之后你一定得知道这个神奇的地方。<br> 要在前几年,北京满大街知道这个名字的都不多,但是就在2004年,也就是北京申奥成功之后的准备期,正值鸟巢建设期间,据说,在鸟巢最初的设计中,它周围的原建筑全部必须搬离,用现代建筑取代。<br> 娘娘庙北面是水立方,东面就是鸟巢,所以也是在规划中必须拆迁的地方。<br> 神奇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据《北京纪事》报道,2004年8月27日下午3点,几个工人被派去执行拆迁任务。结果刚拆下了庙门,就突然昏天黑地,一阵大风刮过来,几乎是席卷了整个水立方的工地。根据当时现场拍摄的录像,可以看到大风狂扫的惊险过程。<br> 铁皮像纸片一样被风柱卷到高空,在水立方上空旋转。这股龙卷风有七八米高,三四米粗,卷着黄沙将工地围栏的铁皮卷起来十几米高。接着这股强风把几十米高的不锈钢旗杆折断后朝着10多辆汽车就砸了上去。更严重的是一幢办公楼的整个屋顶被刮走,在场的43名工人都受伤了,有一名工人严重到呼吸停止、心电图都一条直线、被宣布死亡了,结果突然又莫名的恢复了心跳。<br> 因为拆除的地方比较特殊是一座庙观,工人们心里没底也怕冒犯,最后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工地,没办法,又重新找工人来施工,结果挖着挖着又挖出来一个大洞,里面是一个蛇窝,听老一辈说娘娘庙在当时还有个外号“蛇庙”。<br> 事情没完紧接着工地又开始停电,漆黑的夜晚只有娘娘庙的灯还在亮着,这下谁也不敢再轻易动土了,最后经过商议一直决定还是保留这座具有文物价值的明朝娘娘庙,并拨款重新修复。为此,鸟巢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被迫向北移了100米。<br> 自此,娘娘庙名声大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庙里祈福,据说都灵验非凡。 玲珑塔-转播中心 观光塔 中轴线仰山地标--中轴线最北端 北京城中轴线图 北京城中轴线沙盘 北京城门到底有多少?<br> 老北京有一种说法: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其中「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共计 20 座。<br> 但是北京城的城门真的只有 20 座吗?其实不然,除了这 20 座城门之外,北京还有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和近代四门,也就是说:北京城共有城门 32 座。<br>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br>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br>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br>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br>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br> 近代四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br> 现在的北京城,除了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天安门城楼、端门和宫城四门之外,其他城门早已不复存在。<br> 北京城内外城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