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壶公山 会开聪明花

凤鸣岐山

<p class="ql-block">  故乡莆田流传着这样的一句俗语,叫做:看见壶公山,会开聪明花。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p> <p class="ql-block">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壶公山:壶山致雨。壶公山,简称壶山,海拔710.5米,耸峙于茘城南面,兴化平原西侧,绵延在新度、灵川两镇之间,与木兰溪并称为“壶山兰水”,是莆田的象征性自然实体。</p> <p class="ql-block">  传说壶公山,原名胡公山。在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该山,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后人取谐音为“壶公山”。但也有人认为山形如壶,因形得名。壶公山虽不太高,但是因为它体势雄健,突兀于兴化平原之上,其相对高度接近绝对高度,显得格外抢眼;壶山雄伟壮丽,即使站在山下远望,也令人荡气回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新面貌,或像富士山,或像金字塔,或如利刃耸天,或似冠盖傲人,壶公山的灵秀多姿,在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无形中起到了“荡涤胸襟增胆识”的作用,唐诗人黄滔有诗句:嘉名光列土,秀气产群贤。宋理学家朱熹有言:莆多人物,以文献名著,乃此公作怪也。民间传说,明代柯潜就是看了壶公山开了“聪明花”,而后才博得了一个状元。</p> <p class="ql-block">  另外,壶公山也是个天然的晴雨表、气象台,由于该山濒临海湾,而且山势高峻,春夏季节海洋暖湿气流受其阻隔,晚间气温骤降,形成云团雾气笼罩山头,如果早晨云消雾散,壶公山轮廊清晰,则是晴天之兆;如果早晨云雾尚在,而且越积越多,积雨云中的小水珠,就会化为雨点下落,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气象景观——“壶山致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先民仰望壶公山,预卜一日阴晴,往往十拿九稳。</p> <p class="ql-block">  那么壶公山是怎么来的呢?“方壶久伏海中洲”,宋诗人柯应东的诗句,道出了壶公山的沧桑巨变,该山原来只是海中的一个小岛。三千多年前,壶公山脚下的兴化平原,还是一片大海,解放以后,地质工作者在壶公山山麓,海拔5米多的新度镇青垞村和网山麓,找到了成片贝壳层,粘有海蛎壳的花岗岩、海积泥,以及古船板,由此来推测,古代的木兰溪入海口,应该是在壶公山北侧的木兰陂一带。</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编文凤鸣岐山,感谢原作者,若侵权通知删除。</p>